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怎麼都沒想到皇后竟然有這樣的心思。可是仔細想卻又覺得是在情理之中。皇后已經許久沒有養過孩子了,未央宮裡常年陰氣森森的,便是她這個老人家都不愛去,該是時候添個孩子進去了。

  怪只怪皇后之前表現的太淡定,讓太后壓根沒有往這方面想。如今仔細一琢磨,才覺得這事兒興許早就已經有苗頭了,只是她們一直都沒有發現。可是……這放在身邊教養,跟記在名下教養,差別可就大了去了,太后不免要試探:

  「那之後呢,可要將十七記在你名下呢?」

  容妃與德妃不由自主地繃緊了神色。比起太后,她們更想知道皇后的意思。

  皇后卻笑了笑,沒把話說死:「如今只是起了要把十七放在身邊教養的念頭,至於別的,現在說起來還為時過早。」

  太后心裡一哂,這說了等於沒說:「你這念頭是之前就有的,還是如今突發奇想的?」

  「這幾日才起的。看那孩子確實懂事,又是個安安靜靜的性子,便覺得留在跟前也不錯了。」

  太后對這話倒是同意:「小十七確實是個乖巧懂事兒。」

  德妃看著,似乎太后也不大排斥這件事,看著還有些替趙元邑撐腰的意思,這可急壞了德妃。

  這事觸及到她與三皇子的利益,德妃便不得不多過問幾句了:「皇后娘娘可曾與聖上商議這事了?」

  皇后瞧了她一眼:「這就是本宮與聖上的事了。」

  言下之意,你管那麼多做什麼?

  張婕妤忍不住捂著帕子笑了一聲。她對所有位分比她高的妃嬪,都抱有天然的敵意。所以,看到德妃碰到這麼一個軟釘子,心裡正高興著呢。

  德妃仍是笑臉盈盈:「雖說這種事情妾身不該過問,可是娘娘您可是皇后,十七皇子貿然留在未央宮,又沒名沒分的,難免惹人非議。」

  「那本宮給他個名分,讓他當中宮嫡子,德妃是不是就滿意了?」

  德妃:「……」

  皇后也不慣著她,準確的說,皇后就沒慣過宮裡的任何一個人。她掃了一眼底下各懷心思的人,直接道:「十七既然住進了本宮宮裡,便不是以往那個無依無靠的小皇子,嚼口舌,搬弄是非的,最好也先掂量掂量自個兒的份量,看看自己到底有幾分能耐,別等本宮出手了才知道求饒。」

  太后當了一回和事佬:「她們都是守規矩的,萬不會胡說八道。」

  「總要把醜話說在前頭,以免那些不知輕重的犯了事。十七如今年紀小,遠比不上三皇子四皇子在前朝的份量,本宮都不知道你們有什麼好惶恐的。還是你們覺得,僅憑一個六歲小兒就能將老三老四的風頭全搶走?這是太看得起十七了,還是太看不起老三老四了?」

  德妃與容妃都感覺不大舒服,不過,皇后說得倒也對。三皇子跟四皇子都是人中龍鳳,又受聖上重用,絕不會被一個六歲小兒給比了下去。

  皇后說完,又輕扯嘴角:「本宮雖將他養在未央宮,可往後如何也要看他自己的造化。若是他自己不中用,我韓家又怎麼可能會扶持一個蠢貨?」

  太后捂著胸口……她覺得自己被針對了。

  在長樂宮說開了之後,皇后便又去了勤政殿。

  皇后很少去勤政殿,她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她一過來,皇上便知道肯定是有事了。

  果然,等聽完了皇后的來意後,皇上驚得連擬封號的事兒都擱置在一邊了:「皇后怎麼突然起了這樣的心思?」

  皇后穩穩地坐著:「未央宮終日死氣沉沉的,有個孩子在那兒,也顯得有人氣一些。」

  「那倒也是。」皇上咕噥著。

  他又想到了小十七,這幾次見面,小十七給他的印象就是乖巧聽話,順帶還有些小聰明,若是認真教養,未嘗不是另一個三皇子。

  皇上也沒反對什麼,皇后要養孩子那就養唄,反正也沒有記得名下,即便是記在名下,那也不算什麼,能不能成為太子,還得先過了他這一關。

  一個小十七,還翻不出什麼水花來。

  想好之後,皇上又道:「記得跟母后那邊通個氣兒。」

  「早上請安的時候已經說了。」

  皇上目光幽幽:「這麼說來,朕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皇后笑了笑:「妾身以為,聖上與妾身心有靈犀,必定不會反對的,所以才先安撫住了母后。聖上一貫開明,又體恤妾身,必定不會反對的,您說是不是?」

  皇上聽了,有點難為情,可又覺得這是皇后的肺腑之言,感慨良多:「還是梓潼知道朕的為人。」

  皇后笑而不語。

  事情商議好了之後,皇后本來就準備離開了。只是臨走時候,皇上卻又問了一句:「賢妃那邊如何了?」

  皇后掃了皇上一眼。

  他把善後的事情留給自己,鄭家丟給太后,自己倒是清閒的很,還在這裡給準備新入宮的姑娘們擬定封號,如今見了她過來又想起了賢妃,這可真是一往情深,情真意切了。

  皇上目光閃爍,看向了別處:「朕也不過就是隨口問一句,若是皇后不知道那就算了。」

  「賢妃極好,臉上的疤也淡了,身邊服侍的人也精心,只是太醫說她臉上的傷未好,須得飲食清淡,等過些日子養好傷一切便如往常了。她在裡頭待著挺叫人省心的,單單就是不能出門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