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承鈺見他那副諱莫如深的樣子,忽然醒悟,「你猜到是什麼人抓的憶芳?他要幹嘛?脅迫你?」
「是,這個人跟良王有仇。」偃武眉間一抹深深的抑鬱,「憶芳她……有兩個月的身孕了。」
承鈺總算全部明白了過來,他嘲諷地笑了,「良王仇家,又何止一兩個?你當初投靠良王,就該想到會牽連憶芳,這會怎麼辦,你如今可是良王的親信,乾脆殺了良王去換芳兒?你可別忘了孰輕孰重,芳兒可是你媳婦,還有了孩子!」他語氣很重地說道。
「因為憶芳失蹤,良王已經疑心我了。」偃武有些不耐煩地說道。這時,外面獄卒總算送了飯菜進來,囚犯們蜂擁而上,狼吞虎咽起來,牢里頓時多了幾分生機。偃武目光一直望進外頭逐漸恢復秩序的兵營,心裡隱隱地擔憂,仿佛看見那張不懷好意的笑臉,逐漸向自己迫近——修文什麼時候會來呢?他心想。
「三爺放心,」偃武收斂了紛亂的思緒,對承鈺道,「只要有機會,我一定救你出去。」
承鈺原本正看著那湯水淋漓的菜桶發呆,見偃武這樣鄭重其事的許諾,他不咸不淡地道了聲謝,因實在沒有胃口,便走回鋪蓋卷里打算繼續大睡。
囚犯們飽餐了一頓,也各自在牆角里卷蜷縮著呼呼睡去。周遭靜謐極了。這簡直成了偃武近日以來到過的最和平的地方。
偃武躑躅了一下,輕聲叫道:「三爺。」
承鈺睜眼,看看他。
「姑娘死了。」偃武道,「寄柔她死了。」
承鈺面容遽變,從他的安樂窩裡坐起身來。
偃武不忍心看承鈺的眼神。他提到寄柔,心情也有些複雜,為的寄柔狠心,連嫡親的妹妹憶芳也利用,然而更多的是惋惜。偃武極快地說道:「若是那個人拿憶芳來威脅我,我只好伺機刺殺良王,刺殺不成,性命難保。今夜或者明夜,我想辦法救你出去,你去西南,有一個叫做柳莊的村子,你去打聽一個姓杜的嬤嬤……」忽然想到杜氏年邁,可能已經離世,偃武又道:「或者打聽一個叫做端姑的,她有一個孩子,是個男孩,也有三歲了,這個孩子,請三爺多多費心照料,讓他好生長大。」
「孩子?」承鈺仍沒有從震驚中緩過來,無知無覺地重複了一句。
偃武聲音極低,近乎嘆氣,「那年真定城破後,我護送姑娘去金陵,在途中她被嬤嬤發現有孕,因此才沒有敢進徐府,為避人耳目,在山上庵堂里住了兩年。她年紀尚小,驚恐不安,又對良王恨之入骨,所以嬤嬤騙她說胎兒不足月,一生下來就夭折了。嬤嬤本來要把他溺死,後來沒忍心,抱給端姑去養了,適逢端姑小產,就把那個孩子當成自己親生的來養活了……」
承鈺驚道:「那寄柔和良王都不知道……」
「良王不知情。」偃武道,「我想,姑娘長大後,大概也猜到了吧,只是不曾聽她提過,可能是愧疚,後悔,也可能是痛恨,寧願不知道……」他深深吸口氣,對著神色恍惚的承鈺拱了拱手,正色道:「三爺,逝者已矣,還請節哀。馮家唯一的後嗣,就託付給三爺了。」
將此事再三叮囑承鈺後,偃武左右看看,扔了幾兩碎銀給獄卒,一面籌劃著名營救承鈺之事,便不動聲色地往良王散心的荷塘這裡來了。彼時良王正在和侍衛說話,身影被荷葉遮住了,唯有低低的話音傳來。偃武站著聽了一會兒,神色忽然大慟,慢慢退開了幾步。
陸宗沅渾然無覺,在荷塘邊出了許久的神,他又問那侍衛道:「林子裡的那陣驚鳥是怎麼回事?」
那侍衛眼神也有些游離,距離美人香消玉殞已有數日,為何想起那日的情形,仍舊曆歷在目?因記憶太過清晰,他將那日的情形,一字一句,半點不差地講給陸宗沅聽。
