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越想越覺得這個可能性大一些。

  宮宴過後沒多久,趙元邑也正式搬進東宮去了。

  第127章 造建海船

  對於趙元邑來說, 住進東宮跟原來也沒有什麼不同。

  父皇倒是讓他挑了一批屬臣,不過趙元邑也知道,這些屬官父皇一早之前就已經替他看好了, 也挑了不少能用的出來。他父皇這般為他著想,趙元邑也不能不識趣兒, 便索性直接交給他父皇來擔心了。

  皇上雖然嘴上不大樂意,還批了趙元邑不懂識人。

  「你如今已經是太子了,怎麼做事還這般懶惰, 真不知道是隨了誰,當初朕做儲君的時候, 可比你要機靈勤快多了。」

  趙元邑對此只是呵呵一笑, 他父皇當年要是真的這麼勤快的話, 只怕先皇坐都坐不住了。不過他也沒揭自己父皇的短, 只道:「兒臣這不是仗著上頭有您在嗎?」

  「嘖,懶到了極點, 沒個儲君的樣子,真是拿你沒辦法。」雖然嘴上的抱怨不少, 可是皇上還是樂滋滋地幫著兒子挑了。

  趙元邑一看,他父皇挑得班子已然是最好的了,裡頭有勛貴, 有清流,也有皇親國戚, 甚至還有幾個皇商當跑手, 這些人性子又不一,有點穩重有的機靈,基本上京畿一帶年輕有為的都放在這一整套班子裡頭了。

  皇上也不是不想放幾個年紀大的進去,只是自家兒子是什麼德行皇上心裡也清楚, 縱觀朝中上下,能夠包容這臭小子那些離經叛道的念頭,能夠接受這臭小子三天兩頭的鬼主意的人,壓根沒有幾個。這太子太傅,皇上直接定了韓家大老爺,如今的御史大夫。

  原先皇上也想過直接讓韓侍郎過來當太子太傅,可是後來一想以他小舅子對這臭小子的溺愛,只怕也不會起到什麼約束的作用,所以便定下這位不苟言笑的大舅子。

  如皇上所盼,這位韓太傅也確實震住了趙元邑。

  趙元邑也不是沒見過韓家人,韓家上上下下他都見過了,以前見他這大舅的時候感覺也還行,雖然端正了些,不過對著他的時候態度也算溫和,偶爾還會給個笑臉。

  可是這回也不知是怎麼回事,韓太傅剛一見面就給他來了一個下馬威,面無表情地斥趙元邑不該叫他舅舅,該喚他太傅。

  趙元邑被弄得一愣:「不叫舅舅叫什麼?」

  要是早些年,他這大舅舅這麼說的話,趙元邑肯定以為韓家人不想跟他打交道,沒把他放在眼裡了。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他也早就知道韓家人已經把他當成是母后的親生子了。所以他在聽到這句話之後,趙元邑除了錯愕還是錯愕,竟沒有一點不滿。

  韓太傅摸了摸短須:「自然是該叫太傅的。」

  趙元邑立馬便反應了過來,這應當是他父皇提前說了什麼,這才讓他大舅舅有了如此態度。趙元邑立馬換了個正形:「請太傅安。」

  韓太傅這才滿意了些,不過面上還是繃著:「殿下身為儲君,言行舉止斷不能再出錯,便是碰到親人也必須以禮相待,如此方才不會被言官彈劾,殿下可記住了?」

  「記住了。」趙元邑輕鬆道。

  不就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嗎,說起來這種事情他可是熟練得很呢。只是這些年沒必要做的表里不一,他才漸漸的放開了,如今不過是把這些本事重拾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韓太傅不想一句話趙元邑就想歪成了這樣。當下他還十分滿意,覺得聖上之前未免太誇大其詞了,殿下這哪裡頑劣了,分明很聽話啊。

  就這般,趙元邑的東宮屬官便集全了。

  趙元邑對他們吩咐的頭一件事兒,便是讓他們下去搜集一些可以造海船的人,搜集常年出海,並對於大魏附近海或者外頭的海域極其熟悉之人。

  這吩咐下來之後,趙元邑的屬官們還聚在一塊兒商量了一番。

  因趙元邑並沒有說為什麼讓他們找,所以這些人都挺好奇的。只是聊著聊著,韓五郎便打斷了他們的話:

  「不外乎就是出海了,至於去哪個地方,等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理國公世子看了他一眼:「難道你就一點不好奇?」

  「好奇多了,會倒霉的。」韓五郎呵呵一笑。他對趙元邑做的所有事情從來都是一點都不好奇,因為他知道好奇的下場是什麼。這些人如今這麼天真單純,也是一種幸福。

  畢竟,太子這些年的手段都溫和了不少。

  去年才任職的探花郎譚編修聽此,也改了態度:「既然韓大人都已經說了,那咱們也不必再猜來猜去,老老實實把殿下吩咐的事情做好就成了,殿下還是頭一次吩咐我們做事,動作務必得快一些。」

  理國公世子:「我倒是也想快一點,只是這事情如何能快?殿下找的那些人都不是尋常人遇見的,只在京城這邊找肯定是不成的,南邊也得找一圈。」

  韓五郎看了譚編修與另一位江南來的大人。

  那兩人知道他的意思,便道:「那江南那邊便交給我們了,今兒回去我就寫信回去,讓好友幫忙打聽一二。」

  餘下各人也都各自應承了。

  這群屬官也不都是出自京城,有出身富貴的,也有出身貧寒的,不過能被皇上看重繼而選到了太子跟前,肯定都有過人的人脈。

  將事情安排下去之後,趙元邑便沒再召見這些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