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人索要無度,朝廷明明已經給了很多錢財,他們本來也是答應退兵的,可是杜敬業那奸臣,他為了向金人討好,向金人泄密,將官家曾經儲備錢財,以備不時之需的地窖供了出來。」

  那地窖阮阮知曉,這是國朝除了國.庫外,另備的金庫,今上曾經帶她去過一次。

  他曾笑言:「阮阮,這是國朝的命脈,若是哪天動用了這裡的錢財,也就說明要亡國了,那時我也不在了。」

  一語成讖。

  「金人來信,很是惱怒,指責太后心不誠。」明皇后深深嘆息,道:「今日我出宮,就是為了勸說我父親,請他趕緊離開這裡,雖然不應該,但為了君實,就算隱姓埋名,忍辱吞聲,也要活下去……」

  明皇后說罷,一把抓住阮阮的手,「太后她瘋了,她為了討好金人,將宮裡的古玩,書籍,甚至是祭天用的禮器,都要送給金人。而且,她還列了名單,那名單上有樂工、醫官、翰林院畫師,甚至……甚至楊福佳,李長袖,花奴,心兒……她統統要將她們送給金人……」

  樓下慘叫聲漸漸低了下去,曹不休站在人群中間,握緊了拳頭,他緩緩彎身,對拉著他衣裾的學士說了聲:「放心。」

  學士眼角沁淚,無力鬆手。

  曹不休慢慢幫他合上了眼睛,觸手全是腥紅。

  阮阮心頭,堵得說不出話來。

  「我對她來說,就只是君實的母親,若不是因為君實,怕是我也會在她的名單上……」明皇后慘笑,「我雖是她推薦給官家的,可是生君實那日,她選擇保孩子,不保大人,不就說明我在她心中的位置了麼……」

  有些話,一旦挑明,便連朦朧美都保持不了。

  可就在這殘酷世事擺在面前時,阮阮無比惆悵,想起了今上。

  世人都說他壞極了,可是那日在君實與明皇后之間,他選擇了明皇后。

  今上與太后,兩宮失和,這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所有人都指責今上無禮,不敬生母。可那日,太后火燒福德殿,他卻是拼了命地往福德殿跑。

  太后問:「官家救我,是不是怕天下人的指責,說你逼死自己的母后?」

  今上反問太后,「母后既知道自己言行,會給兒子帶來什麼,為什麼還要這樣做?」

  太后不語,阮阮卻聽到今上在轉身後,極低地說了一句,「如果您也不在了,我便真的是孤家寡人了……我身上留著您的血啊……」

  可惜,他的話,太后並沒有聽到。

  原來,兩宮相爭,今上看著強勢,其實他早就輸了,畢竟誰先心軟,誰就落了下風。

  作為兒子,他第一個感知到了母親隱藏的心思,他曾試著改變,試著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做一個明君,壓制住自己的母親,他也曾通宵達旦批閱奏章,也曾夜招重臣商討國.事。

  可是,他失敗了,他發現自己終究不是一個強者。

  重壓之下,他崩潰了。

  他糾結,痛苦,並在這種情緒里越陷越深,最終不能自拔,只能自暴自棄。

  「阮阮。」明皇后突然握住阮阮的手,隨後在袖下將自己腕上的玉鐲除了下來,給阮阮戴上。

  阮阮大驚,向她推辭,卻聽她說道:「幫我救韓玦和君實,我曾利用過韓玦,是我對不起他,我知道他的心思,他自幼在宮中長大,最希望的就是出宮,而把君實交給他撫養,我是放心的。」

  阮阮於心驚膽戰中,又聽她說道:「從明日起,太后會將地窖里的黃金八萬兩,白銀一百四十萬兩,並衣緞五萬匹,分四日送去給金人,到時宮中必定忙亂無比,這是將君實和韓玦送出宮的最好的機會。」

  第83章 面具

  風吹滿城, 雨打衣袍。

  一輛輛馬車緩緩徐行,從福德殿門前出發,一路往那扇曾經為今上夜開過無數次的宮門而去,最終將福德殿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雖經過重新修葺, 但越是濃墨重彩, 福德殿被火燒的痕跡便益發突顯了出來。

  木門的里子已經鬆動, 又被搬運錢財的內侍無意撞了一下,木門便受不住了, 歪歪扭扭, 倒了下來。

  但是,大家都太忙了,誰都顧不上去扶它起來,畢竟只有保命的銀子送出去, 猖獗的金人才不會進宮搜刮。

  曾經有多奢華, 如今便有多惜命, 所以能活著就好,還要什麼體面?

  運送金銀,錦帛的馬車, 連著忙碌了三日, 待到第四日的時候, 已經是精疲力盡,就連走了好多趟的官道,都呈現出了兩道清晰的磨痕。

  熱血激昂的學子,因著白礬樓下官兵割舌,一個個義憤填膺,拍案而起,頓時掀起了學子抗議風波, 與民間的起義遙相呼應。

  縱是有官兵驅逐,仍擋不住他們夾道唾罵的聲音,一朝學子,手無縛雞之力,逼到最後,筆桿子也不握了,只能靠口舌,企圖救國。

  如此三日,城中天翻地覆。

  金人占城的消息,一日高過一日,以致城內米價高漲,曾經今上克制的不許嬪御喜好外露,防止世人追捧,哄抬物價,失去平衡,一瞬間似乎都變成了笑談。

  沒有米糧的人,開始吃椿樹和槐樹的葉子,甚至連平日裡家養的貓狗,都變成了充飢之物。

  運送官銀的第四日,風雨更勝平日,狂風呼嘯平地而起,捲起白雪無數,迷住了人的眼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