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傳說
史家名門,河東柳。既然要摘黑帽子,天家在光耀柳家的份上是做得極足的,立馬召集內閣諸賢,破解圖畫的意思,同時拓印圖畫廣傳天下,召能識者自薦。
沈府的丫鬟流香揭了皇榜,因為那圖畫和她臂上的烙印,幾乎一模一樣。
天家決定重查柳氏族譜,發現流香很有可能是柳濯幼年走失的胞妹,河東柳的小千金,柳湘。
同時,內閣也對圖畫的意思有了定論,應該是一幅地圖,藏了什麼東西的,只是圖案模糊,地圖不能確定,算下來全國各地幾十處都有可能。
「願走遍天下,解家兄未竟心愿。」流香,或者叫柳湘的女子跪在聖前,去路不悔。
踏遍萬里河山尋家傳之物。
柳湘的傳說開始在西周流傳,興盛,又衰亡,百姓們忘東西都忘得很快,若干年後,山水間就剩了那女子竹枝芒鞋,一個人周而復始的尋找。
你在找什麼呢,路人們問她。
找,能讓整個河東柳賭上手中筆的信仰,女子答。
年復一年,半個字不改。
直到某一天,一本被藏起來的史書重現天日,則是很多年很多年後的後話了。
西周,六月末,七月在望。
遠征西域的三軍終於撤回京畿,帝統永固,盛京太平。
功勳滿身的沈鈺避開了熱鬧的歸城慶典,獨自策馬,來到了國子監。
他提前收到信,有人在等他了。
國子監有一顆野梅樹,正是青梅熟了,綠影如碧,他駐足,仰頭看去,銅錢般的日光斑駁,映亮他眸底倒映出的女子。
一個青梅被扔下來,康寧帝姬趙玉質跟猴子樣的爬到樹上,朝地面的他扔了個青梅下來,砰一聲,砸得他腦瓜一顫。
「請你吃啊!」
她笑。翠影綠穹中的笑像四月杏花一樣,明艷艷的,灼眼睛。
他握著那歪瓜裂棗的野梅子,搖頭,果然還和小時候一樣,沒個規矩。
這種帶著蟲洞沾著泥,沒拿銀針試過的野果子,天家的主子們怎麼會用呢。
然而沈鈺只是笑了笑,把梅子往嘴裡一塞,落滿日光的臉一揚。
「吃就吃!小爺我還怕了不成!」
也和小時候一樣,他和她初遇,在國子監這棵梅子樹下。
這麼多年了,她在他心裡,還是當年那個笑得跟杏花兒般的小猴子。
經歷過生死,跌宕過興衰,才發現身邊的真心,這輩子,都不想負了
沈鈺看向趙玉質,拿出懷裡沾血的護身符,他笑了:「帝姬,這個護身符臣不想還回來了,臣想帶一輩子,好麼?」
趙玉質一吸鼻子,竭力把淚憋回去,不然這麼感人的場景就丟臉了,然後輕哼一聲:「本帝姬,准了!」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他和她的時光,終於開出了花兒來。
六月,無數故事在結束,無數故事也在開始。
灞橋。薛高雁在沈銀的攙扶下跪下:「罪臣……」
「起來起來,自己身子都那樣了,荒郊野外不講禮!」西周皇帝趙胤坐在輦車裡,不在意的擺手。
沈銀扶了薛高雁起來,迅速的看了一眼趙胤,微訝:「陛下大好了?」
趙胤笑:「是你這丫頭救了朕的命啊!對虧你的番紅花,孫櫓用了天方國的方子,朕雖不敢說大好,但你瞧,已經能下榻了!嘿,許久不見天日,覺得重活了一遭似的!」
番紅花入藥,天方國奇方,趙胤的身子一天天好轉,不敢說否極泰來壽比南山,但多活幾年確是沒有問題了。
這個國,在恢復正軌,這個王朝,也在帝統永固。
沈銀鬆了一口氣,再拜:「沈氏昭雪之事,多謝陛下隆恩了。罪女此去迢迢,山高水長,會日日供奉長生燭,為陛下祈福的。」
不久前,帝宮兩道聖旨,為平昌侯沈圭昭雪。
恢復沈氏名門之譽,追封沈圭鎮國侯,配享太廟,以警後世。
同時另一道聖旨,赦免沈銀當年之罪,歸千金之尊榮,准其自由婚嫁。
「沈圭的事,本來就是天家欠你們沈家的,如今還了,還願他別在地下罵朕。」趙胤致歉,低頭,輕輕一揖。
「當時情形,為定民心,也是時勢萬不得已之舉。」沈銀沉默良久,受了這禮,吁出滿腔濁氣:「倒是今日,陛下不必親自來送臣等,若是傳出去,難免生出徇私的流言。」
