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他心知山坡上自己的人可能遭遇了後手伏擊,當下不敢再戀戰逗留,立刻率領著三五殘兵,向谷口之外衝去。
情勢逆轉,眼下突圍的人成了倭軍自己。那倭軍騎兵將領帶著人往前沖,完全是靠著身上的鎧甲硬抗前方打來的箭矢,結果很快中箭倒下,倭軍騎兵一個也沒能突圍出去,被悽慘全殲於谷口。
而此時,後方的步兵團在付出高昂的傷亡代價後,終於用破破爛爛的四輪大車撞開了三層拒馬樁,後續積壓時久的部隊立刻在李陌的帶領下向谷口衝去。前方的女真人雖然幫助他們殺死了埋伏的倭軍,可他們依舊來者不善,李陌並不認為這些人是友軍。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女真人並沒有向明軍攻擊,反倒高速組織起馬隊,讓開了谷口,率先在前方策馬跑動起來。後方的後勤營殘部人員稀稀拉拉地跑出峽谷後,李陌不管那幫來意不明的女真人,撥轉馬頭往西側馳去,西側就是臨津江,江對岸就是明軍大部隊,他們必須撤離到江對岸去,才有一線生機。
但那一大隊,約莫一百多人的女真人隊伍又陰魂不散地追了上來,並穿插進入了後勤營的隊伍內部。
李陌無奈之下,只能再度下令抵抗。奈何只剩下殘兵敗將的後勤營士兵們此時幾乎耗盡了體力,哪裡還能抵抗馳騁塞外的女真人?女真人很快將整個後勤營殘部的隊伍截成了三段。他們裹挾著中間那一段的一駕馬車,調轉馬頭,繼續向北疾馳。那馬車之上的人在刀劍和箭矢的脅迫之下,無力抵抗,只能隨著前後左右包夾的女真人騎兵隊伍被裹挾著往北,脫離開了後勤營殘部。
而這駕馬車,正是孟家人所在的馬車!王詡被擠了開來,沒能守住馬車。眼見著孟家馬車被劫走,顧不上自己性命安危的王詡,一咬牙,策馬追了上去。
第232章 碧蹄館(六)……
這一百多人的女真人騎兵部隊到底是怎麼回事?王詡策馬追在他們身後,只覺得自己如墮迷霧之中,有一種詭異浮上心頭。
若說女真人出現在朝鮮王京附近,倒也不是不可能。但眼下是倭寇侵略朝鮮的局面,女真人躲還來不及,怎麼會橫插一槓?就算他們想要南下擄掠一番,這朝鮮生靈塗炭,但凡有一點碎米餘糧,都被倭軍給侵占了,他女真能劫掠到什麼?如果與倭軍起了衝突,那可是要引火燒身的。
除非……這幫女真人早就和倭軍沆瀣一氣了,就連倭國人都知道萬獸百卉圖的存在了。然後這幫女真人今日又在背後捅了倭國人的刀子,顯然這是張允修的毒計,他就是要利用倭國人抓捕李穗兒。
該死……羅千戶和郭頭他們不是都做了萬全的準備了嗎?怎麼還是著了對方的道。是這張允修腦子太聰明了,還是咱們的人太笨了不如人?王詡心裡罵罵咧咧,卻也無法,只能策馬緊追其後。他也不敢追得太緊,免得遭到前方女真人回頭攻擊,他眼下就一個人,實在是寡不敵眾,只能以保存自身為優先要務。
不過奇怪的是,這幫女真人顯然發現了王詡跟在他們後面,卻並不回頭攻擊他,難道他們不怕王詡探明了他們的藏匿地點,報信讓人來圍堵他們嗎?王詡的飛鷹一直在頭頂的高空中跟著他,只要他吹哨子,飛鷹傳信也就只是片刻的光景。
這幫女真人往北,但方向偏西,仍然是向著臨津江的上遊方向前進。沿著這個方向再走二十里地,便是一個喚作「文山邑」的村落。這個村落坐落在西面沿江的山巒與北面崇山峻岭之間的峽谷窪地之中,村落西北角,也就是西山與北山的夾角處有一個豁口,直通臨津江江面。
王詡緊追著他們來到了文山邑以南荒蕪的田地之上,女真人突然回首對他發起了攻擊,他們向王詡射箭,王詡連忙勒馬減速,躲避箭矢,不敢再往前追。女真人也不上來趕盡殺絕,似乎逼退王詡就是他們的目的。
這幫女真人似乎是要到前面的文山邑之中休整。只是文山邑這個地形也太……不利於逃脫了,只有西北方出江面和向東南方來路撤退這兩條路可以走,若是西北的江面被封鎖,東南後方也被大軍圍堵,那人就相當於被囚在了這裡,根本跑不了了。除非翻越北面的崇山峻岭,向深山裡面逃,但那對於騎兵來說,絕對是噩夢,估計很快就會被熟悉山地的步兵圍堵追上。
女真人也不是不懂地形對戰局的影響,生死攸關的事,他們怎麼會選這樣一個地方作為自己的落腳點?
