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段郎君也是去赴書會的?」

  「是也。對了,我車上有些上好的茶點,一個人也吃不完,請衛郎君品嘗。」說著就讓小廝把茶點端了過去。

  原本他對衛家的印象很普通,但太子似乎對衛家很不一般,尤其囑咐自己關注衛若書的安危,這才高看了一眼。

  「段郎君客氣了。」衛若書道,「今日出來的倉促,車架中十分簡陋,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哪裡哪裡,若是衛郎君不嫌棄可否到車中一敘。」段暄實在有些好奇,這衛若書有什麼特別的,值得太子如此重視。

  話剛說完,城門對面不遠處陡然嘈雜起來。

  兩人齊齊看去,車內的衛嬋沅也探出頭來,段暄一眼就看見了衛嬋沅,覺得這小廝裝扮的人怎得和主子同乘馬車,有些好奇。

  不一會就看見有很多衣衫襤褸的人從另一邊跑了出來,有人喊著:「馬上就到帝都了,我們有救了。」

  似乎這一句話有莫大的魔力一樣,人群一下子騷動起來,發了瘋向城門口跑去。

  守門的將士盤查他們的路引或者令牌,誰知這些人都是流民,什麼都沒有,沒過一會,帝都城門便被緩緩圍住。

  衛府車架的馬在流民經過時,不知被什麼擊中了眼睛,撅著蹄子趕也不動,最後竟然臥在了原地,哀嚎起來。

  衛若書忙讓馬夫查看傷勢,對車上的衛嬋沅和秦善說道:「看現在這情況,在城內的其他世家郎君怕是不好出來了,今日這書會定辦不成了,現在城門口如此混亂,你們趕緊先回府。」

  「那你呢?」

  「我遊學的時候去過潯州,聽著這些人像是潯州口音,留下來看看情況。」

  秦善本閉目養神,聽到衛若書如此說,探出窗外看了一眼城門口的情況:「這些流民恐是和潯州溧河的水患有關係,我回來時,便知曉潯州那邊許些難民因為水患沒什麼吃食,自然想到出來討生計,只是沒想到會跋山涉水走到帝都來。」

  「哦,秦郎君說的可是真的,據我說知,朝廷已經撥了賑災糧食和銀兩。」段暄早知潯州一事,而且就在前不久才連夜於陳逾白討論過,其中多方勢力都有參與。

  恐怕現今這件事已經是幾方勢力在角逐了,並不簡單。太子的人都不敢輕舉妄動,更別說是衛家了。若是他們插手了,只怕會動了不該動的利益,沒有什麼好下場。

  秦善和衛若書對視一眼,都心照不宣的隱瞞下了他們所知的賑災銀兩有假一事。

  衛若書轉移話題:「不知段郎君是否也要回城,可否讓我的小廝,嗯……這小廝今日身體有恙,還勞煩您帶她回衛府,我們的馬剛眼睛受了傷,無法趕路。」

  段暄看了一眼衛嬋沅,覺得這小廝肯定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要不然也不至於讓衛府的二郎君這樣掛心,「當然。」

  衛嬋沅瞪了一眼衛若書:「二哥,你也同我們一道回府。」

  她剛聽著這些流民是從潯州來的,又聽段暄說到了賑災銀兩,立刻想起了前世衛若書死的不明不白的,八成是與此事有關,所以她決不能讓二哥捲入其中。

  「二哥?」段暄問道,「你就是那個愛慕太子的衛家小娘子?」

  「我,我現在已經不喜歡他了,還請段郎君今後莫要再提此事。」衛嬋沅無奈,她不知道今後自己還要向多少人解釋這件事。

  段暄敲打著手中的摺扇,看了一眼城門口的流民,「瞧著城門的流民中,也不乏帶著刀劍的,衛郎君現在前去,有可能一點來龍去脈都查不出,反倒受傷就不好了。這件事自有帝都守備軍處理,我們無需插手。」

  段暄用扇子遙點了一下身著男裝的衛嬋沅,裝作一副憐香惜玉的樣子,搖了搖手中桃花色的摺扇,「再說,衛小娘子擔心你,衛兄今日就別去了。」

  「段郎君說得對,若是你前去,查不出事小,受了傷就不妥了。」一旁的秦善接著段暄的話說了起來,「我們可以明日再行打探。」

  衛若書只好卸了調查的心思,「讓大家替我擔心真是不應該,即是如此,就有勞段郎君送我們回衛府了。」

  「樂意之至。」段暄搖起手中的桃花扇,帶著些風騷痞氣,一甩長袍,上了馬車。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詩句取自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第19章 撮合

  第二日衛若謙下了早朝,衛若書便急急的衝上去詢問昨日流民一事。

  「陛下將這件事秘密交給我查辦,若書你要願意可同我一起。」

  衛嬋沅一聽立刻說道:「什麼一起?爹爹不是說二哥尚未歷練好,要明年才會入仕嗎?大哥你怎麼又讓二哥和你一起查案。」

  真的是想方設法的讓衛若書遠離潯州貪墨案,可是總有突發事情擾亂自己的計劃。

  而且她記得前世帝都不曾出現過流民,怎麼現在流民會突然出現?但不論怎麼樣,她是絕對要保住衛若書性命的。

  「小妹,這件事陛下吩咐的隱秘,除了我們自己人,你可千萬不可說與旁人。」

  她關心的是衛若書的性命,衛若謙關心的卻是皇命,著實讓她無奈了,但二哥去潯州這件事,能拖一時算一時吧。

  衛嬋沅突然想到了什麼,「對了,大哥,我問你要的江湖名錄呢?你是不是都忘記了?你讓我怎麼和英姑交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