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那個略老一些的聲音說:「好多年前了。」
「山鬼長什麼模樣?幾隻手腳幾顆頭?嚇人麼?」
「那我哪裡知道,我只看見過一角,還是個瘴氣天。山鬼影子很高,穿著特別寬大的袍子,袍子是鮮紅色的,一眨眼就不見了。」
第99章 青鳥
山鬼……
鮮紅色的袍子……
這種形容很難不讓人想到當年的塵不到。
再加上謝問剛剛也提過, 那次他久未回山,就是在這個山坳里逗留了一陣子。但聞時又覺得有點奇怪——
聽廟裡這幾人話語中的意思,這座野山之所以有山鬼的傳言, 是因為山上的燈火不止亮過一次, 似乎隔幾年便會有人在那裡落腳。
那些……都是塵不到嗎?
在他們幾個親徒從小到大的認知里, 塵不到獨自下山必然是去解籠的,解完一個便會去下一個,很少會在某處停留,更別說總去一個固定的地方了。
如果他很快回來, 那就是天下太平,沒什麼大籠。如果久久不回, 那就是時局正亂, 猝然離世的疾苦之人太多了。
這就像太陽東升西落一樣自成定理。從未有人多想,也從未有人起過疑慮。
哪怕是聞時,也只是每日站在高高的松枝上, 朝山道盡頭望一眼。或是在無人注意的時候,丟幾根木枝,用半吊子都不算的扶乩法,算一算那人到了哪裡,還有多久才回山。
……
現在想來, 也許還有一些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你怎麼知道自己看見的影子是山鬼?」廟裡的人往火里添了點干木枝,還在聊著那些話, 「穿紅衣就算吶?不定是哪個路過歇腳的人呢,就跟咱們似的。」
「是這個道理。」另一人也許是膽小, 不大肯信山鬼的傳言, 附和道:「這一帶常下雨下霧,冬天又多雪, 一下就是好些天,車馬都難走,被困在這山里是常有的事。哪怕是你我這樣的,在那霧瘴里走一走,都能嚇到個把人。我估摸著山鬼的傳言就是這麼來的。」
年長的那人「嘖」了一聲,擺手道:「你們吶……就我這樣常年在外的人,能看個人影就嚷嚷是山鬼?必定還有別的嘛!」
「怎麼說?」
山坳里霧氣越來越濃,空氣中都浮著一股潮濕味。土地廟的火光在霧裡變得有些朦朧,像跳動的鬼火。
那人壓低了聲音說:「見著山鬼的那天,快天亮的時候,就跟這會兒差不多吧,我聽見鬼哭了!」
「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好多人,老少都有,混在一塊兒,那聲音啊,別提多嚇人了!就一嗓子,模模糊糊從那邊傳過來——」那人的影子斜落在土地廟的地面上,被門檻彎折成扭曲的一道,手遙遙朝山坳深處一指,「我之後就再沒敢合眼。」
鬼哭?
這話讓聞時想到了一些東西……
畢竟他小時候因為塵緣纏身,不知聽過多少回萬鬼齊哭。
他隱約摸到了一點門,正想跟身邊的謝問求證。就聽見土地廟裡的人又開口了——
山里格外寂靜,廟裡其他人似乎聽得入神,噤聲不語。於是整個山間只剩下那個年長者沙啞的聲音:「不止如此,還有呢——」
「還有啊,據說山鬼出現的時候,不能跟人結伴進山。」那個聲音幽幽的,「因為山裡的路會變得很奇怪,經常走著走著……」
「……你就會發現自己只剩一個人了。」
話音落下的那一刻,三張人臉從土地廟的門邊伸出來,睜著毫無光澤的圓形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聞時。
聞時瞳孔驟縮,指間的傀線已然繃了起來。
他一手橫擋在身前,凌厲的風繞著線形成了渦。另一隻手去抓身邊的人,卻只抓到了一團濕霧。
「謝問?!」
聞時心頭一跳,乍然轉臉,身邊空空如也。
不僅是跟他並肩而立的謝問,就連半躲在他身後的夏樵以及跟著過來的張碧靈,也都沒了蹤影。
正如土地廟裡的人所說——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只剩他一個人了。
餘光里,三道影子陡然拉長!
那三張人臉猛地朝聞時貼過來,脖子像白生生的蛇,嘴也咧到了耳朵根,從裡面吐出了嘶嘶的聲音。
眼見著三道鮮紅長信要舔上臉,聞時冷了表情,反手一拽——
就聽「嗡」的一聲,數十道傀線寒芒橫掃,呼嘯著穿過濃霧和山風,箍繞在那蛇一般的脖頸上。
下一瞬,它們就身首異處,被分成了好幾家。
血霧噴薄而出,鐵鏽腥味驟然瀰漫開來。
那些詭異的頭頸撲簌簌掉落在地,又在眨眼之間化為黑色泥沼,迅速蔓延開來。吞食著山間的草木,頃刻便到了聞時腳邊。
不愧是張岱的籠。
就連這些東西都帶著「惠姑」的影子。讓人想起張岱披著後輩的皮,像蜘蛛一樣爬在那些翻湧的黑霧裡。
聞時被噁心得不行,一滴都不想沾上。他帶著一臉厭惡,朝遠離泥沼的地方疾退數丈。
讓開一段距離後,聞時控著傀線,想要將那片粘稠的泥沼攪散。卻見那片泥沼突然減緩了擴散的速度。
它就像活物,朝前探了探身,然後止步於一步之外。仿佛懼怕著什麼東西……
聞時盯了泥沼一會兒,忽然感覺脖頸後面輕輕掃過一陣寒風。
「山鬼長什麼模樣?幾隻手腳幾顆頭?嚇人麼?」
「那我哪裡知道,我只看見過一角,還是個瘴氣天。山鬼影子很高,穿著特別寬大的袍子,袍子是鮮紅色的,一眨眼就不見了。」
第99章 青鳥
山鬼……
鮮紅色的袍子……
這種形容很難不讓人想到當年的塵不到。
再加上謝問剛剛也提過, 那次他久未回山,就是在這個山坳里逗留了一陣子。但聞時又覺得有點奇怪——
聽廟裡這幾人話語中的意思,這座野山之所以有山鬼的傳言, 是因為山上的燈火不止亮過一次, 似乎隔幾年便會有人在那裡落腳。
那些……都是塵不到嗎?