疑惑的王詡目送女真人的隊伍進入了村莊內部,等到距離拉開得差不多了,他才繼續策馬向前。不論如何,他不能讓這幫女真人脫離開自己的視野範圍。在等待的間隙里,他吹了哨子,呼喚天空中的飛鷹降落,快速寫了一封書信放入鷹爪信筒之中,然後將飛鷹拋飛。
……
就在後勤兵營遭遇突襲的時候,李如松率領的三千多人的騎兵軍團,已然在碧蹄館與倭軍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李如松用相當短的時間思考出了以弱克多的戰略,並迅速傳令給查大受部。由於李如松本部多為常年親隨他身側帶兵打仗的將領,戰鬥力最強,因而李如松決定親自領兵突擊在礪石嶺西部布防的粟屋景雄部三千人。而查大受部則從正北向南突進,攻擊新院店口的倭軍,吸引對方的兵力,牽制住敵軍。
李如松大部來勢洶洶,騎兵衝鋒而來,捲起大片雪晶塵泥。在接近粟屋景雄部射程範圍之內後,被安排在前鋒的、隸屬於副千戶張宓的神機營部隊率先展開神機營專門研製出來的強弩,以神機箭向敵軍覆蓋射擊。倭軍對來勢兇猛的明軍雖然已有準備,組織起足輕以火繩槍前出對射。但對方的強弩裝填極為快速,箭矢力道極大,穿透力又極強,竟明顯勝過了裝填速度慢、準頭又十分差勁的火繩槍。加之明軍乘勢以騎兵衝鋒,隊伍一下就被衝散了,粟屋景雄部的倭軍都是足輕組成的步兵團,著實是抵擋不住,慌忙退往礪石領山上。
情勢逆轉,眼下突圍的人成了倭軍自己。那倭軍騎兵將領帶著人往前沖,完全是靠著身上的鎧甲硬抗前方打來的箭矢,結果很快中箭倒下,倭軍騎兵一個也沒能突圍出去,被悽慘全殲於谷口。
而此時,後方的步兵團在付出高昂的傷亡代價後,終於用破破爛爛的四輪大車撞開了三層拒馬樁,後續積壓時久的部隊立刻在李陌的帶領下向谷口衝去。前方的女真人雖然幫助他們殺死了埋伏的倭軍,可他們依舊來者不善,李陌並不認為這些人是友軍。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女真人並沒有向明軍攻擊,反倒高速組織起馬隊,讓開了谷口,率先在前方策馬跑動起來。後方的後勤營殘部人員稀稀拉拉地跑出峽谷後,李陌不管那幫來意不明的女真人,撥轉馬頭往西側馳去,西側就是臨津江,江對岸就是明軍大部隊,他們必須撤離到江對岸去,才有一線生機。
但那一大隊,約莫一百多人的女真人隊伍又陰魂不散地追了上來,並穿插進入了後勤營的隊伍內部。
李陌無奈之下,只能再度下令抵抗。奈何只剩下殘兵敗將的後勤營士兵們此時幾乎耗盡了體力,哪裡還能抵抗馳騁塞外的女真人?女真人很快將整個後勤營殘部的隊伍截成了三段。他們裹挾著中間那一段的一駕馬車,調轉馬頭,繼續向北疾馳。那馬車之上的人在刀劍和箭矢的脅迫之下,無力抵抗,只能隨著前後左右包夾的女真人騎兵隊伍被裹挾著往北,脫離開了後勤營殘部。
而這駕馬車,正是孟家人所在的馬車!王詡被擠了開來,沒能守住馬車。眼見著孟家馬車被劫走,顧不上自己性命安危的王詡,一咬牙,策馬追了上去。
第232章 碧蹄館(六)……
這一百多人的女真人騎兵部隊到底是怎麼回事?王詡策馬追在他們身後,只覺得自己如墮迷霧之中,有一種詭異浮上心頭。
若說女真人出現在朝鮮王京附近,倒也不是不可能。但眼下是倭寇侵略朝鮮的局面,女真人躲還來不及,怎麼會橫插一槓?就算他們想要南下擄掠一番,這朝鮮生靈塗炭,但凡有一點碎米餘糧,都被倭軍給侵占了,他女真能劫掠到什麼?如果與倭軍起了衝突,那可是要引火燒身的。
