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書里的那些經歷也是他們人生的一部分,極大地影響了他們一些觀念和為人處世方式。

  那些經歷是無法對外說的,只有兩人獨處時,才能拉出來談一談。

  出成片的時候,對於前面幾套衣服的照片,兩人沒怎麼挑,倒是七八十年代的系列非常重視。

  攝影工作室好奇歸好奇,倒是沒有問太多,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拍了一系列的婚照,時間拖的有點長,幾個月就過去了,因為不趕,兩人的狀態都很好,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也好。

  婚期是雙方家裡挑選,再根據古如月和羅盛延的要求,終於選到了最合適的。

  古如月選擇在冬至從家裡出嫁,按照老家的習俗,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要辦酒席。

  不過關於酒席方面,其實出現了一點分歧,林愛鳳和古爸希望按照當地的習慣來,以海鮮、肉類為主。

  但古如月和羅盛延商量過了,他們打算辦素宴。

  因為兩人經歷的特殊性,更願意去相信另一些事情。

  林愛鳳和古爸到底是沒有堅持,讓古如月他們從外頭高價請了專門做素宴的團隊。

  等菜做出來,古家人都驚呆了,那一盤盤栩栩如生的紅燒肉、清蒸魚啥的,真的是素菜嗎?

  冬至凌晨兩點,鞭炮聲響起,古如月穿著大紅色的襖裙,由羅盛延撐著紅傘走到車上。

  古如霜以及一些古家的叔伯、伯母嬸嬸等人拎著紅色的箱子或是籃子,組成送親隊伍。

  清晨的飛機,一到榮省,羅家準備好的接親車早已等候在外。

  羅家也是在老家辦的婚禮,至於京市的那些同事、朋友,等他們回了京市再重新宴請。

  一天一·夜的功夫,路上的奔波,一場婚禮的順利舉行,兩顆漂泊的心,終於能安穩落地。

  對於古如月來說,結婚前後對她沒有什麼太大變化,除了枕邊多出一個人。

  兩人都珍惜現在的生活。

  在外人眼裡,兩人一點都不像新婚夫妻,也沒有年輕人特有的朝氣,仿佛是生活了多年的老夫老妻。

  一直到古如月懷孕,這樣平穩的狀態終於被打破。

  兩人有些驚慌,沒想到小家庭這麼快就要迎來一個新成員了。

  在最初的手忙腳亂過後,古如月和羅盛延終於適應了,著手學習和準備孩子的一切。

  古如月依然沒有停下工作,懷孕後,她的狀態不是很穩定,但是她有一個預感,自己可能會借著這個機會,找到再進一步的契機。

  第一個結婚紀念日剛過不久,古如月就感覺寶寶要出來,但去醫院檢查,醫生只說不要緊張。

  元旦,古如月誕下一子,取名羅世維。

  古如月看著軟乎乎的兒子,心裡不由軟軟的,她設想過許多種情況,卻唯獨沒有想過孩子,但是他的到來,讓她的人生更加圓滿。

  而羅盛延當了爸之後,就一直有些興奮,在羅世維出生不久後,就帶了一輛深藍色的嬰兒車回來。

  起初古如月也沒注意,直到她把兒子放進嬰兒車內,就被車子響起的聲音嚇了一跳。

  「檢測到嬰兒,性別男,十九天,體重……」

  古如月聽著這輛嬰兒車報著孩子的數據,緊接著放出輕柔的音樂,不一會,孩子就呼呼大睡了。

  她繞著這輛嬰兒車轉了下,好像沒有特別的地方,但聽剛才的播報,似乎挺智能的,所以羅盛延在她懷孕十個月內設計的?

  隨後,羅盛延把家裡的所有家電全部改造成智能化,同時他也不斷往家裡帶東西。

  有輕薄透氣、吸附性強又柔軟舒適的尿不濕,有古如月用的束縛帶、按摩器等。

  古如月查過這一些都是沒有的牌子,很大可能是羅盛延專門設計做的。

  她有符,身體調養得很好,並不需要束縛帶、按摩器,不過他帶回來了,她也沒有嫌棄。

  羅盛延有這個勁頭研究這一些東西是好事,他們自己用不上,但總有需要的人。

  羅世維很好帶,不愛哭鬧,古如月就經常帶她去特組,在那一邊,她制符的時候,有其他人幫忙看著。

  在兒子三歲的時候,古如月又生了個閨女羅思薇,兒女雙全。

  這三年的變化可謂是不小,羅盛延成立了分公司,專門售賣他為孩子研究的用品,在此基礎上,分公司也在往日用品發展。

  有了女兒後,他更緊張了,即使是到現在,兒童、女兒拐賣依然是個社會難題,羅盛延萌生了研發兒童晶片的想法。

  有了晶片,能快速定位孩子的位置,且一旦晶片檢測到到距離監護晶片超過設定的距離,就會發射求救信號。

  古如月對這種晶片的印象只存在於未來小說中,不管羅盛延能不能成功,她都支持。

  符篆也有這個功能,然而相比可以量產的科技,符篆的產量和某些效率是及不上的。

  羅盛延的科技公司漸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影響著世界上的經濟形勢。

  光是手機系統、晶片,影響就足夠巨大。

  起碼這幾年時間裡,羅盛延真正做出了可伸縮的屏幕,不過這個產品現在還是軍用,大家還無緣得見。

  古如月發現兒子羅世維對符篆並不感興趣,也沒有天賦,他反而非常喜歡拆卸物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