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倘若某個國家能出一兩個能人、有三兩件軼事,興許還能勾起一部分人的記憶,可大多數國家沒了就是沒了,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它們曾經存在過。

  如果他真的能做到扶蘇所說的那種程度,那麼千百年後仍會有人記得韓非的「韓」乃是一個國家,雖然它敗在秦國手下,但它仍舊是一個曾經輝煌過的國家,出過許多能人名士。

  這未必不是另一種傳延。

  這種傳延甚至比占有千萬頃土地要長久。

  扶蘇走後,韓非拿起了那兩冊《馬吊夜話》,當然,扶蘇給名字稍微修飾了一下,改成正兒八經的《別宮夜話》,不過內容依然是不正經的,第一本是四個不願透露姓名的亡國人士探討亡國原因,第二本則是五個不願透露姓名的亡國人士探討亡國原因,兩本書從內因討論到外因,從王室討論到朝臣,從國內討論到國外,檢討得不可謂不深刻,只差沒寫上「早知道會這樣當初我就如何如何」。

  世上沒有早知道。

  事已至此,也只能該反省反省,該樂呵樂呵,降都降了,難道還想以身殉國不成,以身殉國的時機都過了,死了也白死!

  新一年的正月,扶蘇在嬴政生辰當日正式推出銘刻有「大秦永昌」四字的新錢,規定每枚新錢為一文,外圓內方,可以輕鬆用草繩串成一串,以方便百姓買賣流通,由於新錢主要是銅合金所制,所以俗稱這種新錢為銅錢。

  往後百官的俸祿也可以由米糧布帛和半兩錢換成銅錢,想要哪種可以自由選擇。

  這個小小的錢幣改革藉由嬴政生辰推行開,沒有引起什麼不良反應,大夥領了幾串新錢回去過過癮,這黃澄澄、圓溜溜的銅錢雖然價值不高,但是新鮮方便啊,平時掏幾個隨手打賞給人也不心疼!

  正月過後,冬去春來,朝中真正的變革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唉,這兒子這麼傻可怎麼辦

  嬴政:只能我兜著了

  第127章 統一

  這次全國大考不論出身只論才學,招攬來的大多是準備一展拳腳的年輕人,平均年齡在三十歲左右。

  這批人基本已經成家,家中有妻子兒女,也有老人要奉養,相比真正的少年郎,他們考慮的更多是如何給一家老小更為優渥、更為安逸的生活,而不是時刻憂心下一頓吃什麼或者擔心自己被人抓去當壯丁。

  對於這批新面孔,朝中的文武百官內心自然是抗拒的。朝中文官大多出身貴族或者曾經給嬴政出謀劃策,現在這些人考個試就能出仕,他們心裡自然不舒坦;武將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還比不過他們動動筆桿子?

  不過不歡迎歸不歡迎,他們還是沒法拒絕新官制的推行。一來是嬴政一向說一不二,他們根本動搖不了嬴政的意志;二來是新官制推行以後他們也能更進一步,甚至可以把家中子弟都推出來,這口餌太香了,他們捨不得不咬啊!

  在這樣的氛圍下,朝中迎來了一批年輕的新面孔。

  嬴政坐在殿上,看著以五官端正為基礎標準篩選出來的一批考生,感覺這樣的掄才大典多辦幾次,天下英才約莫就盡歸大秦所有了,剩下那些愛藏在犄角旮旯就讓他們藏去,他還缺他們那麼三貓兩狗不成?

  嬴政親自「面試」了通過春試選上來的考生,非常滿意,正要讓他們到剛重新規整過的官衙報到。

  扶蘇早就在提交到少府衙門的報名表之中看到了蕭何等人,同樣非常期待嬴政的面試結果。

  很快地,他等來了名列前茅的蕭何,還等會了從漁陽郡任滿歸來的李由和陳平。

  同樣也在這天,前線又傳來兩個喜訊:一個是王賁深入遼東,拿下了燕王,還發現遼東有片開闊又肥沃的土地,將來可以遷些人過去屯田,產的糧食應該不會少;另一個是李信、蒙武渡過長江往東南而去,平定了江南之地,那也是個很適合開發的肥沃地帶。

  嬴政龍心大悅。

  春試結束當日,好消息就接踵而至,難道不是老天對他們大秦的肯定?往後他們能將輩出,能臣無數,何愁天下不太平!

  燕王和燕太子丹喜相逢之後,燕王心裡憋悶,硬生生憋出病來了,燕太子丹沒奈何,只能暫停《馬吊夜話》的創作到燕王跟前伺候。這對父子倆以前一向聚少離多,現在倒是能說說心裡話了,坐下一聊,俱是嘆氣,有時候明知道是計謀,可身在局中還是會一腳踩進去。

  踩出第一腳,想順利抽身就難了。說到底,他們父子之間終歸不能相互信任啊!

  北邊和南邊都平定完了,現在就只剩下齊國了。

  齊國如今的情況挺尷尬,因為王賁逮完燕王,又蹲到了齊國北邊,李信、蒙武等人蹲在南邊,秦國還在魏地也囤了兵,簡單來說就是除非他們往海里跳,否則他們齊國往哪走都是秦國的軍隊了!

  雖說各國百姓大多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可齊國不一樣,齊國是個文化和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他們文人很上進,個個都爭著掌權;他們的商人也很活躍,整天天南海北地做生意。

  現在門口被人堵了,他們心裡堵得慌,想想就很憋屈。可是想打出去,他們打不動!沒看到楚國趙國這些可以和秦國掰腕子的都敗了嗎?

  他們優哉游哉觀戰十幾年,沒想到秦國動作這麼快,居然一下子把東方諸國都給吞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