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魔君夫婦(1)夫唱婦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與北海龍王敖吉有關,最早的說法是世上有四海龍王,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封神榜》里與其相符。四海龍王有四色,如:東海龍王敖光為青綠色,北海龍王敖吉為金色。北海龍後是條銀白色的龍,與北海龍王敖吉在宸寧殿誕下一對雙胞胎,是一對金邊的銀龍,一隻起名為雪宸,一隻起名為雪寧,後雪宸龍子為嘉澤王、雪寧龍子為福澤王。兩龍專管寒冷之氣,如:風、霜、雪、雨、冰。這一說法在山東山區一代還很流行,說雪宸、薛寧二龍變化成人為薛國(山東古代的一個小國)二位王子(薛宸、薛寧)能征善戰,造福百姓。雪宸、雪寧二龍體內有冰魄神珠護體,轉世為人後依然在體內,所以容貌異於常人的年輕帥氣,一點都沒有衰老的跡象,而且英武不凡。後宸寧之貌形容男子容貌毫無衰老的的跡象,長相特別年輕,英武不凡。

  建文帝敗亡前後,bai朱棣殺了很多曾為建文帝出謀劃策及不du肯迎附的文臣武將。

  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景清等,滅其族。其中方孝孺受牽連(滅十族)而死者共873人,充軍等罪者千餘人。因黃子澄受牽連的有345人。此外,眾多建文舊臣如卓敬、暴昭、練子寧、毛泰、郭任、盧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謝升、丁志方、甘霖、董鏞、陳繼之、韓永、葉福、劉端、黃觀、侯泰、茅大芳、陳迪、鐵鉉等,均滿門獲罪。

  魏國公徐輝祖因抵抗朱棣而被下獄,後釋放並削其爵位。黃觀狀元的身份被革去,故明代保持連中三元的記錄的只有商輅一人。

  也有投降而存的,如:盛庸、平安(靈壁之戰降)、何福、梅殷等。

  歸附並出力的建文舊臣封爵的也有,如:

  李景隆:仍為曹國公,增祿,世襲;

  王寧:永春侯,世襲;

  茹瑺:忠誠伯,以終本身;

  王佐:順昌伯,子孫世襲指揮使;

  陳瑄:平江伯,子孫世襲指揮使。

  下附參與靖難之役的皇親國戚在靖難之役前後對比:

  姓名身份靖難時靖難後

  惠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孫大明皇帝一說自焚,一說失蹤

  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燕王登基稱帝,開創盛世

  周王朱橚朱元璋第五子削爵,免為庶人,流放雲南,後被禁錮京城復爵,歸藩

  齊王朱榑朱元璋第七子削爵,免為庶人,圈禁京師復爵,歸藩

  代王朱桂朱元璋第十三子削爵,免為庶人復爵,歸藩

  寧王朱權朱元璋第十七子加入朱棣陣營,隨其靖難移封南昌

  岷王朱楩朱元璋第十八子削爵,免為庶人復爵,歸藩

  谷王朱橞朱元璋第十九子朱允炆陣營,獻南京城降朱棣移封長沙

  燕王世子朱高熾朱棣長子朱棣陣營,留守北平立為皇太子

  高陽郡王朱高煦朱棣次子朱棣陣營加封漢王

  郡王朱高燧朱棣三子朱棣陣營加封趙王

  駙馬都尉梅殷朱元璋女婿朱允炆陣營,任淮安總兵,戰敗被俘被朱棣授意謀害

  駙馬都尉王寧朱元璋女婿向朱棣泄密,被朱允炆囚禁釋放,加封永春侯

  駙馬都尉李堅朱元璋女婿朱允炆陣營,任左副將軍,加灤城侯,被俘病死

  駙馬都尉胡觀朱元璋女婿朱允炆陣營,戰敗被俘釋放

  慶城郡主朱元璋侄女濟南中代表朱允炆陣營到朱棣陣營議和

  長興侯耿炳文朱允炆親家朱允炆陣營,討伐朱棣,兵敗被彈劾,上吊自殺

  駙馬都尉耿璇朱允炆姐夫朱允炆陣營稱疾不出,坐罪死

  燕府儀賓袁容朱棣女婿朱棣陣營加封駙馬都尉、廣平侯

  燕府儀賓李讓朱棣女婿朱棣陣營加封駙馬都尉、富陽侯

  魏國公徐輝祖朱棣妻舅朱允炆陣營削爵,幽禁

  大都督徐增壽朱棣妻舅秘密參與朱棣陣營,被朱允炆斬殺追封武陽侯,諡忠愍,進定國公

  曹國公李景隆朱允炆表兄兵敗撤職,後獻城投降最初得到禮遇,後被撤職囚禁

  明制,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冊,祿二千

  石,婿曰駙馬都尉。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孫女曰郡君,曾孫女曰縣君,

  玄孫女曰鄉君,婿皆儀賓。郡主祿八百石,余遞減有差。郡主以下,恩禮既殺,無足書者。今依前史例,作《公主傳》,而駙馬都尉附焉。

  唐宣宗李忱是最搞笑的,其前面的多位皇帝都死于丹藥中毒讓他對道教很厭惡,曾怒殺了多位道士而「倡佛」,積極推廣佛教。但後來他也鬼使神差,依懶起了仙丹。實際上,開始服食用,李忱已發現了負作用,神躁口渴,但他還是繼續服食。到後來,中毒更厲害了,背上生了大膿瘡,《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五》記載,「上餌醫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樂藥,疽發於背。八月,疽甚,宰相及朝臣皆不得見。」李忱之死應該是活該,惟一值得**的是,李忱活了50歲,比其他三位先帝都長。

  鳳陽閣是公主的住所

  含元殿每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這裡舉行大朝賀活動

  宣政殿,大明宮第一大殿,皇帝平日朝見群臣、聽政及舉行朔望冊拜等大典的地方,也是皇帝常朝和百官辦事的行政中心

  紫宸殿,為寢區主殿,也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朝正殿,內朝時群臣在這裡朝見皇帝

  麟德殿,皇帝舉行宴會、觀看樂舞和宴請外國使節的場所

  延英殿,聽政議政的地方,殿院外設有中書省、殿中內省等中樞機構

  太極宮:

  太極殿,皇帝接見群臣,處理政務的地方

  兩儀殿,舉行「內朝「的地方

  凌煙閣,太子學

  甘露殿,皇帝在內宮讀書之處

  興慶殿,興慶宮正殿,皇帝會見大臣的地方

  勤政務本樓,凡改元、科舉、大赦等重大典禮均在此樓前廣場舉行

  花萼相輝樓,宴會娛樂活動的地方

  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及外科學發展所需其他條件尚不具備,大的外科手術逐漸減少。公元十七世紀,中國一名操浙音的佚名外科學家,作過闌尾切除術。「予家憑舂人,夜患腹痛,非藥石所能療。使臥榻上,投以麻藥,昏然若睡,切開腹壁,隨割雄雞血滴入,有形如蜈蚣昂頭出,急以刀鉗去之,以藥線縫其口,病若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