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如果說一開始皇帝也曾經努力過的話,到如今,他已經放棄了。
他很清楚,這四個兒子更信任他們野心勃勃的母親,還有野心勃勃的王妃側妃,更有母族妻族虎視眈眈,盤算著在從龍之功上分一大塊。
皇帝知道自己一張嘴肯定說不過那麼多張,更重要的是,他這幾個兒子就是嘴巴上應了,心裡也不會把他的話當一回事兒。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多活兩年,看看有沒有機會把這幾個小的培養出來。
希望這幾個小的在皇后和端慧跟前耳濡目染,能學點好的吧。
這樣一想,皇帝立刻就道:「去通知皇后,回頭朕去她那裡用晚膳。對了,端慧進宮沒有。馮紫英的事兒不是她的錯,她沒有必要為著閒言碎語窩在公主府里。讓她進宮陪陪她母后,皇后前兒個還念叨著她呢。」
什麼皇后念叨著,分明是皇帝有事與公主商量。
戴權連忙派了自己的徒弟出宮去接妙玉。
沒辦法,那年馮紫英戰死妙玉背著人自行落髮惹得太上皇勃然大怒,因為在宮中,除非國喪,不得落髮,在太上皇看來,妙玉為馮紫英落髮有詛咒他之嫌。
如果不是時機不對,如果不是太上皇后和皇帝皇后求情,太上皇肯定會責罰妙玉。
只是打那之後妙玉就搬出了皇宮,除非大事,平日裡只有年節或者帝後打發人去接,才會入宮。
紫宸殿又派人接端慧公主了。這件事情很快在宮中引起了廣泛討論,別說諸位皇妃,就是諸位皇嬪也都議論紛紛,身懷六甲的賈迎春也得了消息。
這是賈迎春第二次懷孕。
賈迎春第一次懷孕的時候,她身邊的人都以為只要生一個兒子,她就能升皇妃。結果,她是生了個兒子,可是本人位分根本沒動不說,連吉祥的封號都沒有,周圍的人立馬議論紛紛,說她是不是招了皇帝忌諱,方才如此。
賈迎春自己又是個撐不起來的,因此她的宮中很是出了一番事故,如果不是皇后及時出手,只怕她死得無聲無息都沒有人知道。
從那以後,賈迎春就老實了。她撿起了當年在榮國府里謹小慎微,安分守己地蹲在她的韶景軒,除非給太上皇、太上皇后和皇后晨昏定省,輕易不肯出門,就是去給上殿晨昏定省,也保持著壁花宮妃的狀態。
這次是她第二次懷孕。
賈迎春就摸著肚子對左右道:「你們說,這孩子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呢。」
她帶進宮的陪嫁丫頭繡橘立馬道:「那還用說。娘娘這次的肚子跟上回一樣。太醫也說,大多數婦人若是懷了男孩兒,到的第五月上,這肚子基本比懷女孩兒要小一圈呢。」
賈迎春怏怏地道:「可是,我希望是個小公主。」
繡橘立刻道:「娘娘想必又想起了六殿下。不是奴婢僭越,說句公道話,莫說這天家,就是百姓人家也是如此。同樣是庶出,養在嫡母跟前的就是尊貴些。昔日娘娘在那府里的時候處處被那府里的三姑娘壓了一頭,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三姑娘是打小抱養在嫡母跟前?奴婢記得清清楚楚,同樣在老太太院子裡,三姑娘說話就是比娘娘有份量些。還有三姑娘跟她的胞弟,那還是個哥兒呢!誰人不知他們姐弟一個天一個地?!皇后娘娘慈悲。娘娘去晨昏定省的時候,皇后娘娘還不是隔三差五地把六殿下請來陪娘娘說話。換了別人,哪得如此?!」
不是繡橘說,皇后娘娘不愧是皇后娘娘。看探春吧,養在王夫人跟前,不得認親娘。雖然說道理如此,只有正妻才是所有孩子的母親,可是那府里隔三差五地必定會鬧出一些事情來,讓探春在王夫人跟趙姨娘之間做選擇。探春如果選擇趙姨娘,不止下面的人要嘲笑她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不說,就連賈母都未必容得下她!
