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可叫一眾太醫都鬆了一口氣,總算有了些自己頭上的腦袋被保住了的欣喜了。

  觀察出趙元邑有好轉的情況,太醫們立即過來稟報皇后。

  他們在這行宮裡頭待了多久,皇后便在行宮裡頭待了多久。可他們困在這裡是別無他法,出去了就是一個死罪,皇后待在這裡卻是心甘情願,一心一意只管照顧十七皇子。這些天他們冷眼瞧著,皇后娘娘與十七皇子雖不是親生母子,可皇后娘娘做的遠要比許多親生母親還要多。

  畢竟是這樣的大病,稍微不注意可是會死人的,皇后娘娘竟然一點都不怕,每日都會去十七皇子房中替他梳洗擦身。

  眼下,院正正一臉歡喜地同皇后道:

  「娘娘,十七殿下的病想來是快好了。」

  皇后微微屏息,心裡已經跳漏了一拍,可臉上卻還沉穩如常。

  「可有十成的把握?」

  「即便沒有十成,也有九成了。要不了多久,十七皇子的燒便能退。」

  皇后心中悲喜交加,悲的是她的元錫當時怎麼就沒停過來,喜的是那膽大包天的混帳東西,果真沒事了。

  皇后壓抑著情緒,又追問道:「十七皇子這症狀,到底是因為藥好的,還是因為別的好的?」

  院正不解其意,只回道:「這是因為換了一個方子,才好的。」

  「沒有別的原因?也沒有別的異常?」

  院正搖頭:「並無異常。」

  皇后聽罷,才讓太醫下去。

  四下無人,皇后心中怒意更甚。並與異常,豈非說明那混帳自己都沒有十足的把握,也沒有別樣的機遇,卻能豁得出去,拿命跟賢妃去搏。

  便是再恨賢妃,又何至於如此呢?這麼著,還跟她說讓她不要擔心,這是何等的口氣,何等的狂妄。

  又過了兩日,趙元邑的高燒漸漸退了,身上也不似往日那般疼痛了。

  十七皇子好轉的消息,也立馬傳到了外頭。眼下京城裡頭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趙元邑,皇家得天花的皇子並不少,這樣的病得了基本上就沒了,少有人能或者回來。只是這樣的例子也不是沒有,當今聖上是一個,如今又多了一個十七皇子。

  一時間,坊間對趙元邑的議論聲也漸漸大了起來。得了痘瘡還能活下來,這無疑讓眾人對這位年僅六歲的小皇子多了許多期待。尤其是,當今聖上也是從這般過來的。

  有不少人嘴上不說,心裡卻已經悄悄地偏向趙元邑了。大難不死,足見其運道之大。

  這一眾人裡頭,要說最盼著趙元邑沒事的,便是太后跟鄭家人了,還有如今在牢里待著的賢妃。

  賢妃對趙元邑的態度幾斤扭曲。

  既盼著趙元邑趕緊死,又怕他真這般沒了,到時候連自己都會丟了性命。哪怕到現在,她跟前的鄧喜來與芍藥都接連被趕出了宮,那個如心也沒有什麼消息,賢妃也依舊想不通自己到底哪兒錯了。更想不通,如心那小賤人怎麼就臨陣倒戈,殺得她措手不及。

  如心不是她的人嗎?為何會如此呢?

  賢妃想不通,德妃卻揣著明白裝糊塗。

  得知如心已經在牢里沒了之後,德妃才交代身邊人:「記著提拔一下那丫頭的兄弟。」

  「娘娘放心吧,如心那丫頭衷心,咱們也不能叫她在地底下寒了心。」

  德妃笑了笑:「那丫頭的確不錯。」

  要不是這回打著一箭雙鵰的主意,她也不忍心就這麼舍了這丫頭。當初安插去甘露殿的人手裡頭,也就只有這麼一個丫頭合她的心意,也藏得足夠久了。剩下的,都折了進去。

  粉衣宮人道:「賢妃這回怕是打羅神仙都救不了了。」

  「她耀武揚威這麼多年,早已經把宮裡的人都得罪透了,如今誰還願意幫她?即便是太后,也礙於聖上跟皇后不便出手。」

  「聖上這回也終於冷了心腸。」

  德妃冷冷一笑:「你當聖上真把她看成是什麼玩意兒了嗎?不過就是閒來無趣逗逗樂子的東西,還真以為有幾分情分在?聖上從來就不是一個會談情說愛之人。」

  跟聖上講情分,最後只能是死路一條。

  其實,德妃這般不滿賢妃,也並非只是因為賢妃性子不好,而是因為一樁陳年往事。

  當初她身懷幼子時,便從如心那裡得知賢妃起了借刀殺人的心思,想接著她的手收拾了陳美人。賢妃打的一個好算盤,想先謀害她的孩子,然後嫁禍給陳美人。

  起初德妃聞此,既驚且怒,可後來太醫診治,說她這一胎是死胎,德妃便也將計就計了。

  畢竟陳美人懷有身孕,瞧著也不像是個安分的,不如趁機除掉得好。就這般,在賢妃與德妃的設計之下,陳美人去了冷宮,德妃成了這一樁公案裡頭唯一的苦主。聖上因此,格外疼她的三皇子。

  只是德妃雖狠心舍了自己腹中幼子,卻也記恨上了賢妃,她要不要這個孩子是她的事兒,賢妃膽敢謀害她的孩兒,這個債德妃是一定要討回來的。

  這些年,德妃明里暗裡還賢妃使了不少絆子,只可惜賢妃有太后護著,德妃一直不得手。直到這回總算是讓她報了仇。

  只是這事,德妃一直瞞著趙元曄。她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沒必要讓兒子來跟著她一塊兒擔驚受怕。

  「只可惜這回沒能順勢除了十七。」德妃蹙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