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薛令儀微微頷首:「如此, 該得尋個名醫,好生調理一番才是。」
王思寧笑道:「已經吃了許多的湯藥,只是郎中常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病還得慢慢養。」
薛令儀笑道:「如此甚好。」又問道:「你膝下孩兒可有幾個?」
王思寧面露出哀傷,嘆道:「比不得娘娘福澤深厚,竟是一無所有。」
薛令儀當下便愣住了。
王思寧又道:「好在臣婦選了一個溫厚淑美的女子,開了臉做了姨娘,眼下夫君才有了這一兒一女。」
薛令儀心中微刺,須臾後笑道:「你一向都是個溫良純善的女子,以前咱們就說過,若是他日為婦,你必然是個賢妻良母。」
王思寧微微輕嘆,便是賢妻良母又如何,夫君不喜,她百般討巧,也換不得夫君一個笑臉。
「卻不知娘娘這些年過得如何?」王思寧面露出憂傷,輕聲問道:「為何娘娘從來不同臣婦捎上一個半個的口信呢?」
薛令儀抬手輕輕扶了扶髮鬢,再抬起頭來,便是笑靨如初:「這些年我還好,當初走得匆忙,又自覺同京都的一切再無瓜葛,這才斷了來往,也不曾捎了書信回來,倒叫你難過了。」
自然是難過的,王思寧嘆道:「總不知道娘娘的下落,臣婦每每想到,都會難以入眠。」
薛令心心中感動,微笑道:「我都知道,都知道的。」
舊日的姐妹多年未見,雖心中情感依舊,可到底回不到當初的模樣。這般寡淡的說了幾句,兩個人便是各自沉默,竟是再也無話可說。
末了,薛令儀賜了些補品給王思寧,便命人將她好生送了出去。從始至終,兩人之間都沒提及過沈茂修。
出了大門,便瞧見沈茂修快步走了上前,王思寧眼光閃爍,只覺一顆心滾在了油鍋里,甚是煎熬。只是她自來多忍耐,笑了笑道:「夫君來得正好,貴妃慈愛,賞了些東西,就有勞夫君幫忙拎一下了。」說著轉過身,向送她出來的小太監福禮道:「有勞公公了。」
那小太監忙道:「夫人客氣了。」便將手裡的東西,遞給了沈茂修。
一路回去,沈茂修多次想要詢問,可瞧見了王思寧那張平淡無痕的臉,到底還是沒問出口來。這到底是他的妻室,他還沒這麼無恥。
偏偏王思寧只是裝出了這麼一副模樣,餘光里早就將他的遲疑焦灼看在了眼裡,悄悄嘆了口氣,緩聲說道:「娘娘瞧著氣色很好,雖是我問了,但娘娘也沒告訴我,這些年她去了哪裡,又為何不回來。」
聽得她過得很好,沈茂修先是鬆了一口氣,接著,卻又生出了無限心酸。自打他知道了貴妃便是她,關於貴妃的一切傳聞,便都被打聽了出來。他知道她以前嫁過人,仿佛還同先皇寵愛的那位呂大人有著說不清的關聯,這一切聽在耳里,都叫他心如刀絞。如果當初他如約而至,是不是一切都會不一樣呢?
王思寧偷偷瞥了丈夫一眼,見他神情恍惚,不覺又是心裡一痛。這麼些年了,夫君還是沒有將她放下。
空蕩的廳房裡,薛令儀看著王思寧用過,還未曾收去的茶碗,眼中慢慢沉積出一層淡淡的感傷。以前她同思寧在一處,便是無話可說,卻也不曾這麼尷尬過。到底是不一樣了,心裡微微發酸,薛令儀扶著額角,又想起了早上負氣而去的皇帝,眉頭不禁一皺,還有這一件要命的事情,該要如何處置呢?