可如果王夫人是真賢良,那賈家哪裡來的這麼多事兒!又何必逼著探春在王夫人和趙姨娘之間做選擇。
到最後,少不了有些小人在背地裡嘀咕探春有了養恩忘了生恩,怕也是個捧高踩低沒良心的。
繡橘還記得榮國府敗亡之前聽到的流言,說探春不認親娘也就罷了,她還連胞弟都不認!不止不認,還死命作踐,儼然只認嫡兄,不認同父同母的親弟弟。
繡橘就知道,十有八、九又是那府里有人見不到探春露臉,故意使計算計、作踐她了。
比起王夫人,皇后在繡橘心中就是個大好人!別的不說,就說那回賈迎春被下面的人作踐,那些宮人聯手,封鎖了消息,賈迎春和繡橘主僕兩個被關在韶景軒,赫然是連個聲兒都傳不出去。繡橘原本以為她們主僕二人肯定活不了了,不想,不到一旬,皇后得了消息,親至韶景軒,把韶景軒的奴才全部都丟進了慎刑司,她們主僕才逃得性命。
後來賈迎春身體好了,每次去給皇后請安,皇后都會讓她先去配殿抱一抱小皇子,聽奶嬤嬤們說說小皇子的事兒,從來不攔著賈迎春跟六皇子的親近。
就衝著這兩件,就值得繡橘把皇后當神仙一樣供著!
所以,賈迎春每次有想頭的時候,她會第一個想辦法攔住。
賈迎春猶豫再三,這才道:「可是,可是如果是公主,就能養在我跟前了。」
繡橘道:「娘娘,不是奴婢說,這宮裡跟外面不同。就是養在娘娘跟前又如何?還不是奶嬤嬤看著教養嬤嬤守著?娘娘是能抱著小公主睡覺呢?還是能親自餵奶?既然都不成,養在皇后娘娘身邊與養在娘娘身邊又有什麼不同?只是奴婢的一點小見識,奴婢說了,娘娘也莫惱。那府里的規矩亂,做不得真。可是娘娘,您看看這宮裡,昔日五位公主殿下,除了端慧公主,大公主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又如何?」
他很清楚,這四個兒子更信任他們野心勃勃的母親,還有野心勃勃的王妃側妃,更有母族妻族虎視眈眈,盤算著在從龍之功上分一大塊。
皇帝知道自己一張嘴肯定說不過那麼多張,更重要的是,他這幾個兒子就是嘴巴上應了,心裡也不會把他的話當一回事兒。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多活兩年,看看有沒有機會把這幾個小的培養出來。
希望這幾個小的在皇后和端慧跟前耳濡目染,能學點好的吧。
這樣一想,皇帝立刻就道:「去通知皇后,回頭朕去她那裡用晚膳。對了,端慧進宮沒有。馮紫英的事兒不是她的錯,她沒有必要為著閒言碎語窩在公主府里。讓她進宮陪陪她母后,皇后前兒個還念叨著她呢。」
什麼皇后念叨著,分明是皇帝有事與公主商量。
戴權連忙派了自己的徒弟出宮去接妙玉。
沒辦法,那年馮紫英戰死妙玉背著人自行落髮惹得太上皇勃然大怒,因為在宮中,除非國喪,不得落髮,在太上皇看來,妙玉為馮紫英落髮有詛咒他之嫌。
如果不是時機不對,如果不是太上皇后和皇帝皇后求情,太上皇肯定會責罰妙玉。
只是打那之後妙玉就搬出了皇宮,除非大事,平日裡只有年節或者帝後打發人去接,才會入宮。
紫宸殿又派人接端慧公主了。這件事情很快在宮中引起了廣泛討論,別說諸位皇妃,就是諸位皇嬪也都議論紛紛,身懷六甲的賈迎春也得了消息。
這是賈迎春第二次懷孕。
賈迎春第一次懷孕的時候,她身邊的人都以為只要生一個兒子,她就能升皇妃。結果,她是生了個兒子,可是本人位分根本沒動不說,連吉祥的封號都沒有,周圍的人立馬議論紛紛,說她是不是招了皇帝忌諱,方才如此。
賈迎春自己又是個撐不起來的,因此她的宮中很是出了一番事故,如果不是皇后及時出手,只怕她死得無聲無息都沒有人知道。
