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元壬伸頭探腦,拍了拍趙元邑:「也不知道那賢妃在裡頭到底在說什麼,該不會是想求皇祖母放了她吧?」

  「做夢去吧。」趙元齊立馬回了一句,「這可是皇祖母親自定下來的懲罰,怎麼可能被她幾下一求,就直接免了。要真是這樣的話,那下回我就不來看皇祖母了。」

  邊上聽到這些話的長樂宮宮女們,臉色都有些微妙。

  只怕……太后娘娘還盼著他們不來呢。

  且說賢妃幾人那頭,送走了趙元邑,半夏姑姑才終於正眼看了賢妃一眼。半夏姑姑同太后同進退,對賢妃自然是不同的,比起宮裡的其他妃嬪,半夏姑姑對賢妃的期待總是更高些,就像太后一樣。可期待越多,失望也越大。

  「太后娘娘已經在裡頭等著了,聽說了您過來,便派奴婢前來迎接。沒成想,竟在門口碰到了。」

  賢妃訕笑:「姑母她老人家費心了。」

  半夏姑姑一面引著賢妃往裡頭走,聽了這話一面又道:「太后娘娘確實費心。」

  賢妃一噎,滿肚子裡的話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她此時越發篤定,那小畜生肯定在姑母前面污衊自己了。如若不然,這位姑姑絕不會對自己如此。

  賢妃心裡委屈,一進內殿見了太后,豆大的淚珠便先下來了。

  太后看得一愣:「多大的人了,怎麼還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

  「姑母,我這不也是忍不住了嗎。你不知道這些天我過的是什麼日子,如今滿宮裡都在看我的笑話。」雖然有太后壓著,元祚辱罵趙元邑一事壓根沒有什麼人知道,可是她們母子兩人的懲罰卻是實打實的,並不妨礙別人笑話他們。

  太后嘆了一口氣,順帶給賢妃擦了擦眼淚:「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賢妃哭得一愣,姑母這話是什麼意思?這是在,怪她嗎?

  太后開始教訓道:「你也是,這麼多年了還放不下那件事兒。十七那孩子的生母本就是咱們鄭家出來的,即便她生了孩子,即便她做了那麼多的錯事,可那也不過就是咱們鄭家的奴婢,你又何苦對她耿耿於懷,以至於遷怒到小十七頭上呢?」

  當初賢妃進宮,不論是鄭家還是太后,都是滿懷希望。皇后失了子嗣,只要賢妃有了身孕,這孩子來日便極有可能位登大寶。可問題是,賢妃十六歲進宮,寵冠六宮,卻好幾年都沒有消息。鄭家人著急,想了什麼法子都不起作用,民間宮裡的各種偏方也試了,依舊沒用。沒辦法,鄭家這才急哄哄地從挑了一個貌美的奴婢,送進甘露殿,打算借腹生子。這貌美的婢女,便是陳美人。

  可彼時賢妃與皇上感情正濃,如何願意將聖上分出去?

  可那陳美人,長得也確實惹人疼,皇上在賢妃那兒看了兩次之後,還真的上心了。賢妃存著試探的心思,半真半假地故意問聖上要不要收了陳美人,結果皇上竟然直接答應了。

  就因為這事兒,賢妃徹底恨上了陳美人。

  後來陳美人受寵,三個月便有了身孕,外界聽聞此事,更是對賢妃多有非議,以為她是有什麼不孕之症。可事兒剛好就那麼巧,陳美人胎相才坐穩,這邊賢妃又傳出了有孕的消息。只是這麼一來,旁人又難免有了些說法,道賢妃這一胎是陳美人帶來的。若無陳美人,賢妃是斷然不能開懷的。這麼著,又惹得賢妃對陳美人越發忌憚憎惡了起來。

  再之後,陳美人與德妃生了嫌隙,設計謀害了德妃的幼子。事發之後被人查了出來,真相擺在眼前,皇上也不得不直接將陳美人打入了冷宮。這裡頭的事兒,畢竟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了,太后也只記得一個大概。

  「那陳美人的確有錯,可她人都已經沒了,人死如燈滅,你還能跟個死人計較什麼?」

  賢妃都忘了哭了,滿臉地難以置信:「姑母,你前陣子還說陳美人實在可恨,萬不能原諒。」

  「哀家有說這樣的話?」太后不信,「只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陳美人如今人都不在了,只留下了小十七。他無依無靠的,往後的前程如何,還不都是你這個養母說了算?你又何必因為那些前塵往事動怒於他呢?仔細養著,回頭也能給元祚當左膀右臂啊。」

  這麼簡單的道理,太后就不明白賢妃為何不懂了。難不成真像皇上說的那樣,十八的腦子是隨了賢妃?她們鄭家的女子,哪個不是聰慧至極,怎麼到了賢妃這兒,就不一樣了呢?

  賢妃笑了一聲,開始懷疑起來,不是懷疑自己,而是懷疑太后。

  這還是她認識的姑母嗎?怎麼才過了這麼一段時間,她的姑母就變了呢?賢妃站了起來,與太后拉開距離:「姑母,是不是那趙元邑在你面前抹黑我了?」

  芍藥急得恨不得直接上去捂住賢妃的嘴。

  來之前不是說好要好好跟太后娘娘說的嗎?怎麼見了一說起十七皇子,便徹底失態了呢?

  太后也被賢妃這質問一般的語氣給激怒了:「你瞎說什麼呢,人家不僅沒有抹黑你,還替你說話。你今兒派人過來傳話的時候,哀家本來還不好意思讓你出門,是他特意替你說了兩句話,哀家才同意的。你別老是把人家想得有多壞,不過是個孩子罷了,能有什麼壞心眼兒?」

  「姑母,你被他騙了?他能繞開那些小太監,在長樂宮外偶遇你,可見這人的心思有多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