正想著,又有宮婢前來回稟:「娘娘,永泰郡主來了。」
薛令儀眼前一亮,忙說道:「快將郡主請進來。」
永泰郡主一身騎裝,倒是一如既往的明麗動人,薛令儀瞧見她還是當初的英姿勃發,雙眸明亮的模樣,不禁笑道:「多年未見,郡主風采依舊。」
堂上女子肌膚如雪,笑意盈盈,雖模樣依舊,眉眼間卻是少了幾分往日的張狂,多了幾分沉謐,永泰郡主矮身福禮,起身笑道:「多年未見,娘娘亦是風采熠熠。」
薛令儀笑了:「瞧著郡主一身騎裝,若不然今日裡再比試一番如何?」
永泰郡主掩唇大笑:「貴妃有意,永泰安敢不從?只是不知今日的彩頭,卻又是哪樣?」
薛令儀一雙眼眸光明亮,笑道:「原是安貴妃曾簪過的一根赤金嵌翡翠牡丹雲紋玉花簪。」
永泰郡主頓時臉上一亮,抿唇笑道:「如此,貴妃先請了!」
曹凌手持馬鞭,同臣下正聊著寶馬的事情,忽聽得不遠處一陣喧喝聲,不禁看去:「那裡如何了?」
便有太監機靈答道:「回稟皇上,是貴妃下了場,同永泰郡主賽馬,正是不分上下呢!」
曹凌眼中一閃,將馬鞭在手心上磕了磕,笑道:「走,過去瞧瞧。」
那一年曹凌初次見著薛令儀,便是在一次賽馬宴上。她那時候還小,偏偏人小鬼大,臉上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驕縱模樣,瞧在人眼裡,便要生出想要暴揍她一頓的念頭。偏偏她出身不好,卻是備受趙三爺的偏愛,又偏偏趙三爺雖是未曾在朝為官,卻偏偏深受皇帝的恩寵。
曹凌遠遠看去,遠處馬背上的女子正揚鞭飛馳,銀鈴般的笑聲遠遠傳來,那聲音竟是一如往初的動聽。這般肆意的歡喜,是曹凌再未曾經歷過的。
「貴妃娘娘可真是巾幗不讓鬚眉,果然是女中豪傑啊!」
王思寧笑道:「已經吃了許多的湯藥,只是郎中常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病還得慢慢養。」
薛令儀笑道:「如此甚好。」又問道:「你膝下孩兒可有幾個?」
王思寧面露出哀傷,嘆道:「比不得娘娘福澤深厚,竟是一無所有。」
薛令儀當下便愣住了。
王思寧又道:「好在臣婦選了一個溫厚淑美的女子,開了臉做了姨娘,眼下夫君才有了這一兒一女。」
薛令儀心中微刺,須臾後笑道:「你一向都是個溫良純善的女子,以前咱們就說過,若是他日為婦,你必然是個賢妻良母。」
王思寧微微輕嘆,便是賢妻良母又如何,夫君不喜,她百般討巧,也換不得夫君一個笑臉。
「卻不知娘娘這些年過得如何?」王思寧面露出憂傷,輕聲問道:「為何娘娘從來不同臣婦捎上一個半個的口信呢?」
薛令儀抬手輕輕扶了扶髮鬢,再抬起頭來,便是笑靨如初:「這些年我還好,當初走得匆忙,又自覺同京都的一切再無瓜葛,這才斷了來往,也不曾捎了書信回來,倒叫你難過了。」
自然是難過的,王思寧嘆道:「總不知道娘娘的下落,臣婦每每想到,都會難以入眠。」
薛令心心中感動,微笑道:「我都知道,都知道的。」
舊日的姐妹多年未見,雖心中情感依舊,可到底回不到當初的模樣。這般寡淡的說了幾句,兩個人便是各自沉默,竟是再也無話可說。
末了,薛令儀賜了些補品給王思寧,便命人將她好生送了出去。從始至終,兩人之間都沒提及過沈茂修。
出了大門,便瞧見沈茂修快步走了上前,王思寧眼光閃爍,只覺一顆心滾在了油鍋里,甚是煎熬。只是她自來多忍耐,笑了笑道:「夫君來得正好,貴妃慈愛,賞了些東西,就有勞夫君幫忙拎一下了。」說著轉過身,向送她出來的小太監福禮道:「有勞公公了。」
那小太監忙道:「夫人客氣了。」便將手裡的東西,遞給了沈茂修。
一路回去,沈茂修多次想要詢問,可瞧見了王思寧那張平淡無痕的臉,到底還是沒問出口來。這到底是他的妻室,他還沒這麼無恥。
偏偏王思寧只是裝出了這麼一副模樣,餘光里早就將他的遲疑焦灼看在了眼裡,悄悄嘆了口氣,緩聲說道:「娘娘瞧著氣色很好,雖是我問了,但娘娘也沒告訴我,這些年她去了哪裡,又為何不回來。」
聽得她過得很好,沈茂修先是鬆了一口氣,接著,卻又生出了無限心酸。自打他知道了貴妃便是她,關於貴妃的一切傳聞,便都被打聽了出來。他知道她以前嫁過人,仿佛還同先皇寵愛的那位呂大人有著說不清的關聯,這一切聽在耳里,都叫他心如刀絞。如果當初他如約而至,是不是一切都會不一樣呢?
