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勞力足、樹木多,海船做好了可以直接裝一船的東西拉回來買給周遭國家的商人,再妙不過!

  且百姓們還都聽說,這回連工部的不少人都打算過去試試,說是為了那什麼眼淚樹。工部的人從那眼淚樹裡頭提煉了一些東西,用在車輪上還不錯,十分防震,還讓段侍郎有了許多想法。不過現在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短時間內弄到大量的眼淚樹,這樣才能繼續實驗。

  毫無疑問,對面的那塊大陸就是最好的地方。為此,段侍郎甚至打算以身試險。

  趙元邑對於段侍郎這一打算頗為支持,當然也極為敬佩。有了段侍郎打頭,往後越來越多的人忍不住出海,段侍郎他們開了一個好頭。

  當然,之前那些說風涼話的是別想了。

  幾個月後,又一輪出海的船隻即將離開大魏。這次的船隊很多,除了朝廷的二十艘,還有各商賈的幾百艘。

  這些商賈此去都是帶夠了錢跟人手的,若是場地合適,他們就打算直接在當地辦船廠。反正如今往返的旅程已經熟悉了,熟悉了之後,危險也就降低了許多。巨大的利潤,足以讓這些商人們趨之若鶩。

  趙元邑又一次送了行。

  百姓們好像現在才反應過,他們這些新皇對出海一事都是分外在意,幾乎每一次朝廷的船隊出海都會親自過來相送。在百姓們看來,這些船隻出海的確可以給大魏帶來巨大的利益,可是這點似乎也不值得新皇如此上心啊。

  別說是百姓了,就連太上皇對這事兒也好奇得很。

  趙元邑在給太上皇請安的時候,便將自己的想法提了提:

  「一個國家的兵力不光只在陸地上,海上的戰鬥力也是極為重要的。若是能發展海上貿易,也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太上皇問:「這就是你的打算?」

  趙元邑坦誠:「其實我也沒有什麼打算,只是走一步算一步罷了,端看他們自己能走多遠。」

  靠著一個人的推動,哪怕大魏在海運上取得一些成就,最後也不會繼續推廣,重要的是要培養出許許多多有志於出海的接班人。

  「我也不知往後的大魏會變成什麼樣,只是如今身在其位,總得為子孫後代考慮。若有一日別的國家堅船利炮打過來,大魏也不會毫無反手之力。」

  「瞎想什麼呢?如今有誰敢來大魏撒野?要是他們敢來,必定會被火炮轟得什麼都不剩。」太上皇覺得兒子這完全就是杞人憂天。

  「萬一他們也學會了製作火炮呢?」

  「他們哪有這樣的腦子?」太上皇道。

  趙元邑追問:「可萬一呢?」

  「沒有萬一。」太上皇說得篤定。

  趙元邑也沒有再說什麼了,其實這種情況是會有的,他如今做的就是消滅這種可能性,讓他們大魏強大一點,再強大一點。

  趙元邑不一樣大魏在他手裡達到頂峰,他希望這個頂峰來最好永遠也不要到來。

  第141章 番外

  趙元邑登基的第七年後, 太皇太后過世了。

  太皇太后能活到這樣的歲數,已經算是高壽了。她這回過世也算是喜喪,無病無災, 就這麼躺在床上睡了一覺便去了。是以宮裡頭的人雖說傷心,卻也沒有那麼傷心, 畢竟太皇太后這一輩子該享受的東西都已經享受到了,尊貴了一輩子,富貴了一輩子, 身邊又不缺兒孫孝敬,認真算起來的話並沒有什麼值得哀痛的。

  趙元邑表現得挺傷心, 可是他心裡並沒有什麼感觸。

  他對太后或許有些感情, 可這感情之於他實在是太過於淡薄。說到底, 趙元邑還記著當年賢妃的事情, 總覺得賢妃做出的那些事情太后也有責任,所以才放不下這個心結。

  太皇太后去世之後, 冷宮裡也傳來了消息,道是賢妃沒了。

  這事兒傳到趙元邑耳邊的時候, 他還待著妻兒來寧壽宮用膳。

  不管他有沒有做皇帝,這陪父皇母后用膳的習慣卻都沒有丟,如今來得人又多了幾個, 葉鍾靈也跟著來了,兩個孩子也跟著來了。

  這兩個都是嫡出, 長子如今已經五歲了, 次子三歲,都生得聰明伶俐,很得太上皇與太上皇后的習慣。

  驟然聽聞賢妃過世的消息,趙元邑跟太上皇立馬懷疑地看向對方。

  太上皇覺得是趙元邑動的手, 趙元邑覺得肯定是他父皇動的手。結果認真一查才知,這事壓根對他們父子兩個沒有一點關係。

  賢妃這些年在冷宮裡過得並不好,落下了一身病根不說,每日還吃不飽穿不暖,這回被冷宮裡的那些人欺負狠了,發了一個高燒,人就燒沒了。

  趙元邑聞言也沒說什麼,對於賢妃的下場他還是滿意的,不像德美人,趙元邑總覺得死得那麼快實在是便宜了他。

  趙元邑看向他父皇:「賢太妃沒了,得葬在何處?」

  「你看著辦吧。」太上皇隨口道。

  他都已經好幾年沒有聽到賢妃的消息了,早已經把這個人給忘到了九霄雲外,還能有什麼情分可言呢?

  他不管,趙元邑也就將事情丟給葉鍾靈了。

  葉鍾靈早已經習慣給趙元邑處理這些瑣事,她這個皇后當的可稱職了,相反趙元邑這個皇上卻時常讓人詬病。無他,僅僅是因為後宮人少,加上她這個皇后也不過才三個人,且餘下兩個至今還未有身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