趙胤轉笑,跟個街角老大爺似的,看向薛高雁,「放心,不是你,老子今天是來送這小子的。」
薛高雁摸摸鼻子,總覺得尷尬,一陣風來,吹得他臉更白了。
他的身子不好了,自從救出沈銀後,受的傷太重,命是保下來了,人卻半廢了。
孫櫓放的話是,今後不能行遠路,提重物,得跟個弱女子似的養著,開弓射箭,更是不可能了。
龍吟弓在他背上沉寂,緋衣銀弓的傳說,終歸於歷史。
趙胤目光微晃:「不能再開弓了?」
薛高雁沉默。
趙胤點點頭:「你放心,這把弓,會再拉開的。」
薛高雁不解。
趙胤笑了:「你放下恩怨的條件,老子沒忘,以西周天子的名義答應你,老子是不行了,但老子的兒子,兒子的兒子,終有一天會實現那個構想。」
薛高雁終於直視他,目光雪亮,如箭尖的銀光永不滅。
趙胤越過他,看向八百里河山,太陽映亮麥田,這片母親般的土地啊,還是有日光也不能照耀到的地方,構築起這個國的根基。
「暗行御史。」
趙胤說出這四個字,一個大周不存在的官位,卻預告了十幾年後新制的誕生,歷史的新篇。
薛高雁的目光軟下來,帶了真誠的感激:「多謝陛下,臣和賤內此去隱歸,祈國泰民安,聖久躬安吧。」
趙胤遞給他一奩東西,打開來,全是「乾果子」,各色寶石雕的,栩栩如生,價值千金。
「瑪瑙紅棗是朕送的,早生貴子,黃玉花生是皇后送的,兒孫滿堂,水晶蓮子是東宮備的,叫什麼佳偶天成,還有碧璽桂圓是憫德皇后放的,說是富貴利達,團團圓圓。」
薛高雁和沈銀湊頭看去,紅了臉,也紅了眼。
趙胤的目光又往沈銀肚子上一溜:「你們的長子,取龍吟弓的吟字,就叫薛吟吧,男孩女孩都能用……不過憫德皇后都有了,你倆得加把勁啊!」
沈銀的臉更紅了,暗中掐了把薛高雁,三人又寒暄少時,便拜別辭去。
趙胤看著消失在天際的馬車,三兩家什,普普通通,緋衣銀弓的傳說結束,西周某個小鎮,則會多一雙布衣夫妻了。
歲月那麼長,下一代的傳說,卻遠沒有結束。
趙胤笑了,伸手向六月的日光:「暗行御史麼……終有一天,能為那些光都不能照到的地方,帶去百姓心中的天道吧……」
六月,喜事連連,鮮花著錦。
沈府的丫鬟流香揭了皇榜,因為那圖畫和她臂上的烙印,幾乎一模一樣。
天家決定重查柳氏族譜,發現流香很有可能是柳濯幼年走失的胞妹,河東柳的小千金,柳湘。
同時,內閣也對圖畫的意思有了定論,應該是一幅地圖,藏了什麼東西的,只是圖案模糊,地圖不能確定,算下來全國各地幾十處都有可能。
「願走遍天下,解家兄未竟心愿。」流香,或者叫柳湘的女子跪在聖前,去路不悔。
踏遍萬里河山尋家傳之物。
柳湘的傳說開始在西周流傳,興盛,又衰亡,百姓們忘東西都忘得很快,若干年後,山水間就剩了那女子竹枝芒鞋,一個人周而復始的尋找。
你在找什麼呢,路人們問她。
找,能讓整個河東柳賭上手中筆的信仰,女子答。
年復一年,半個字不改。
直到某一天,一本被藏起來的史書重現天日,則是很多年很多年後的後話了。
西周,六月末,七月在望。
遠征西域的三軍終於撤回京畿,帝統永固,盛京太平。
功勳滿身的沈鈺避開了熱鬧的歸城慶典,獨自策馬,來到了國子監。
他提前收到信,有人在等他了。
國子監有一顆野梅樹,正是青梅熟了,綠影如碧,他駐足,仰頭看去,銅錢般的日光斑駁,映亮他眸底倒映出的女子。
一個青梅被扔下來,康寧帝姬趙玉質跟猴子樣的爬到樹上,朝地面的他扔了個青梅下來,砰一聲,砸得他腦瓜一顫。
「請你吃啊!」
她笑。翠影綠穹中的笑像四月杏花一樣,明艷艷的,灼眼睛。
他握著那歪瓜裂棗的野梅子,搖頭,果然還和小時候一樣,沒個規矩。
這種帶著蟲洞沾著泥,沒拿銀針試過的野果子,天家的主子們怎麼會用呢。
然而沈鈺只是笑了笑,把梅子往嘴裡一塞,落滿日光的臉一揚。
「吃就吃!小爺我還怕了不成!」
也和小時候一樣,他和她初遇,在國子監這棵梅子樹下。
這麼多年了,她在他心裡,還是當年那個笑得跟杏花兒般的小猴子。
經歷過生死,跌宕過興衰,才發現身邊的真心,這輩子,都不想負了