除非……這幫女真人早就和倭軍沆瀣一氣了,就連倭國人都知道萬獸百卉圖的存在了。然後這幫女真人今日又在背後捅了倭國人的刀子,顯然這是張允修的毒計,他就是要利用倭國人抓捕李穗兒。
該死……羅千戶和郭頭他們不是都做了萬全的準備了嗎?怎麼還是著了對方的道。是這張允修腦子太聰明了,還是咱們的人太笨了不如人?王詡心裡罵罵咧咧,卻也無法,只能策馬緊追其後。他也不敢追得太緊,免得遭到前方女真人回頭攻擊,他眼下就一個人,實在是寡不敵眾,只能以保存自身為優先要務。
不過奇怪的是,這幫女真人顯然發現了王詡跟在他們後面,卻並不回頭攻擊他,難道他們不怕王詡探明了他們的藏匿地點,報信讓人來圍堵他們嗎?王詡的飛鷹一直在頭頂的高空中跟著他,只要他吹哨子,飛鷹傳信也就只是片刻的光景。
這幫女真人往北,但方向偏西,仍然是向著臨津江的上遊方向前進。沿著這個方向再走二十里地,便是一個喚作「文山邑」的村落。這個村落坐落在西面沿江的山巒與北面崇山峻岭之間的峽谷窪地之中,村落西北角,也就是西山與北山的夾角處有一個豁口,直通臨津江江面。
王詡緊追著他們來到了文山邑以南荒蕪的田地之上,女真人突然回首對他發起了攻擊,他們向王詡射箭,王詡連忙勒馬減速,躲避箭矢,不敢再往前追。女真人也不上來趕盡殺絕,似乎逼退王詡就是他們的目的。
這幫女真人似乎是要到前面的文山邑之中休整。只是文山邑這個地形也太……不利於逃脫了,只有西北方出江面和向東南方來路撤退這兩條路可以走,若是西北的江面被封鎖,東南後方也被大軍圍堵,那人就相當於被囚在了這裡,根本跑不了了。除非翻越北面的崇山峻岭,向深山裡面逃,但那對於騎兵來說,絕對是噩夢,估計很快就會被熟悉山地的步兵圍堵追上。
女真人也不是不懂地形對戰局的影響,生死攸關的事,他們怎麼會選這樣一個地方作為自己的落腳點?
疑惑的王詡目送女真人的隊伍進入了村莊內部,等到距離拉開得差不多了,他才繼續策馬向前。不論如何,他不能讓這幫女真人脫離開自己的視野範圍。在等待的間隙里,他吹了哨子,呼喚天空中的飛鷹降落,快速寫了一封書信放入鷹爪信筒之中,然後將飛鷹拋飛。
……
就在後勤兵營遭遇突襲的時候,李如松率領的三千多人的騎兵軍團,已然在碧蹄館與倭軍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李如松用相當短的時間思考出了以弱克多的戰略,並迅速傳令給查大受部。由於李如松本部多為常年親隨他身側帶兵打仗的將領,戰鬥力最強,因而李如松決定親自領兵突擊在礪石嶺西部布防的粟屋景雄部三千人。而查大受部則從正北向南突進,攻擊新院店口的倭軍,吸引對方的兵力,牽制住敵軍。
李如松大部來勢洶洶,騎兵衝鋒而來,捲起大片雪晶塵泥。在接近粟屋景雄部射程範圍之內後,被安排在前鋒的、隸屬於副千戶張宓的神機營部隊率先展開神機營專門研製出來的強弩,以神機箭向敵軍覆蓋射擊。倭軍對來勢兇猛的明軍雖然已有準備,組織起足輕以火繩槍前出對射。但對方的強弩裝填極為快速,箭矢力道極大,穿透力又極強,竟明顯勝過了裝填速度慢、準頭又十分差勁的火繩槍。加之明軍乘勢以騎兵衝鋒,隊伍一下就被衝散了,粟屋景雄部的倭軍都是足輕組成的步兵團,著實是抵擋不住,慌忙退往礪石領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