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縣令哆嗦一下,不敢多言。好在很快,小仙師從袖中取出一枚丹藥,分了一半,給那胸膛被破開的捕快服下。那人原先當自己必死,轉眼,傷處全然恢復。一時之間,怔怔不言。

  秦子遊說:「齊縣令,還不來提兇手?」

  齊縣令回神,還是不可思議,喃喃說:「怎會是他?」

  他眼神複雜,望著那個理智盡失、徒勞地朝捕快方向爬動的人。

  的確是個老熟人。

  正是玉清觀觀主,妙雲。

  第112章 妙雲

  平日裡, 妙雲先生風光霽月, 廣袖飄飄, 受人敬重。城中人遇到大事小事,都愛去玉清觀上一炷香,求張平安符。雖然妙雲修為進度平平,但在小小金華縣, 仍然算是個「大人物」。

  他已經經歷數度縣令、縣丞更迭,倒是和李大彪等人一樣, 在城中屹立不倒。

  可當下, 夜風吹來,吹散了妙雲的頭髮, 露出他面上開始凝固的血,猙獰的肌肉,嘴角淌下的涎水。

  齊縣令戰戰兢兢,問:「贏仙師, 這是?」

  郭初一正思量, 方才自己拋下其他捕快直接離開的事兒,贏仙師究竟看到多少——有青藤把自己捆回來,那八成全部看見了。他有些心虛,但很快, 再度氣壯理直, 預備在旁人問起時說:我雖有幾分修為, 但畢竟也是□□凡胎, 自然一樣害怕!怕得急了就跑, 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然而並未有人看他。

  楚小仙師說:「這便是在城中屢屢犯案之人。」

  齊縣令倒抽一口冷氣,再小心翼翼問:「可我看此人……妙雲——他這樣將人胸口咬開,再吮人血的法子,倒是和那些屍身不同?」

  楚小仙師淡淡說:「並無不同。」

  齊縣令安靜下來,不知作何言語。過了片刻,楚小仙師嗓音輕了些,和他解釋:「倘若儒風寺真來了人,看到幾具沒了器髒、胸腹大開的屍身,他們自然會想到一樁修士間的秘辛,進而聯想到妙雲、李捕頭,乃至郭捕快。到那時,滿城有修為的人,都脫不開身。但若偽裝一番,成了而今腹有膿水的樣子,再有人查,方向便偏了。」

  齊縣令聽著,仍有困惑,但勉強捉住重點,明白:看來在仙師眼裡,妙雲所為,一眼便能看透。

  而後,楚小仙師又從袖中取了什麼東西,往空中一撒。

  齊縣令瞬時心明氣淨,躺在地上的捕快們也迷迷糊糊地坐起來,端詳四周,再被牆邊的妙雲駭了一跳。

  楚小仙師吩咐:「還是先回縣衙吧。」

  齊縣令吶吶道:「自然、自然。」

  他原先還提著心,怕自己再被拎起。但這一路,贏仙師和楚小仙師倒是沒多說什麼,前者走在前,後者抱著劍,與眾人一起,慢慢步行。

  路上,楚慎行始終傳音入密,為徒兒解釋:「我從前在歸元宗藏書閣,看到些東西。」

  他簡單說了過去萬年間的三次正邪大戰,從大千世界來的魔族,因魔族心法而誕生出的魔修。

  秦子游聽著,有驚有異。他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第一次聽聞這些,不由喃喃說:「看來還是該讀史。」

  有生出一股豪情。碧元大陸已經足夠寬廣,秦子游至今沒有去過這片土地上的大多地方。但碧元之外,另有大千世界。

  世界何其廣袤。

  他願窮盡一生,上下求索。

  「凡人朝廷百年便要傾覆一次,」楚慎行說,「每至新朝,便要清查舊朝典籍。這樣下來,百年千年,莫說而今的楚、吳、秦三國,恐怕連一些小門小派,都不會知曉這些狀況。」

  「如此。」

  秦子游喟嘆。

  他想一想,又問:「師尊,這樣說,你第一次見到妙雲,便察覺不對?」

  楚慎行「唔」一聲,承認:「是。」

  秦子游倒不怪師尊瞞他。他仔細回憶當時境況,感慨:「難怪當時妙雲見了師尊,便如耗兒見了貓。我還當他是被師尊修為撼動,沒想到,還有這一番緣故。」

  楚慎行聽著,微微笑了下。他轉念想:這麼講來,紫霄院的確謹小慎微。

  他們在百年前,吳國創立之初,便尋上姬卓。

  而今,向妙雲傳道。

  三百年後,在歸元宗生事,終於暴露行蹤。

  當時,歸元諸人都說,紫霄院的不安生由來已久。而今看,魔修這盤棋,下得比楚慎行原先以為的,要大很多。

  沉思間,幾人回到官衙。齊縣令看著狀若牲畜的妙雲,為難問,可有辦法審問。楚慎行感受了下妙雲躁動的靈氣,說:「還是要有血肉。」

  齊縣令一怔,第一個心思,竟是:贏仙師竟開口了。

  楚慎行回答:「此症無解。」

  齊縣令萬分為難,又驚駭。他掌心有汗,腦內昏昏,聽楚小仙師吩咐,嗓音清朗,說妙雲畢竟修為不高。他讓捕快殺頭豬來,或許有用。

  這麼折騰整整一夜,城中人尚不知發生了什麼。縣衙中,妙雲原先正趴在奄奄一息的肥豬身上大快朵頤,吃了許久,神識終於清明。他心中一冷,遲疑著抬頭,看四周。

  贏仙師、楚三九,再加上齊縣令、一眾捕頭……前兩者神情淡淡,後面那些人,卻再無從前的尊重神色,而是用一種混雜著厭惡、噁心、恐懼的表情看他。妙雲愣愣低頭,看著自己現狀:身前肥豬被他咬得一片血腥猙獰,而他的衣襟上沾滿了碎肉、鮮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