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休息的時候,阿福下了車。

  她看到雲郁將馬系在樹上,一個人往樹林深處去,遂也跟著他屁股後頭去。跟了幾步,雲郁發現了,轉過頭好笑道:「你跟來做什麼?」

  阿福說:「你一個人做什麼去呀?」

  雲郁笑:「我撒尿去。」

  阿福有點臊皮:「那我也要撒尿去。」

  她追著他前去,牽著他手,故意笑:「不就是去撒個尿麼,我還看不得了?我又不是沒見過。」

  雲郁笑:「悅兒呢?」

  阿福說:「他睡著了呢。」

  雲郁正經是去撒尿,找了個無人的樹後,隨便解決了。阿福也內急得慌,雲郁幫她把著風,沒羞沒臊地蹲在草叢裡解決。完了,隨手抓一把地上的雪搓了搓手。其他人也都各自小解去了,還未歸整,雲郁遂也不急著回去。兩人在僻靜處坐著,手拉手說話。

  阿福問:「咱們現在去哪?」

  雲郁回答道:「晉陽城外,有個山莊,那個主人是個商人。往南北販賣香料、茶葉、絲綢和瓷器。我這幾個月,一直呆在那。幫阿圖辦一些事情,順便打聽你的消息。」

  阿福道:「他讓你幫他辦什麼事?」

  雲郁道:「也沒有什麼,就是交辦一些東西。有個清單,交給那位老闆了,讓他去籌集,回頭再運到北邊去。」

  阿福道:「那。東西籌集全了嗎?」

  雲郁說:「快了。」

  阿福拿拳頭捶他:「原來你早就到了晉陽,你也不早告訴我,害我一直擔心。」

  雲郁說:「我本想著,自己來找你,可又害怕自己勢單力孤。我怕你在晉陽有個三長兩短。我一個人,就算是找到你,也沒法救你,沒法帶你走。所以只好答應阿圖。他派人跟我隨行,用商人的身份做掩護。我才能在晉陽城外,打聽你的消息。這兩個月我一直就在城外,因為不敢暴露身份,所以一直沒敢找你。得知你離開了晉陽,才去半路上等你,差點錯過了。還好,總算是找到了你。」

  阿福抱著他的胳膊,歪了頭,靠在他肩膀上。

  「那咱們現在還回晉陽去嗎?你不怕再遇見賀蘭麟。」

  她抬頭望著他。

  雲郁道:「他現在自顧不暇,沒什麼可懼的。我那侄子死了,我當然要回去,看看賀蘭麟怎麼替他料理後事。」

  阿福感覺他語意有些奇怪。

  她想起他給陸元君的信。

  「你給我嫂嫂,讓他帶去給韓氏的信,裡面寫的是什麼?」

  「那信,是你寫給韓氏的嗎?韓氏見了信,豈不是知道你還活著?他們會不會有什麼打算?你不是不想讓人知道你的行蹤嗎?」

  雲郁道:「那封信,內容不是我寫的。」

  阿福驚訝:「那是誰?」

  「自然是阿圖。」

  「阿圖寫信,讓韓贏收留我嫂嫂和侄兒們?」

  阿福覺得有點意外了。

  她一直以為那信是雲郁所寫。

  因為韓贏忠於雲郁,所以雲郁寫信請求韓贏收留陸元君,韓贏應該會聽。

  可是阿圖?

  阿杜驚訝道:「阿圖跟韓贏應該不認識,更談不上什麼交情吧?他為什麼給韓贏寫信?韓贏怎麼會聽他的話?」

  雲郁道:「韓烈跟賀蘭麟,已經貌合神離。而今天子又駕崩,韓烈是必定會背叛賀蘭麟的了。讓他跟韓贏結盟,一塊對付賀蘭麟,豈不是好事?我看韓烈而今也無路可走了,幫他指一條路。韓氏家大業大,韓贏師出有名,論打仗,論心眼兒,卻不是賀蘭麟的對手。韓烈跟賀蘭麟知根知底,他有本事能對付賀蘭麟,但他是賀蘭逢春的舊部,師出無名,且無家族依仗,勢單力薄。他不敢跟賀蘭氏一族的人翻臉。他們二韓若是能聯手,對付賀蘭麟,當有勝算。」

  阿福道:「所以,這是你給阿圖出的主意?那封信,你來之前,就已經寫好了?你這次南來,不單單是為了替阿圖交辦什麼貨物,而是為了徹底挑撥我阿兄跟賀蘭麟的關係,促成他跟韓贏的合作,好讓他們聯手去對付賀蘭麟?」

  雲郁道:「這算是目的之一吧。」

  阿福有些懊喪。

  她只是沒想到,雲郁還會摻和這種事。

  不過這好像也避免不了。畢竟阿圖也是個雄心勃勃的人。他跟阿圖在一塊,免不了還要再和這些人打交道。

  雲郁握著她的手,扭頭看她:「你不高興嗎?」

  阿福也說不上不高興。

  「也說不上挑撥。」

  雲郁道:「韓烈跟賀蘭麟,早就不和了。他本就打算離開晉陽,另投靠山。我只是幫他一把。而今天下最好的靠山,就是冀州韓氏。」

  阿福道:「你這麼看好冀州韓氏嗎?可是他們當初,並沒能打敗賀蘭麟。」

  雲郁道:「韓氏雖然眼下勢力有限,可外有忠君之名,能得人心。而且家族根基深厚,在渤海一帶,綿延上百年了。你別忘了,他們雖沒能打敗賀蘭麟,但賀蘭麟也消滅不了他們。這才是重點。一方勢力要想發展壯大,僅靠一兩個人的力量,是不能成事的,需要背靠龐大的家族。當初賀蘭逢春為什麼能呼風喚雨,舉足輕重?無非就是因為他在朝中,有個精明能幹的賀蘭韜光替他控制群臣,左右朝政。又有賀蘭樂律,賀蘭澄明兩個親侄子替他坐鎮河北長安,安定四方。手底下還有賀蘭麟這樣能幹的武將。賀蘭氏的能人武將數不勝數,賀蘭氏家族的力量控制了魏國的大半個江山,賀蘭逢春作為賀蘭氏的首領,自然就是跺跺腳,整個帝國便地動山搖一般的存在了。而雲氏之所以沒落,受制於人,說到底,也無非就是因為雲氏皇族之中勢力稍強的封王,或稍有能力的宗室大臣,都已經死在了皇室內鬥中。長年累月,自相殘殺。自宣武皇帝,到孫太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宗室揮刀,將宗室皇族殺的所剩無幾。高祖皇帝六個兄弟,包括我父親在內,四個被宣武皇帝所殺。而宣武皇帝七個兄弟,有六個因捲入宮廷爭鬥被殺。孫太后曾兩次垂簾聽政,又兩次被廢。孝昌年間宗室近屬和宗室疏屬輪流掌權,每一次權力替換,都是鮮血換來的。這麼大的政治變動,當權者翻來覆去,宗室諸王,幾乎都被卷進去了,七成的宗室成員死於非命。若非宗室死傷殆盡,雲氏的天下,怎麼會輪得到賀蘭逢春一個外人來指手畫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