「那天,王爺下令要我勒死馮姑娘,其實我心裡有些忐忑,一來怕王爺事後後悔,要遷怒我這個動手的人,二來,馮姑娘那麼一個柔弱的姑娘家,又和氣,我著實下不了手,所以手上動作慢了些。直等到王爺走了,才敢真正動手。但是剛一用力,馮姑娘忽然說,她有件事,想告訴王爺。」
陸宗沅「哦」一聲,問道:「是什麼事?」
侍衛回憶了片刻,說道:「她又沒說。我等了她一會,她卻又不肯說了。」
「她沒說什麼事?」
「沒有。之後我就下定了決心,取了弓弦,要勒死她。馮姑娘說:用弓弦勒,死後的樣子太難看了,她是個姑娘家,想死的乾乾淨淨。我說:死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還怕難看不難看?馮姑娘笑著說:我畢竟是個姑娘家呀,死了之後,或多或少,總有人會來看我一眼吧。再說,下了九泉,我娘看到我這個樣子,怕要責怪我了。我一聽,也有幾分道理,反正王爺也不在,就替她行一次方便。可我當時身上沒有別的兵刃,只有弓箭,就讓她站著別動,我用弓箭射她。這樣,一下子就死了,表情也不會難看。馮姑娘答應了,我起先怕她逃走,還有些擔心,結果她就那麼乖乖地站著,直直看著我。我當時被她看得有點害怕,心想趕緊動手好了。」
「結果馮姑娘忽然哭了起來,剛開始沒有聲,就是哽咽,後來慢慢聲音越來越大,哭得滿臉都是眼淚,只是哭,一個多餘的字也沒說。我才知道,再美的美人,哭起來都不好看了,眼睛通紅的,鼻涕眼淚,哭得連衣襟都濕了。這時我聽見她喃喃地叫娘,才知道她可能害怕了。所以我有好一陣沒有動手……」侍衛覷著陸宗沅的表情,撲通跪地,磕頭求饒,「王爺恕罪,我也是被驚到了,我從來沒見過誰那麼能哭,好像把一輩子的眼淚都流乾淨了。」
「是,這個人跟良王有仇。」偃武眉間一抹深深的抑鬱,「憶芳她……有兩個月的身孕了。」
承鈺總算全部明白了過來,他嘲諷地笑了,「良王仇家,又何止一兩個?你當初投靠良王,就該想到會牽連憶芳,這會怎麼辦,你如今可是良王的親信,乾脆殺了良王去換芳兒?你可別忘了孰輕孰重,芳兒可是你媳婦,還有了孩子!」他語氣很重地說道。
「因為憶芳失蹤,良王已經疑心我了。」偃武有些不耐煩地說道。這時,外面獄卒總算送了飯菜進來,囚犯們蜂擁而上,狼吞虎咽起來,牢里頓時多了幾分生機。偃武目光一直望進外頭逐漸恢復秩序的兵營,心裡隱隱地擔憂,仿佛看見那張不懷好意的笑臉,逐漸向自己迫近——修文什麼時候會來呢?他心想。
「三爺放心,」偃武收斂了紛亂的思緒,對承鈺道,「只要有機會,我一定救你出去。」
承鈺原本正看著那湯水淋漓的菜桶發呆,見偃武這樣鄭重其事的許諾,他不咸不淡地道了聲謝,因實在沒有胃口,便走回鋪蓋卷里打算繼續大睡。
囚犯們飽餐了一頓,也各自在牆角里卷蜷縮著呼呼睡去。周遭靜謐極了。這簡直成了偃武近日以來到過的最和平的地方。
偃武躑躅了一下,輕聲叫道:「三爺。」
承鈺睜眼,看看他。
「姑娘死了。」偃武道,「寄柔她死了。」
承鈺面容遽變,從他的安樂窩裡坐起身來。
偃武不忍心看承鈺的眼神。他提到寄柔,心情也有些複雜,為的寄柔狠心,連嫡親的妹妹憶芳也利用,然而更多的是惋惜。偃武極快地說道:「若是那個人拿憶芳來威脅我,我只好伺機刺殺良王,刺殺不成,性命難保。今夜或者明夜,我想辦法救你出去,你去西南,有一個叫做柳莊的村子,你去打聽一個姓杜的嬤嬤……」忽然想到杜氏年邁,可能已經離世,偃武又道:「或者打聽一個叫做端姑的,她有一個孩子,是個男孩,也有三歲了,這個孩子,請三爺多多費心照料,讓他好生長大。」
