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兩位正主下場,也是早晚的事兒。

  李福在門外聽了一會兒牆角,聽得心滿意足了這才準備回去給趙元邑學舌。

  他這拿腔作調的模樣,倒是把那兩個小宮女的神態學得活靈活現。

  趙元邑看了一出熱鬧,高興了一陣也就沒有再管那邊的事兒了。左右德妃還有的活,之前的帳也有的是時間算。

  這回回宮之後,趙元邑便要住進東宮去了。

  本來皇后也不想讓他這麼快過去的,只是朝中已經有大臣提議了,催著太子住進東宮去,還催著太子擇良娣側妃之類。後者皇后沒管,覺得這件事情先不必著急,只是前者卻得上些心。

  回未央宮之後,皇后便語重心長地跟趙元邑說起了這件事:

  「……你年紀也大了,那些大臣們替你著急也是應該的,不如趁著這機會搬去東宮裡頭,往後也免得與宮裡的宮妃碰頭了。」這批新進宮的小妃嬪年紀實在是不大,皇后總得為了自己兒子的名聲著想。

  趙元邑也沒反駁:「那等我搬去東宮之後,晚上還來母后這裡用膳。」

  皇后笑道:「你要是願意兩頭跑,那也沒什麼。」

  「我就喜歡在母后這兒吃飯。」趙元邑道。

  不管怎麼說,搬去東宮已經是定好的事兒了。

  翌日一早,皇后便派人去將東宮收拾打掃了一番。

  彼時,趙元邑還在前頭參加接風宴。

  第126章 甩鍋皇帝

  這回接風宴辦的極為熱鬧, 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被請了過來。

  趙元邑這次出征雖說壓根沒上戰場,一直被壓在後方,可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功勞。若沒有火炮, 他們大魏又怎麼可能會贏得這麼順利?甚至不僅在花剌子模立了威,也讓周圍一眾小國都對大魏畏懼起來, 本來還有些小動作如今卻是屁都不敢放一個了。

  皇上私底下罵兒子的時候那可是一點都沒留情面,可是如今吹的時候,卻也是絲毫沒有含糊。

  好在諸位大臣已經知道皇上是什麼德行了, 所以在皇上炫耀太子的時候也都沒有跟他唱反調,皇上說什麼那就是什麼, 哄的本來就高興的皇上更加驕傲了。

  沒錯, 他兒子就是這麼出眾!

  趙元邑應酬也多, 光是六部裡頭的人就有不少想要跟他套關係。

  皇上對這種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反正太子遲早是要有自己的一套班子的,皇上也不管趙元邑選什麼人, 反正他兒子又不傻,誰好誰歹肯定看得清清楚楚。

  事實上, 在這些朝臣發現太子也不是什麼人都搭理之後,便漸漸地反應過來了。

  只有一些還看不懂眼色或者不想看懂的的依舊往上撲,可那些人沒多久便也被趙元邑的冷臉給逼的退回來了。也直到這時候他們才意識到, 原來太子也並不是他們想像中的那麼好糊弄。

  因為趙元邑人小,雖然這幾年來也確實給他弄出了一些東西來, 可總有不少人覺得他只是腦袋瓜子比較聰明, 於人情世故上面並不成熟,所以這回找趙元邑套關係的人才那麼多。

  他們無非就是仗著聖上不管,仗著趙元邑年紀小,所以才湊上去碰碰運氣。等他們被撅回來之後他們才明白, 說不定太子早就看出了他們的打算了,並且壓根不想搭理他們。

  沮喪是肯定的。

  另外兩個皇子眼看著已經沒有指望了,往後他們也就只能討好太子了,可偏偏太子壓根就不吃他們這一套,這可叫他們怎麼是好?

  皇上坐在高位上眼瞧著底下的情況,看到兒子的表現之後又忍不住點了點頭,與有榮焉。

  聰明又識人,果然不愧是他教出來的,真是跟他年輕的時候一模一樣。

  太子這是隨了他啊。

  趙元邑可沒想到他父皇會這麼臭屁,他在席間應酬了一段時間,便走到了工部這一邊了。

  李尚書看到太子過來,頗為自得,立馬抬著下巴,對著程尚書送了一個輕蔑的眼神。

  「李尚書。」趙元邑笑著同他個點了點頭,當做是打招呼了,「近來工部可好?」

  「好,多虧的殿下惦記了。殿下一出門就是大半年,工部上下都盼著您回來呢。」李尚書說完,又問道,「對了,微臣聽說,太子殿下從花剌子模弄來了不少工匠?」

  趙元邑點頭:「確實帶來了一些,胡人的工匠手藝精湛,與咱們這邊的手藝人很不同,我帶了一些,往後也準備送入工部的。」

  李尚書聽著覺得正好。殿下把這些人送到工部來,是惦記著他們工部了。他也沒有因為胡人戰敗就瞧不起胡人,人各有長這些人能被殿下送過來,就說他們肯定是有一技之長的,他們工部的人見了,說不定還能學上一手:「微臣定讓工部這些人安排妥當。」

  趙元邑說完,又看了旁邊的段侍郎一眼,笑道:「前陣子我回程的時候,還去看了一眼那邊的礦山。」

  段侍郎一下子就想歪了:「莫不是那些胡人對挖礦不滿,想要作亂?」

  趙元邑搖了搖頭:「他們如今已經成了俘虜了,手上也沒有什麼兵器,哪裡還敢作亂呢?是我去了那裡之後發現哪些人動作實在是太慢了,即便人數眾多,可是有些事情並不是光靠著人力就能做出效果的。」

  段侍郎與李尚書聽得迷迷糊糊,都不知道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那依殿下想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