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國山嶺一別至今,說來,已有兩千餘日夜過去。

  當初道別時,溫如瑩神魂落在梅如故、梅師弟體內,要往東海尋鮫珠。

  第167章 相會

  幾年時間, 楚、秦師徒遇到頗多機遇。

  楚慎行修為進境,秦子游更是早早邁入築基,也從少年成了青年。時光在兩人身上流淌得格外慢, 又格外厚待。

  相比之下, 溫如瑩顯然遇到頗多困難。靈氣枯竭之後, 她不能使用神識, 自然也不能再用自己的識海滋養梅如故神魂。此外,她與梅師弟起先被困於一身, 如今又被困於這千丈地底。雖然面上不顯,可實際上, 溫如瑩又怎能不急?

  她在緩慢地、絕望地,等待死亡的一刻到來。

  這個過程宛若凌遲,溫如瑩幾次想要自我了斷。但想到仍然沉睡在自己識海中的梅如故,她最終還是不能下手。

  她無數次在心中幻想:師門之中,留有自己與梅師弟的本命燈。而今狀況,兩盞燈該光火暗淡。倘若、倘若師尊願意出手相助……

  卻依然很難尋到此處。

  溫如瑩心緒動盪。

  卻依然坐在原地,靜而不動。

  她像是一尊石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楚、秦二人站在溫如瑩身邊良久, 溫如瑩一無所覺。

  雖然沒有靈氣、無法入定, 但溫如瑩似乎仍然陷入一種「沉眠」狀態。

  秦子游的神識往前輕輕勾一下, 想要嘗試做些什麼, 又被楚慎行阻攔。

  他意外, 但也乖乖聽話, 神識觸角退回來, 被楚慎行的神識攏住、安撫。

  而後, 楚慎行手腕一翻, 取出一枚下品靈石。

  秦子遊了悟。

  對啊, 沒有靈氣,萬事不易。

  他們手上的靈石,不足以讓所有修士恢復到可以離開的程度,但讓溫如瑩一人恢復戰力,並不算難。

  所以秦子游自發地配合:在師尊捏碎靈石之前,手上捏訣,在師徒二人、以及溫如瑩身側布置陣法,以防靈氣泄露,更防止旁人聽到此處動靜。

  而後,靈石捏碎,靈氣緩慢溢出。楚慎行控制著速度,不讓過多靈氣一下子衝擊溫如瑩乾涸已久的經脈。

  溫如瑩的思緒依然陷入縹緲境界,但靈氣入體,便像是要將她拉回人間。她起先踟躕,而後,聽到一個細微的嗓音,叫:「溫道友?溫道友?」

  溫如瑩幾乎以為自己又開始新一場夢。

  那年巴陽山中,她與梅如故師弟受困於宋宅,以為自己要喪命於此,卻遇到一對路過師徒。第一夜,她與鬼宅相互借力,留下鍊氣期的徒弟,卻在天亮之後被當師尊的挖出棺木,暴曬於烈陽之下。到第二晚,她助那位楚仙師救出徒弟,鬼宅因此破滅,而她與梅師弟也有了另一條路。

  梅師弟因她垂死,她總算能為他做點什麼。

  在楚仙師師徒離開山林之後,溫如瑩又在山中徘徊半年有餘。待她覺得自己的確適應男兒身份,終於出山。

  她牢牢惦記著楚慎行的叮囑。

  要救梅師弟,便該以識海滋養師弟神魂,此外,搜集好凝神丹的材料,再備好鮫珠,這才能讓梅師弟破碎的神魂穩固。

  至於她自己,則要應對另一番狀況:既然身體已經完全斷絕生機,那要再走道途,只能換一具新的身體。

  「溫道友——」

  那個聲音又在叫了。

  幾聲之後,停下,似乎問另一個人:「師尊,溫道友不應我呀?」

  另一個人答:「她如今大約更習慣被叫做『梅道友』。」

  溫如瑩心神巨震!

  這是?!

  前一個年輕、活潑一點的聲音聽了,大約是認同,「原來如此!梅道友?梅道友?」

  後一個稍稍冷淡些,卻能聽出關照縱容的嗓音說:「也不必喊這樣多次。」

  前一個嗓音頓時沉默。

  溫如瑩覺得自己像是行走在沙漠裡太久太久的旅人。

  她想到當年與師兄妹們一起去西方炙土歷練的時候。

  烈日炎炎,喉嚨乾枯,覺得再多走一步,就要變成一棵枯樹。

  江師兄平日總笑臉對人,但到了真正歷練時,就要顯出難得的強硬。他要求所有師弟師妹,只有完成任務,才能飲水、補充靈氣。

  那會兒溫如瑩還是鍊氣後期。周圍人怨聲載道,細細想來,其中抱怨最多的人,往後始終不得寸進,終於離開儒風寺,重回紅塵之中。倒是咬牙堅持下來的人,如她,如梅師弟,終於築起道基,此後,看世間的目光截然不同。

  她記起當時自己與梅師弟合力斬殺一條焰尾蛇後,江師兄來檢查過,臉上帶一點笑,給他們一人一壺水。

  溫如瑩拿起水壺便喝,嘗出這是冰過的靈茶。她「咕咚咕咚」痛飲,覺得四肢百骸都因此注入了新的生命。

  如今,又有一樣感受。

  她的經脈再度湧入靈氣,溫如瑩來不及細想究竟發生了什麼。她在第一時間內視識海,而後忐忑地、溫柔地用神識碰一碰識海中模糊的一團,問:「梅師弟?」

  梅如故沒有回話。

  但溫如瑩的唇角還是一點點彎起。

  在遇到鮫怪、被捉來此地之前,梅師弟已經偶爾會給她回音。

  如今雖然遇到頗多苦難挫折,但又有轉機。

  這時候,溫如瑩再聽見一聲:「梅道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