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虞從舟聽出他話中之意,明白魏王特意要在齊人面前折辱他。他早知此行不易,便低了眉眼,一撩衣擺,徑直跪在雪中。

  雙膝一浸入冰雪,刺骨涼意漫遍全身,他的舊疾風濕之痛更是勢不可擋地席捲而來。他強打精神,摒直腰身,但每一分每一刻、痛意都刻在心頭。

  他以為自己撐不長久,但天色由暗而亮、又由亮變昏,自己竟真的又熬過一個白天。

  ☆、燃遍阡陌

  無邊的苦熬中,虞從舟總是想起姜窈在樺樹林裡被凍僵的那夜。她那時衣衫更薄、劍傷更甚,想到她的悲絕無望,內疚痛苦就在他胸口翻滾。

  華燈滿殿時,魏王終於步出大殿,立於玉階之上睨看著他,

  「趙王背信棄義、暗毀盟約,如今虞卿來此又有何話說?!」

  終於等到這一個機會,虞從舟強忍膝痛,正了正身軀,神色儼然道,

  「魏王,這些可是齊相蘇秦所說?他是不是還說,趙國私與秦人陰構,是為了勾結秦國、攻打魏國,以便奪取陶邑?」

  魏王一怔,蘇秦剛剛與他密談的話,怎麼虞從舟在雪中跪等竟已然知曉?

  「蘇秦巧言善令,是天下第一說客。只是遊說之人,最擅說服他人之心,卻從來不會說出自己的心。蘇秦向來言行不一,魏王豈能受其罔欺?」

  虞從舟言辭懇切,魏王沉默不語,眯起眼神審視著他。

  虞從舟雙手托起一隻密匣,振振然道,「趙魏本已結盟,齊人卻指趙國出賣魏國,秦人亦在此時散布流言、稱趙國私得秦城,魏王不覺得的巧合麼?秦齊二國其實怕的就是中原趙魏韓三國同氣,是以皆出暗伎、挑撥趙魏之和。秦王甚至將當初奪取的魏地溫、軹、高平三座城印交給趙國,為的就是引趙魏對立。我王早已明了於心,因此才特意遣從舟入魏,將此三城城印交還與魏王。」

  魏王一駭,不曾想虞從舟躬身跪等一日一夜,竟是受趙王所託、來將久失的魏地獻還,全然與蘇秦所說的大相逕庭。

  近侍遞上密匣,魏王摸著那三枚城印,終於軟了口氣,抬手道,「虞卿起來吧,進殿再談。」

  這一日一夜的冰寒徹骨早凝慟他心肺,膝蓋因風濕更似被尖刃剮過多回、猶如斷肢,虞從舟方才屏息說那些話已用盡他僅剩的氣力,此刻再也無法站起。

  他又不願在魏王面前顯得孱弱,只得咬牙依舊跪在雪中、沉默不語。幸而魏王身後的魏二公子魏無忌看出端倪,料他強撐不久。立刻步下玉階,以相扶平身之態、暗中牢牢托住從舟雙臂。

  從舟一抬眼、看進那雙清華如水的湛眸,那份惺惺相惜似乎還帶著些心意相通,從舟再無避諱,幾乎將全身重量託付在魏無忌身上,勉力掙扎站起身來。

  虞從舟知道、自己此時絕無力氣踏上玉階半格,便也不肯入殿,仍立於雪中向魏王道,

  「魏王務必謹防齊人矇騙。齊國之前遊說四國、聯軍攻秦,魏王可知因由?皆因齊人知道諸侯皆覬覦宋國,所以此番趁四國引軍向西,已然暗中攻下宋國,私占宋地。若真能挑撥趙魏互戰,齊人更是坐等漁利了。」

  那一夜之後,魏王譴密探去查,齊人果然已經攻下宋國都城、還秘密封鎖消息。至此魏王全然信了虞從舟所言,大怒齊人兩面三刀、暗中操手,騙開四國大軍,自己卻獨吞宋境,直言欲與趙國聯手討伐齊國

  ……

  暫歇了幾日,緩過膝痛之苦,虞從舟向魏王告辭。魏無忌將他送出宮門,仍不捨得留步,便一路且行且惜地隨在他身後。

  魏無忌長這麼大,向來都是魏臣、扈從跟隨在他身後,這般心愿誠誠地想要踏在另一人的步子裡,確是第一回。

  兩人牽著馬一直行到十里外的豫水清潭。虞從舟常常回首笑語,魏無忌嗯聲應下,一人笑得俊朗旖旎,一人報以痴嗔沉溺。

  終於要別過,虞從舟立於一尾翩舟上,魏無忌依身一棵柳樹旁,一潭清水隔開兩道俊影。魏無忌不知該如何作別,尷尬中笑道,

  「我與虞君不過幾面之交,但我早就欽佩虞君有勇有謀,敢做敢當……可惜你我兩國相隔,不得時常見聊……」

  「有勇有謀,敢做敢當?… 」虞從舟臉上泛著點赧色,魏無忌以為他是要謙虛,卻見他劍眉一揚,抿唇笑道,

  「此等不過是中等才俊而已,世不乏驥,求則可致。」

  魏無忌大笑出聲。從第一回見,從舟就是這般自戀自傲的毫無虛掩,與世間那些或冷佞、或深藏、或迂腐的臣子們全然不同。

  「哦,虞君如此說,是自謂上等才俊嘍?若虞君論,上等才俊又該當如何?」

  虞從舟側目略想了想,忽然望向遠山,眸光中閃耀著萬般少年豪氣,

  「…自該當、翻手鞭掌三軍,覆手謀動天下。」

  魏無忌亦受他的語氣激盪,身體怔怔、心卻在嚮往。只是,天下之大、才識之高,最怕遭人嫉或忌,他微有憂慮地望著從舟,說,

  「虞君這一席話令我心潮澎湃。只是… 對我說說無妨,在趙王面前、萬萬不可說。」

  虞從舟忖度他的隱憂、當即領悟而笑,眼神釋然而又通透,

  「從舟記下了。我對趙王信如尾生,但我亦深知君臣有別、尊卑有忌,我定當慎言。」

  魏無忌點了點頭。從舟低了眉眼,略帶靦腆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