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德妃出來了,太后對她也不冷不熱的,寒暄沒有寒暄幾句,都用在敲打上面了,讓她管好娘家的人往後,若是遇到小皇子,務必禮讓幾分,不可再叫他們受委屈。

  不管上回是十四受了委屈,還是十七受了委屈,這被委屈的都是她的親孫子,太后如今對這三個都挺上心的,德妃娘家人犯了錯,跟德妃犯錯也沒有什麼差別了。

  太后甚至還說:

  「往後就別往十三他們跟前湊了,人家孩子受了委屈,見著你,難免會想起那些不愉快的事兒。」

  德妃不知道自己怎麼就叫人不愉快了,她也沒想到太后對自己的態度變得這麼差,卻也只能回道:「妾身謹記母后教誨。」

  「嘴上說的好聽,得真記下了才行。」

  德妃還不得不賠著笑臉:「母后,妾身記下了。」

  「記下就好了,行了哀家也不多留你了,你回去吧。」

  德妃強顏歡笑:「那妾身明日一早再來給母后請安。」

  「請什麼安啊,哀家不喜熱鬧,你也別過來了。真要是沒地方去就去未央宮吧,你也許久沒有給皇后請過安了,皇后念你年紀大,不忍讓你兩頭跑,可你也不能絲毫不把她放在眼裡吧?」

  德妃忽然就笑不出來了。

  多少年了,她沒有給皇后請安的事都沒有人說嘴,當初這事兒也是皇后先提出來的,可如今看著反而卻不順眼了。不知這事兒是皇后說出來的,還是太后自己想的。

  她倒是寧願是皇后在太后跟前給她上了眼藥。

  德妃也沒有辯解,只咽下了這口氣:「是,妾身明日便去拜見皇后。」

  太后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德妃俯身退下。她在長樂宮待了多久,就被噁心了多久。等到從那邊出來之後,德妃一路上都沒有說話。

  後頭的幾個宮人,看著也是一臉擔心。

  德妃心裡不舒服,太后也未必好到哪裡去,德妃走了之後,太后還在跟半夏姑姑嘀咕:

  「也不知怎麼回事,哀家現在一看到德妃那張臉就不大喜歡,以前明明不是這樣的。」

  「德妃娘娘的確做錯了事情,也不怪娘娘不喜歡了。」

  「也是。」太后一聽這話就心安理得地討厭起德妃了。

  另一頭,趙元邑讓韓五郎重金懸賞終於有了結果。

  這天他再去勤政殿,還沒進門呢,就看到韓五郎對他眨了眨眼睛。

  趙元邑立馬止住步子,跑到韓五郎跟前甜甜一笑:「表哥,怎麼啦?」

  韓五郎也笑了笑:「殿下吩咐我張貼了告示,如今總算是找到兩個合適的了。」

  本來麼,重金之下必然會有許多人趨之若鶩,可是趙元邑的要求有些怪,他要的是偏方,且越偏越好,最好是別人從來就沒有聽過的法子。

  韓五郎之前找到了了幾個人,都不合趙元邑的心意。今兒這個,韓五郎覺得應該差不多了。畢竟,那兩大夫說的法子還挺嚇人的。

  他道:「這回過來的兩個大夫,聽說對於治療痘瘡十分厲害,他們那法子也很平常人不一樣,我聽了半天,說是什麼用痘瘡的痂磨成粉,再松到鼻孔裡頭,可讓人以後都不再得痘瘡,聽著還怪嚇人的。」

  趙元邑瞬間來了精神。

  這可不就是他一直想找的人嗎?!

  第74章 當年的事

  趙元邑剛想問問清楚, 結果張望全就從裡頭出來了, 逕自走到趙元邑跟前,笑憨憨地說了一句:

  「殿下,聖上在裡頭等著您呢。」

  趙元邑沒辦法,跟韓五郎匆匆交代了兩句, 讓他一定先把那兩個大夫留住,過兩天他親自去看看他們。

  韓五郎面露疑惑。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 上回殿下他們出宮,聖上好像說的那是最後一次。這才沒過多久的功夫,殿下就又出宮心切了?

  韓五郎總覺得這回的事兒懸得很。

  趙元邑也沒有多做解釋,便進去了。

  皇上正在同兵部尚書說事兒, 也不知道提到了什麼,兩個人都是一副暢快的樣子, 見到趙元邑過來嘴角的笑意都深了許多。

  「十七來啦。」皇上現下看著兒子的眼睛就好像在放光一樣。

  趙元邑慢吞吞的走了過去,覺得心裡毛毛的,他看了邊上的工部尚書一眼很是不解:「父皇叫我來做什麼啊?」

  「好事兒。」皇上示意兵部尚書了一番。

  兵部尚書立馬解釋:「前頭傳來捷報,此次咱們派去的京師大勝胡人, 截獲胡人牛羊三萬餘只,戰車數百架。」

  趙元邑眨了眨眼睛,這確實是好消息, 可是聽起來好像跟他沒有什麼關係吧。

  兵部尚書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又道:「此戰,殿下之前想出來的馬蹄鐵功勞甚偉,前頭的不少將士上書回京, 都大力誇讚這馬蹄鐵十分有用。」

  「想當初朕決定推行馬蹄鐵的時候,還有不少朝臣反對,這些眼皮子淺的東西,哪裡知道這東西的好處呢?」皇上可不就是個記仇的嗎?丁點兒大的小事就記到了現在。且當初反對的大臣他都一一往下查了,發現不少人跟老三走得近,還有兩個跟老四走得近。

  這麼清楚明白的事兒這還用再說嗎?皇上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他們到底是誰的人。

  「十七,這回你可是立了大功了。」皇上道。

  趙元邑眼珠子一轉,覺得自己瞬間就有了藉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