357 貪官之道(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覺和兩個帳房都穩住了?」桂王問焦三。

  焦三點頭應是,「都照顧著的,四周也遣人警戒了,不會有人知道的,大人放心。」

  桂王點頭,看著田卯,「說吧。」

  田卯哭著道:「我殺李二是因為滅口,他、他知道我貪污了水利的銀子。」

  桂王問道:「貪污了多少?」

  「十、十萬兩。」

  房間裡一下子安靜下來,好一會兒桂王忍著怒氣,「兩邊帳房對帳,你如何貪的?」

  田卯回道:「他們只管帳,卻不懂料。一個大鐵定四兩銀子,我從熟悉的礦山拿過來,只要一兩。」

  一兩銀子的鐵錠和四兩銀子的鐵錠,那必然是不同的。

  「鐵定里裝的什麼?」桂王問道。

  田卯哭著道:「其實是個鐵皮盒子,裡面裝的是石頭或者是土,從外形和重量上是看不出來的。」

  「還有下去的木樁。都是不好的木頭,外頭刷上一層桐油,看著成色就特別好,但只要進水裡,一年就爛掉了。」

  銀手跳了起來,指著田卯道:「你們太過分了,這些怎麼能以次充好。」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堤壩三四年就千瘡百孔的原因。」

  銀手氣的不得了,「我要去看看,你們這些畜生,畜生!」

  他說著跑出去,一路將自己衣服脫了,拴著繩子跳河裡去了。

  幾個工匠怕他出事,跟著下去護著。

  「韓當,」杜九言道:「勞駕你跟著去看看,他年紀小沒見過這些齷蹉事,我怕他受不住。」

  韓當應是,去岸邊守著。

  「你他娘的!」焦三抽了田卯一巴掌,「淹死的不是你家人是吧,老子他娘的告訴你,要是圩破了發大水,老子拖你過來填坑。」

  田卯的牙晃蕩,嘴角也破出血了,帶著哭腔道:「你們不知道,這是……這所有的地方都這樣啊。」

  「因為要給下一任知縣留活路?」杜九言問道。

  田卯一愣,看著她點了點頭,「這是路子,你不做就是罪人,得罪了誰你都不曉得。」

  杜九言頷首,這些外放的縣令,三年一個任期,有的在這裡待三年,有的待六年,來來去去無數個知縣父母官。這些人來過就想做功績,在這裡留下痕跡。

  這痕跡怎麼留?無非就是修路,修橋,修堤壩修糧倉。

  幾乎每任縣令都要修。

  修了,對上是政績,勤政愛民,對下是美名,愛民如子不辭辛勞。

  可每一任縣令要口碑,可留痕跡的事情就那麼些……於是,就形成了一條默認的規矩,路,不能修好、橋不能耐用。你修橋千年不倒,那後面來的知縣,他做什麼?

  互相留路,官場規矩。

  「打他!」桂王和焦三道。

  「王……大人,您打小人也沒有用啊,小人不過是個雜吏!」田卯道。

  「出氣。」桂王道。

  焦三乒桌球乓一頓抽,田卯嗷嗷哭著。

  「接著說,」杜九言道:「這是今年貪污的,四年前呢?你說當時朝廷撥款六十萬兩,可水壩用了四年多就不頂用了,貪了多少?」

  田卯回道:「四、四十萬兩!」

  看,對半都不止,難怪一個堤壩三五年就不行了。

  鐵皮盒子裝石頭裝土,水沖個幾年還能剩下什麼,堤壩就跟紙糊的差不多。

  「這麼多錢,你一個小雜吏吃不下,說吧,還有什麼人!」

  田卯不敢說,搖著頭道:「大、大人您們去查吧,求求你們了。我死了就死了,可要是我說了我家裡人也活不成了。」

  桂王冷笑一聲,「誰敢動手,本官第一個弄死他!」

  田卯看著桂王,哭著道:「大人,這裡頭盤根錯節……就算是聖上……也是要傷筋動骨的。」

  桂王道:「給你機會,你要不說,我就讓你生不如死!」

  田卯害怕地搖著頭。

  「把黃覺帶進來。」桂王道。

  焦三將黃覺帶進來,他一進門腿一軟就跌跪在地上,臉色蒼白地看著田卯。

  兩人對視,面若死灰。

  「吳典寅參與了沒有?」桂王開門見山的問黃覺,「你說,我就打他,你要不說,我就打你。」

  黃覺磕頭,「小人就是一個雜役,什麼都不知道,真的。」

  焦三拿著鐵簽子,上來就在黃覺左手虎口上扎了個對穿,黃覺的手被釘在了地上,疼的哭。

  「你說,」桂王問田卯,田卯嚇的瑟瑟發抖,「沒有,這個事吳大人不上不下在中間,根本不用過他的手。」

  桂王又看黃覺,「說你知道的人。」

  黃覺道:「就我和田大人還有當年的毛大人,京城的幾位大人,具體是誰我也不知道,只有田大人知道了。」

  田卯怕被打,立刻道:「工部督管河道水利的邱侍郎,監察御史督管河道的金大人。今年的十萬兩我和黃覺兩個人各得了一萬,京城那邊孝敬了七萬兩,餘一萬兩各處打通用去了。」

  「四年前的呢?」桂王道。

  「四年前的,我們人多,我和黃覺兩個只得了三萬,往上送了三十萬,剩下的……剩下的都是壞的帳,現在也想不起來怎麼沒的。」田卯道。

  七八萬兩的壞帳,說起來輕飄飄的。可國稅收這麼多錢上來,得多難。桂王觸了底線,來回走了幾步停下來看著田卯,眯了眯眼睛,「你給我好好活著,待本王回京城,收拾他們去。」

