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渾不在意道:「朕還能叫十七受了委屈不成?且等等看,或者待往後水泥的用處使上來了後朕就下旨立十七為儲君。」

  皇后點了點頭。

  曾幾何時,這皇后也曾在太后跟后妃跟前說過不會怎麼扶持趙元邑,能不能得儲君的位子還得要看他的天分如何,強捧是捧不出來什麼好結果的。不僅是皇后,就是皇上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有這樣的念頭,在十七被記作嫡子的那會兒皇上還能穩坐在側,靜靜地看著老三老四對於十七這個嫡子的試探呢。

  可如今,在這日復一日的陪伴當中,兩個人的心都不約而同的偏向了趙元邑身上,也不知何時,立趙元邑被儲君便成了這帝後二人的共識。雖沒有對朝臣說,可彼此之間卻心照不宣。尤其是這兩年,皇上和皇后明里暗裡做出了不少事情不過就是為了給趙元邑鋪路,讓他往後在儲君的位置上能坐得更穩當一些。

  趙元邑是他們放在心裡的寶貝兒子,剩下那幾個不省心的便可有可無了,且因為趙元曄兩人這幾年動作不斷,皇上也煩了。他許諾道:「待朕立十七為太子之後,若老三他們再敢耍什麼花招,朕絕不會輕饒了他們。」

  還有德妃,這也是個刺頭,可惜這兩年皇上一直沒有找到德妃的把柄,如若不然也不會讓她過得這般舒坦。德妃雖是女眷,可是做事兒卻細緻得很輕易不會給人留下把柄。不過,這兩天皇上心裡總是有種感覺,好像總覺得德妃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鬧出一樁大事兒來。這感覺沒來由的,可皇上卻對此深信不疑。為此,皇上還可以多拍了兩個人去德妃跟前,緊緊地盯著她,一有異動立馬上報。

  皇上是真覺德妃會鬧出事來。

  趙元邑那邊,待他去了未央宮,少不得又是一場熱鬧。太后還讓人叫來了趙元齊跟趙元壬兄弟倆。他們倆長趙元邑兩歲,上回太后還聽皇上說,今年年底待他們成親便要將他們趕出宮去,免得在跟前看著礙眼。太后知道皇上既然說出這樣的話那肯定是早有打算的了。

  出宮是必然的事兒了,這麼大的年紀,總不能一直賴在宮裡頭吧?可突然得知他們年底就要離開,太后心裡難免還是會捨不得的。尤其是這兩個人如今身上已經有了差事,往後便得在外頭奔波,一天到晚也見不到幾回面了,太后便想著趕在他們領職之前,好好地在瞧瞧他們。

  長樂宮裡頭熱鬧了好幾天,等趙元邑他們上了值職之後,才終於冷清了下來。

  太后一時半會兒還接受不了這樣的冷靜,平日裡總有那幾個小子在她跟前嬉笑打鬧,如今一下子說走就走了,雖說她宮裡還剩下個趙元祚,可是趙元祚這些年性子越發孤僻了,不大喜歡說話,太后也並不時常將他叫到跟前來。這相處的時間少了祖孫情分也就不一樣。

  為了叫太后高興,底下的幾個宮妃少不得要把跟前的小公主們抱去供太后逗樂。那一群小公主裡頭,只康寧獨占鰲頭,最叫太后喜歡,餘下的看著雖眼熱卻也沒有什麼辦法。

  正式去工部的這日,趙元邑一大早就出了宮門去了工部。他去的時間還算早,不過工部一干人等知道十七皇子今日入職,所以底下的人早早的就過來了,生怕怠慢了趙元邑。

  等趙元邑一進工部,便有許多人上前,或是寒暄、或是恭維,裡頭還有不少是趙元邑的熟面孔。畢竟他常來工部,對於這裡頭的不少人都是認得的。

  新官上任,總免不了交接,趙元邑將自己的事兒交接好了之後,才終於安安靜靜地坐在了自己辦事兒的差房之中。趙元邑揮退了那些想要窺探奉承的人,自己坐上了侍郎的位子上,頗為新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被趙元邑揮退的人,如今也在外頭三五成群地說著話。

  有人眼尖兒,看到了一些別人沒有注意的東西:「方才十七皇子過來的時候,身後竟然還跟著貓呢。」

  到底還是個孩子,哪怕做了侍郎,也捨不得自己的愛寵。

  只是這話才起了個頭就立馬被人呵斥回去了:

  「我看你真是放肆,十七皇子也是你能編排的嗎?別說一隻貓了,就是殿下帶上十隻百隻,只要他願意,那咱們工部也得供著。」

  系統聽到有人在背後說它的閒話,遠遠地回過神,瞪了他們一眼。

  那些說閒話的立馬閉上了嘴。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竟然會覺得那貓有點不好對付的樣子。

  其實毫無疑問,工部的大多數人對趙元邑都是極為敬佩的,畢竟這位小殿下偶爾想出來的點子都足夠他們工部折騰一年半載了,如今他過來當侍郎了,那更說明他們工部要不了多久便又能有大事兒要做了!

  誰不指望做大事兒呢?整日閒著那說明他們工部沒用。不說他們,就連如今的工部尚書李大人,也是極為歡迎趙元邑過來的。等聽到底下人來報,說是已經將趙元邑安頓好了之後,李尚書整個人都輕鬆了幾分。

  他還吩咐:「往後對殿下務必恭敬一些,多捧著殿下別叫他心煩。只有殿下高興了,咱們工部才有繼續露臉的機會。」

  底下人立馬應下。

  李尚書對趙元邑來他們戶部一事頗為得意。戶部有三皇子又如何,兵部有四皇子又如何?他們工部可是又十七皇子坐鎮!能比嗎?十七皇子是誰,那可是嫡子,是受寵的嫡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