沈鈺看向趙玉質,拿出懷裡沾血的護身符,他笑了:「帝姬,這個護身符臣不想還回來了,臣想帶一輩子,好麼?」
趙玉質一吸鼻子,竭力把淚憋回去,不然這麼感人的場景就丟臉了,然後輕哼一聲:「本帝姬,准了!」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他和她的時光,終於開出了花兒來。
六月,無數故事在結束,無數故事也在開始。
灞橋。薛高雁在沈銀的攙扶下跪下:「罪臣……」
「起來起來,自己身子都那樣了,荒郊野外不講禮!」西周皇帝趙胤坐在輦車裡,不在意的擺手。
沈銀扶了薛高雁起來,迅速的看了一眼趙胤,微訝:「陛下大好了?」
趙胤笑:「是你這丫頭救了朕的命啊!對虧你的番紅花,孫櫓用了天方國的方子,朕雖不敢說大好,但你瞧,已經能下榻了!嘿,許久不見天日,覺得重活了一遭似的!」
番紅花入藥,天方國奇方,趙胤的身子一天天好轉,不敢說否極泰來壽比南山,但多活幾年確是沒有問題了。
這個國,在恢復正軌,這個王朝,也在帝統永固。
沈銀鬆了一口氣,再拜:「沈氏昭雪之事,多謝陛下隆恩了。罪女此去迢迢,山高水長,會日日供奉長生燭,為陛下祈福的。」
不久前,帝宮兩道聖旨,為平昌侯沈圭昭雪。
恢復沈氏名門之譽,追封沈圭鎮國侯,配享太廟,以警後世。
同時另一道聖旨,赦免沈銀當年之罪,歸千金之尊榮,准其自由婚嫁。
「沈圭的事,本來就是天家欠你們沈家的,如今還了,還願他別在地下罵朕。」趙胤致歉,低頭,輕輕一揖。
「當時情形,為定民心,也是時勢萬不得已之舉。」沈銀沉默良久,受了這禮,吁出滿腔濁氣:「倒是今日,陛下不必親自來送臣等,若是傳出去,難免生出徇私的流言。」
趙胤轉笑,跟個街角老大爺似的,看向薛高雁,「放心,不是你,老子今天是來送這小子的。」
薛高雁摸摸鼻子,總覺得尷尬,一陣風來,吹得他臉更白了。
他的身子不好了,自從救出沈銀後,受的傷太重,命是保下來了,人卻半廢了。
孫櫓放的話是,今後不能行遠路,提重物,得跟個弱女子似的養著,開弓射箭,更是不可能了。
龍吟弓在他背上沉寂,緋衣銀弓的傳說,終歸於歷史。
趙胤目光微晃:「不能再開弓了?」
薛高雁沉默。
趙胤點點頭:「你放心,這把弓,會再拉開的。」
薛高雁不解。
趙胤笑了:「你放下恩怨的條件,老子沒忘,以西周天子的名義答應你,老子是不行了,但老子的兒子,兒子的兒子,終有一天會實現那個構想。」
薛高雁終於直視他,目光雪亮,如箭尖的銀光永不滅。
趙胤越過他,看向八百里河山,太陽映亮麥田,這片母親般的土地啊,還是有日光也不能照耀到的地方,構築起這個國的根基。
「暗行御史。」
趙胤說出這四個字,一個大周不存在的官位,卻預告了十幾年後新制的誕生,歷史的新篇。
薛高雁的目光軟下來,帶了真誠的感激:「多謝陛下,臣和賤內此去隱歸,祈國泰民安,聖久躬安吧。」
趙胤遞給他一奩東西,打開來,全是「乾果子」,各色寶石雕的,栩栩如生,價值千金。
「瑪瑙紅棗是朕送的,早生貴子,黃玉花生是皇后送的,兒孫滿堂,水晶蓮子是東宮備的,叫什麼佳偶天成,還有碧璽桂圓是憫德皇后放的,說是富貴利達,團團圓圓。」
薛高雁和沈銀湊頭看去,紅了臉,也紅了眼。
趙胤的目光又往沈銀肚子上一溜:「你們的長子,取龍吟弓的吟字,就叫薛吟吧,男孩女孩都能用……不過憫德皇后都有了,你倆得加把勁啊!」
沈銀的臉更紅了,暗中掐了把薛高雁,三人又寒暄少時,便拜別辭去。
趙胤看著消失在天際的馬車,三兩家什,普普通通,緋衣銀弓的傳說結束,西周某個小鎮,則會多一雙布衣夫妻了。
歲月那麼長,下一代的傳說,卻遠沒有結束。
趙胤笑了,伸手向六月的日光:「暗行御史麼……終有一天,能為那些光都不能照到的地方,帶去百姓心中的天道吧……」
六月,喜事連連,鮮花著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