  田卯不敢說,只能跟著應是。

  黃覺一臉發懵,他聽到了桂王自稱本王了。

  眼睛轉了好幾圈,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吳典寅對劉縣令的態度本就讓他好奇,現在聽到桂王這一句,仿佛一下子解開了所有的謎題。

  黃覺嚇的倒在地上。

  這一次,連打通關係的可能性都沒有了。

  「爺!」顧青山從外面進來,桂王道:「不用避諱的事,就直接說。」

  顧青山應是,回道:「找到當年李知水的那個工隊,他們就離這裡不遠的石遷。」頓了頓又道:「李知水在四年前就失蹤了,跟他一起失蹤的還有他的兩個堂兄弟和一個表哥。」

  「大家都猜測是掉水裡淹死了,因為那天結款,都喝了不少酒。」顧青山道:「一直沒有找到人,他的工隊也散了。現在是另外一個同村的人,帶著大家做事。」

  杜九言和桂王對視一眼,一起看向田卯。

  田卯已經知道自己必死了,所以現在多幾條人命,也不影響了,「也是我讓人殺的。李知水兄弟四個人看著老實,可都不是好東西,包括現在的李二李英三個人,狗膽包天,居然敢來和我談條件。」

  「只有死人才永遠不會開口亂說話。」田卯道。

  他話音落,跛子回來了,帶著六個人,用一根鐵鏈子困住,一個個被打的鼻青臉腫,一字排開面朝工棚跪在圩埂上。

  「是六個人?」桂王確認道。

  田卯點頭。

  「兩個帳房知道多少?」桂王確認。

  「欺上不瞞下,他們都知道的。不但他們,那些工匠也都知道的,只是不敢說而已。」田卯意欲多拉一些人,聲勢越大,牽扯的人越多,他反而有生還的可能。桂王頷首,和焦三還有跛子道:「將人都收押好,今晚你們就押送回去。」

  在這裡辦是辦不了的,只能回京城一個個的算帳。

  焦三和跛子帶著人,將田卯等人都押回邵陽縣衙。

  十六個工匠都留了下來,姚氏坐在門口發呆。

  桂王出來看著十六個工匠,問道:「鐵錠換成鐵皮,你們都知道?」

  「都曉得。這些東西的好壞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上回來說話的年輕的工匠道:「但是我們就拿錢做事,問的多了管的多了,就沒活幹了。」

  桂王沒說話,轉身看著水裡已經建成的滾水壩,「現在有什麼辦法補救嗎?」

  「大人,補救的辦法就是推倒重新弄。否則,就等三年後再弄。」

  「按照我們的經驗,索性等到三年後,不然今年這些錢就白花了。」

  桂王頷首,沒有反駁。

  銀手失魂落魄地走上來,紅紅的眼睛像個燈籠似的,盯著杜九言,眼淚啪啪地掉,「九哥,我、我怎麼這麼蠢!」

  「來!」杜九言張開手,銀手撲在她肩頭嚎啕大哭,「我怎麼沒想起來驗貨呢,我什麼都想不起來,我真的太蠢太笨了。」

  初出茅廬的少年人,一心想做點事,奔著自己的理想……可到了中年以後,卻都變成碌碌無為平庸平凡的人。每個人的赤子之心和一腔熱血,大約就是在這樣一件件的事情中,徹底涼的。

  「能撐三年,」杜九言低聲道:「三年後,你再來。」

  銀手很內疚,「我辜負了你們的信任,辜負了王爺的,我對不起你們。」

  「我來抱!」桂王將銀手從杜九言懷裡拉出來,自己抱著,生澀地拍了拍,「你雖然笨了點,但還算善良。錯不在你,我也不怪你。」

  銀手尷尬的全身僵硬,眼淚一下子消失了,抹著眼淚掙扎著出來。

  「謝謝大人,」銀手擦著眼淚,道:「我以後知道了,不管做什麼事,都應該謹慎小心。」

  第一次做事就遇到挫折也不一定是壞事。

  他太年輕,縱然經歷了困苦,可世界裡還是黑白分明的,所以和田卯這樣的人接觸,就算防備也很難面面俱到。

  ------題外話------

  我看過一個文獻,記不清具體了,說是一個新上任的縣令,發現前任居然什麼都沒有給他留。修建好很耐用的糧倉,堅固的堤壩,他氣的不得了,於是懷恨在心,煽動了幾個百姓給前任縣令修了一個巨大的功德碑,這個功德碑高過了這個縣所有前任縣令的功德碑。

  於是,這件事傳出去後,前任縣令成為了這個縣所有前任縣令的眼中釘。

  大概沒幾年,這個已在另外一個地方當縣令的人,被人彈劾陷害罷官了。

  文中有一位邢縣令,來邵陽沒多久就被罷官了,我設的就這樣一個原形。

  官場黑暗,不同流就得被拍在沙灘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