在他們幾個親徒從小到大的認知里, 塵不到獨自下山必然是去解籠的,解完一個便會去下一個,很少會在某處停留,更別說總去一個固定的地方了。
如果他很快回來, 那就是天下太平,沒什麼大籠。如果久久不回, 那就是時局正亂, 猝然離世的疾苦之人太多了。
這就像太陽東升西落一樣自成定理。從未有人多想,也從未有人起過疑慮。
哪怕是聞時,也只是每日站在高高的松枝上, 朝山道盡頭望一眼。或是在無人注意的時候,丟幾根木枝,用半吊子都不算的扶乩法,算一算那人到了哪裡,還有多久才回山。
……
現在想來, 也許還有一些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你怎麼知道自己看見的影子是山鬼?」廟裡的人往火里添了點干木枝,還在聊著那些話, 「穿紅衣就算吶?不定是哪個路過歇腳的人呢,就跟咱們似的。」
「是這個道理。」另一人也許是膽小, 不大肯信山鬼的傳言, 附和道:「這一帶常下雨下霧,冬天又多雪, 一下就是好些天,車馬都難走,被困在這山里是常有的事。哪怕是你我這樣的,在那霧瘴里走一走,都能嚇到個把人。我估摸著山鬼的傳言就是這麼來的。」
年長的那人「嘖」了一聲,擺手道:「你們吶……就我這樣常年在外的人,能看個人影就嚷嚷是山鬼?必定還有別的嘛!」
「怎麼說?」
山坳里霧氣越來越濃,空氣中都浮著一股潮濕味。土地廟的火光在霧裡變得有些朦朧,像跳動的鬼火。
那人壓低了聲音說:「見著山鬼的那天,快天亮的時候,就跟這會兒差不多吧,我聽見鬼哭了!」
「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好多人,老少都有,混在一塊兒,那聲音啊,別提多嚇人了!就一嗓子,模模糊糊從那邊傳過來——」那人的影子斜落在土地廟的地面上,被門檻彎折成扭曲的一道,手遙遙朝山坳深處一指,「我之後就再沒敢合眼。」
鬼哭?
這話讓聞時想到了一些東西……
畢竟他小時候因為塵緣纏身,不知聽過多少回萬鬼齊哭。
他隱約摸到了一點門,正想跟身邊的謝問求證。就聽見土地廟裡的人又開口了——
山里格外寂靜,廟裡其他人似乎聽得入神,噤聲不語。於是整個山間只剩下那個年長者沙啞的聲音:「不止如此,還有呢——」
「還有啊,據說山鬼出現的時候,不能跟人結伴進山。」那個聲音幽幽的,「因為山裡的路會變得很奇怪,經常走著走著……」
「……你就會發現自己只剩一個人了。」
話音落下的那一刻,三張人臉從土地廟的門邊伸出來,睜著毫無光澤的圓形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聞時。
聞時瞳孔驟縮,指間的傀線已然繃了起來。
他一手橫擋在身前,凌厲的風繞著線形成了渦。另一隻手去抓身邊的人,卻只抓到了一團濕霧。
「謝問?!」
聞時心頭一跳,乍然轉臉,身邊空空如也。
不僅是跟他並肩而立的謝問,就連半躲在他身後的夏樵以及跟著過來的張碧靈,也都沒了蹤影。
正如土地廟裡的人所說——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只剩他一個人了。
餘光里,三道影子陡然拉長!
那三張人臉猛地朝聞時貼過來,脖子像白生生的蛇,嘴也咧到了耳朵根,從裡面吐出了嘶嘶的聲音。
眼見著三道鮮紅長信要舔上臉,聞時冷了表情,反手一拽——
就聽「嗡」的一聲,數十道傀線寒芒橫掃,呼嘯著穿過濃霧和山風,箍繞在那蛇一般的脖頸上。
下一瞬,它們就身首異處,被分成了好幾家。
血霧噴薄而出,鐵鏽腥味驟然瀰漫開來。
那些詭異的頭頸撲簌簌掉落在地,又在眨眼之間化為黑色泥沼,迅速蔓延開來。吞食著山間的草木,頃刻便到了聞時腳邊。
不愧是張岱的籠。
就連這些東西都帶著「惠姑」的影子。讓人想起張岱披著後輩的皮,像蜘蛛一樣爬在那些翻湧的黑霧裡。
聞時被噁心得不行,一滴都不想沾上。他帶著一臉厭惡,朝遠離泥沼的地方疾退數丈。
讓開一段距離後,聞時控著傀線,想要將那片粘稠的泥沼攪散。卻見那片泥沼突然減緩了擴散的速度。
它就像活物,朝前探了探身,然後止步於一步之外。仿佛懼怕著什麼東西……
聞時盯了泥沼一會兒,忽然感覺脖頸後面輕輕掃過一陣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