「孩子?」承鈺仍沒有從震驚中緩過來,無知無覺地重複了一句。
偃武聲音極低,近乎嘆氣,「那年真定城破後,我護送姑娘去金陵,在途中她被嬤嬤發現有孕,因此才沒有敢進徐府,為避人耳目,在山上庵堂里住了兩年。她年紀尚小,驚恐不安,又對良王恨之入骨,所以嬤嬤騙她說胎兒不足月,一生下來就夭折了。嬤嬤本來要把他溺死,後來沒忍心,抱給端姑去養了,適逢端姑小產,就把那個孩子當成自己親生的來養活了……」
承鈺驚道:「那寄柔和良王都不知道……」
「良王不知情。」偃武道,「我想,姑娘長大後,大概也猜到了吧,只是不曾聽她提過,可能是愧疚,後悔,也可能是痛恨,寧願不知道……」他深深吸口氣,對著神色恍惚的承鈺拱了拱手,正色道:「三爺,逝者已矣,還請節哀。馮家唯一的後嗣,就託付給三爺了。」
將此事再三叮囑承鈺後,偃武左右看看,扔了幾兩碎銀給獄卒,一面籌劃著名營救承鈺之事,便不動聲色地往良王散心的荷塘這裡來了。彼時良王正在和侍衛說話,身影被荷葉遮住了,唯有低低的話音傳來。偃武站著聽了一會兒,神色忽然大慟,慢慢退開了幾步。
陸宗沅渾然無覺,在荷塘邊出了許久的神,他又問那侍衛道:「林子裡的那陣驚鳥是怎麼回事?」
那侍衛眼神也有些游離,距離美人香消玉殞已有數日,為何想起那日的情形,仍舊曆歷在目?因記憶太過清晰,他將那日的情形,一字一句,半點不差地講給陸宗沅聽。
「那天,王爺下令要我勒死馮姑娘,其實我心裡有些忐忑,一來怕王爺事後後悔,要遷怒我這個動手的人,二來,馮姑娘那麼一個柔弱的姑娘家,又和氣,我著實下不了手,所以手上動作慢了些。直等到王爺走了,才敢真正動手。但是剛一用力,馮姑娘忽然說,她有件事,想告訴王爺。」
陸宗沅「哦」一聲,問道:「是什麼事?」
侍衛回憶了片刻,說道:「她又沒說。我等了她一會,她卻又不肯說了。」
「她沒說什麼事?」
「沒有。之後我就下定了決心,取了弓弦,要勒死她。馮姑娘說:用弓弦勒,死後的樣子太難看了,她是個姑娘家,想死的乾乾淨淨。我說:死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還怕難看不難看?馮姑娘笑著說:我畢竟是個姑娘家呀,死了之後,或多或少,總有人會來看我一眼吧。再說,下了九泉,我娘看到我這個樣子,怕要責怪我了。我一聽,也有幾分道理,反正王爺也不在,就替她行一次方便。可我當時身上沒有別的兵刃,只有弓箭,就讓她站著別動,我用弓箭射她。這樣,一下子就死了,表情也不會難看。馮姑娘答應了,我起先怕她逃走,還有些擔心,結果她就那麼乖乖地站著,直直看著我。我當時被她看得有點害怕,心想趕緊動手好了。」
「結果馮姑娘忽然哭了起來,剛開始沒有聲,就是哽咽,後來慢慢聲音越來越大,哭得滿臉都是眼淚,只是哭,一個多餘的字也沒說。我才知道,再美的美人,哭起來都不好看了,眼睛通紅的,鼻涕眼淚,哭得連衣襟都濕了。這時我聽見她喃喃地叫娘,才知道她可能害怕了。所以我有好一陣沒有動手……」侍衛覷著陸宗沅的表情,撲通跪地,磕頭求饒,「王爺恕罪,我也是被驚到了,我從來沒見過誰那麼能哭,好像把一輩子的眼淚都流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