從那以後,賈迎春就老實了。她撿起了當年在榮國府里謹小慎微,安分守己地蹲在她的韶景軒,除非給太上皇、太上皇后和皇后晨昏定省,輕易不肯出門,就是去給上殿晨昏定省,也保持著壁花宮妃的狀態。
這次是她第二次懷孕。
賈迎春就摸著肚子對左右道:「你們說,這孩子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呢。」
她帶進宮的陪嫁丫頭繡橘立馬道:「那還用說。娘娘這次的肚子跟上回一樣。太醫也說,大多數婦人若是懷了男孩兒,到的第五月上,這肚子基本比懷女孩兒要小一圈呢。」
賈迎春怏怏地道:「可是,我希望是個小公主。」
繡橘立刻道:「娘娘想必又想起了六殿下。不是奴婢僭越,說句公道話,莫說這天家,就是百姓人家也是如此。同樣是庶出,養在嫡母跟前的就是尊貴些。昔日娘娘在那府里的時候處處被那府里的三姑娘壓了一頭,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三姑娘是打小抱養在嫡母跟前?奴婢記得清清楚楚,同樣在老太太院子裡,三姑娘說話就是比娘娘有份量些。還有三姑娘跟她的胞弟,那還是個哥兒呢!誰人不知他們姐弟一個天一個地?!皇后娘娘慈悲。娘娘去晨昏定省的時候,皇后娘娘還不是隔三差五地把六殿下請來陪娘娘說話。換了別人,哪得如此?!」
不是繡橘說,皇后娘娘不愧是皇后娘娘。看探春吧,養在王夫人跟前,不得認親娘。雖然說道理如此,只有正妻才是所有孩子的母親,可是那府里隔三差五地必定會鬧出一些事情來,讓探春在王夫人跟趙姨娘之間做選擇。探春如果選擇趙姨娘,不止下面的人要嘲笑她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不說,就連賈母都未必容得下她!
可如果王夫人是真賢良,那賈家哪裡來的這麼多事兒!又何必逼著探春在王夫人和趙姨娘之間做選擇。
到最後,少不了有些小人在背地裡嘀咕探春有了養恩忘了生恩,怕也是個捧高踩低沒良心的。
繡橘還記得榮國府敗亡之前聽到的流言,說探春不認親娘也就罷了,她還連胞弟都不認!不止不認,還死命作踐,儼然只認嫡兄,不認同父同母的親弟弟。
繡橘就知道,十有八、九又是那府里有人見不到探春露臉,故意使計算計、作踐她了。
比起王夫人,皇后在繡橘心中就是個大好人!別的不說,就說那回賈迎春被下面的人作踐,那些宮人聯手,封鎖了消息,賈迎春和繡橘主僕兩個被關在韶景軒,赫然是連個聲兒都傳不出去。繡橘原本以為她們主僕二人肯定活不了了,不想,不到一旬,皇后得了消息,親至韶景軒,把韶景軒的奴才全部都丟進了慎刑司,她們主僕才逃得性命。
後來賈迎春身體好了,每次去給皇后請安,皇后都會讓她先去配殿抱一抱小皇子,聽奶嬤嬤們說說小皇子的事兒,從來不攔著賈迎春跟六皇子的親近。
就衝著這兩件,就值得繡橘把皇后當神仙一樣供著!
所以,賈迎春每次有想頭的時候,她會第一個想辦法攔住。
賈迎春猶豫再三,這才道:「可是,可是如果是公主,就能養在我跟前了。」
繡橘道:「娘娘,不是奴婢說,這宮裡跟外面不同。就是養在娘娘跟前又如何?還不是奶嬤嬤看著教養嬤嬤守著?娘娘是能抱著小公主睡覺呢?還是能親自餵奶?既然都不成,養在皇后娘娘身邊與養在娘娘身邊又有什麼不同?只是奴婢的一點小見識,奴婢說了,娘娘也莫惱。那府里的規矩亂,做不得真。可是娘娘,您看看這宮裡,昔日五位公主殿下,除了端慧公主,大公主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