王思寧偷偷瞥了丈夫一眼,見他神情恍惚,不覺又是心裡一痛。這麼些年了,夫君還是沒有將她放下。
空蕩的廳房裡,薛令儀看著王思寧用過,還未曾收去的茶碗,眼中慢慢沉積出一層淡淡的感傷。以前她同思寧在一處,便是無話可說,卻也不曾這麼尷尬過。到底是不一樣了,心裡微微發酸,薛令儀扶著額角,又想起了早上負氣而去的皇帝,眉頭不禁一皺,還有這一件要命的事情,該要如何處置呢?
正想著,又有宮婢前來回稟:「娘娘,永泰郡主來了。」
薛令儀眼前一亮,忙說道:「快將郡主請進來。」
永泰郡主一身騎裝,倒是一如既往的明麗動人,薛令儀瞧見她還是當初的英姿勃發,雙眸明亮的模樣,不禁笑道:「多年未見,郡主風采依舊。」
堂上女子肌膚如雪,笑意盈盈,雖模樣依舊,眉眼間卻是少了幾分往日的張狂,多了幾分沉謐,永泰郡主矮身福禮,起身笑道:「多年未見,娘娘亦是風采熠熠。」
薛令儀笑了:「瞧著郡主一身騎裝,若不然今日裡再比試一番如何?」
永泰郡主掩唇大笑:「貴妃有意,永泰安敢不從?只是不知今日的彩頭,卻又是哪樣?」
薛令儀一雙眼眸光明亮,笑道:「原是安貴妃曾簪過的一根赤金嵌翡翠牡丹雲紋玉花簪。」
永泰郡主頓時臉上一亮,抿唇笑道:「如此,貴妃先請了!」
曹凌手持馬鞭,同臣下正聊著寶馬的事情,忽聽得不遠處一陣喧喝聲,不禁看去:「那裡如何了?」
便有太監機靈答道:「回稟皇上,是貴妃下了場,同永泰郡主賽馬,正是不分上下呢!」
曹凌眼中一閃,將馬鞭在手心上磕了磕,笑道:「走,過去瞧瞧。」
那一年曹凌初次見著薛令儀,便是在一次賽馬宴上。她那時候還小,偏偏人小鬼大,臉上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驕縱模樣,瞧在人眼裡,便要生出想要暴揍她一頓的念頭。偏偏她出身不好,卻是備受趙三爺的偏愛,又偏偏趙三爺雖是未曾在朝為官,卻偏偏深受皇帝的恩寵。
曹凌遠遠看去,遠處馬背上的女子正揚鞭飛馳,銀鈴般的笑聲遠遠傳來,那聲音竟是一如往初的動聽。這般肆意的歡喜,是曹凌再未曾經歷過的。
「貴妃娘娘可真是巾幗不讓鬚眉,果然是女中豪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