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宋安緩步走來,秦、李二人這才驚覺。

  兩人一起行禮,朗聲道:「師尊。」

  宋安視線落在秦子游身上。

  李鴻有所察覺,心中微澀。

  果然,宋安緊接著開口,說:「子游不錯。」

  秦子游一頓,笑道:「多謝師尊……抬愛。」

  在「師尊」二字出口時,青年心中浮過隱約的古怪,但細思起來,又不知其來源。

  宋安已經在說:「李鴻亦不錯。」

  第178章 古怪

  得了師尊這句話, 李鴻面上也露出一個笑來。

  雖然師弟在歸元宗上一次收徒時方才入門,但短短十數年,就已經接連突破, 如今竟然已經是築基中期, 與自己苦修百年後的修為等同。

  這是何等天資!

  就連當年的逍遙老祖,也不過如此吧?

  李鴻最開始還會不甘,可到現在, 他知道,「不甘」才是害了自己。

  世界上總是有天才的。

  只是他並不是。

  比起妒忌秦子游, 不如趁師尊今日心情不錯, 多得兩句指點。

  哪怕李鴻知道, 宋安會出現在這裡,九成九是為了秦師弟一人。

  眾目睽睽之下,宋安對秦子游雖透出一絲額外的親切,但總得來看,仍然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元嬰真人。

  他指點秦子游時,其他人豎起耳朵聽,竭力要跟上。但到最後,還是頹然。

  跟不上啊!

  等到弟子們散去了, 連秦子游也琢磨一番,決定去後山打兩隻星鼠、犒勞自己後,李鴻仍然在苦練。

  到夜幕降臨, 歸元寂靜。築基弟子無需飲眠, 李鴻仍然在試劍場上一遍又一遍地揮劍。

  劍峰上有靈陣,被弟子劍氣所傷的草木器物會自然恢復原狀。於是李鴻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面前石林毀去, 又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立起。

  待到月上中天, 公孫竹撐著一把傘, 來看李鴻。

  這把傘原是靈器,他撐著,就不會為李鴻劍氣所傷。

  兩人一個在場外,一個在場中,相對而立,並不言語,自有默契。

  一直到天色將明。

  李鴻收了劍。

  他未流汗,不疲憊,側頭望向公孫竹。

  公孫竹叫了聲「師兄」。

  ——幾年前,他同樣是秦子游的「師兄」。但如今,他已經算是秦子游的「師弟」了。

  李鴻不言,但公孫竹一笑,說:「我從丹峰買了他們用煉丹剩下的藥液釀成的靈酒,」歸元宗明面上禁止弟子們有種種凡塵俗欲,但又在某些方面網開一面,「師兄,要一起喝嗎?」

  李鴻安靜片刻,點頭。

  兩人一起去後山喝酒。

  合著合著,他們相對,眼裡都有身為「凡人」的悲哀。

  李鴻看著手中杯盞,有意無意,問:「秦師弟昨夜在做何事?」

  公孫竹說:「他並未回去。」

  李鴻慢慢說:「這樣啊。」

  公孫竹說:「喝酒。」

  李鴻:「好,喝酒。」

  如公孫竹所說,秦子游未回弟子居處。

  他打完星鼠,烤著吃完,總覺得滋味平平,仿佛過去嘗過更好的東西,於是不願再將就。

  可細細想來,人生前幾十年,哪有這樣的經歷?

  他坐在溪流邊,一塊平整的石頭上,盤著腿,垂眼看水裡自己的影子。

  水中青年一身歸元袍,顯得清雋靈秀。頭髮用玉冠束起,是有仙師氣度的郎君。

  不對。

  秦子游擰眉想。

  他分明更愛將頭髮用髮帶紮起的。

  想到這裡,秦子游以神識探芥子袋,卻並未找到一條可心的髮帶。

  他有點茫然,抬頭,重新看向四方天地。

  理智在告訴他,這是自己熟悉的師門。十數年前,他離開家鄉平昌城,一路西行,路上結識友人,就此來到郢都,參加歸元宗的收徒大會。好友孫龐並未入選,但張興昌拜入樂峰。這些年來,他不能與紅塵中的親朋故友聯繫,但時常去和張興昌喝酒。

  他慢慢練起酒量。

  被仙人帶到歸元宗後,趙開陽趙真人啟出歸元令。而後山門開,所有人一起上登仙梯。那一路,他見到很多,心性愈堅。

  而後,就是這十幾年。

  劍峰有百名內門弟子,最初那會兒,一大半是秦子游的「師兄」。但日後,他築基,又突破到中期。所有人都在誇讚他,說終有一日,他會和逍遙老祖一樣渡劫飛升,往大千世界……

  沒有什麼不對。

  可是,可是。

  秦子游擰眉。

  總覺得缺了什麼。

  在歸元宗的這十幾年堪稱枯燥。

  終日修習心法,修習歸元劍術。

  想到這裡,秦子游召出自己的靈劍日影。他坐在石上不動,冷眼看日影在自己面前使出一套歸元劍法。從順風掃葉,到雪花蓋頂。這是第四式,往後劍招,秦子游還沒有開始修習。

  一切都符合如今狀況。

  然而——

  背後忽有「沙沙」響動。

  秦子游一凜,驀然起身,日影飛至身前。

  他目光森冷,望向聲響傳來處。

  後山雖無大妖,但他進到很深的地方,這裡或許有結隊襲擊弟子的低階妖獸。

  可出乎秦子游意料,從灌木中露面的並非妖獸,而是一個熟悉的面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