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看不懂!哎,反正是達官貴人的事,看不懂就算了,這故事早都寫好了,後來二人同列朝堂,殫精竭慮為國,夫婦恩愛,一世白首不離。這傳奇在坊間很快由人登台演繹了起來,真真假假已經無人在意了,但凡看過它的人,都信了這個故事的結局。
在這一眾看客之中,有一個特殊的人。
晏准第一次聽說坊間多了這麼個故事之時,並未太在意。晏准身邊的小廝是個聒噪的,唾沫星子橫飛地介紹著這傳奇有多好看,說到後來,小廝見晏相手裡的書卷有了小幅度的傾斜,似乎就要脫手,機靈的小廝立即心領神會:「這傳奇話本寫得真叫一個好看呀,大人和夫人琴瑟和鳴,一同為民請命,為國家出力,給百姓謀福祉,比翼雙飛,兒孫滿堂……」
說著說著,小廝的四字詞語已經枯竭了,說到口乾舌燥、說無可說了,他停一下,見晏相大人的思緒好像已經有了遠去的跡象,正不知在思量著什麼。
他立刻反應過來,「大人,小的還偷偷拿了一個底本過來。」
晏准倏然回神。
小廝已經毛手毛腳地將那故事底本送到了晏准面前,晏准瞥了一眼,題目正是《宰相風月俗談之花前清歌記》,他的眼角抽了抽。
小廝將故事書稿翻開,晏准隨意一瞥,登時眉頭已不能更緊皺了。
寫的是什麼淫詞艷曲!
肚兜、酥香、雪兔……不必細看就知道。
晏准少時讀書養氣,一身凜正,從不看邪門歪道的淫奇之書,同窗有好避火圖和這些書冊的,常常課後便將一圈後腦勺攢在一起爭相傳閱。有人就傳到晏准這裡來,晏准當下便用孔孟之道義正言辭拒絕,那些人以為沒趣,「切」一聲便各自散去。隔日,晏准便從自己的書桌底下,不慎搜出了一本從未見過的書。
一翻開,便是那些東西。
少年的眼睛登時因為怒火要瞪出血來了,那群做了壞事的少年們就圍觀著晏准捧腹大笑。
那笑聲晏准至今還記得。
這書一下燙了眼睛,晏准將他用力揮開,叱道:「什麼東西也拿來污眼睛!放肆!」
小廝登時嚇得魂飛魄散,忙把書顫巍巍收了,抬手扔進了火缽里,人便屁股尿流跑走了。
那火舌輕輕舔吻上來,將劣質的紙張大口包住,很快,一角已經被火焰吞噬。
一隻手遲疑而迅捷地伸了過來,將它從火缽之中拾起。
燒損了的一角,被晏准在地上磕了磕,火苗滅了,書上的字跡還沒有毀傷。
深夜寂然,一燈如豆。
晏准將那本書隨意地扔入了床帳,閉上了眼睛。
白日裡所見的那玉膚雪貌,再一次猶如闖入了他腦海,在面前揮之不去。
一股難以言說的炙躁之火,從下腹一直湧起,躥上頭顱,令理智神思,在這一刻充滿寂寞和可望不可得的貪慾里燒成了飛灰。
就算是墜入地獄,那又何妨!
他突然疾步走回了自己的書案,將案上的所有礙事多餘的案牘全部大袖揮掃在地。
一地狼藉之中,晏准抬起了手,用久未用過的畫筆,揮毫蘸墨,將腦中所刻的人兒,一氣呵成地留在了紙上,照著白日目中所見,情韻風姿,半分不差。
取下紙鎮,將畫一臂拾起,畫中美人,側臉而視,妙目盈盈,若含春情,嬌唇親啟,欲說還休。是她又不是她,她從沒在自己面前露出過這般情態。
唯獨那日在亭中,她與長慈郡主揮別之時,露出這種赧然羞意。
求而不得的郁燥,加上長久的壓抑帶來的反彈,終於醞釀、演變成了一場放肆。
閉眸,一手抬著那畫,一手朝著下腹伸去……
第114章 番外:冷艷夫婦
大魏與胡人開戰, 天子離京,晏准再度成了坐鎮皇城的宰輔,每日裡積壓的公務也是愈加繁重, 幾乎無片刻休息喘氣。
他依舊住在自己的府邸,鮮少回去晏府, 也已有多日,未曾見過家中之人,偏這時, 老太君要舉行家宴, 讓晏准抽空回去,他嘆了聲, 只好放下手頭牘文, 趁時辰還早, 回了趟家裡。
太君和父母對他催逼過甚, 說要是家裡沒了兒媳婦, 誰也別想上桌!晏准無奈, 被老太君險拿著龍頭手杖給掃出去, 「去!把青檀請回來!要不請回來,你也就別回來了!」
晏准沉默不動。
老太君見他如此不開竅, 怒不能遏:「晏准, 你可要想想,你有少年宰相之名, 謙謙君子, 清譽在外, 可你放眼神京, 有誰似你這般怠慢新婚妻子,大婚當夜就不同房, 人一走就沒了影,非得家裡三催四請,也還是態度敷衍,把青檀逼得回不了家了,你可就滿意了?早說你不喜愛人家,何苦來哉?」
老太君氣得兩眼翻白,差點兒當場暈厥,晏准被叱責了一通,終於動了。
他去行止館接冷青檀,但正巧在花窗外,便撞見長慈郡主留了下來,與她有說有笑地,相與一同穿過迴廊,步過天井,回了冷青檀暫時下榻的寢房。
長慈郡主活潑明艷,她端凝持重,一動一靜,正是相宜如畫。
分明不該再跟上去,晏准不知為何,一向拿得起放得下的自己,這一次尤不死心,跟隨著她們的腳步,落到了後頭。
隨後當他回過神來之際,自己已經站在了冷青檀的屋門口,裡頭亮著一盞桔紅的油燈,光暈照在兩個年輕的女孩子的臉上,冷青檀好像取了一把戒尺,要教訓長慈郡主,但當她那聲「我怎會罰你」,用那般輕盈的,甚至帶著一絲寵溺的口吻說出之時,晏準的心口像是飛快地過了一道閃電,他無法再待下去,而是轉身消失在了行止館外,再也沒回頭過。
在這一眾看客之中,有一個特殊的人。
晏准第一次聽說坊間多了這麼個故事之時,並未太在意。晏准身邊的小廝是個聒噪的,唾沫星子橫飛地介紹著這傳奇有多好看,說到後來,小廝見晏相手裡的書卷有了小幅度的傾斜,似乎就要脫手,機靈的小廝立即心領神會:「這傳奇話本寫得真叫一個好看呀,大人和夫人琴瑟和鳴,一同為民請命,為國家出力,給百姓謀福祉,比翼雙飛,兒孫滿堂……」
說著說著,小廝的四字詞語已經枯竭了,說到口乾舌燥、說無可說了,他停一下,見晏相大人的思緒好像已經有了遠去的跡象,正不知在思量著什麼。
他立刻反應過來,「大人,小的還偷偷拿了一個底本過來。」
晏准倏然回神。
小廝已經毛手毛腳地將那故事底本送到了晏准面前,晏准瞥了一眼,題目正是《宰相風月俗談之花前清歌記》,他的眼角抽了抽。
小廝將故事書稿翻開,晏准隨意一瞥,登時眉頭已不能更緊皺了。
寫的是什麼淫詞艷曲!
肚兜、酥香、雪兔……不必細看就知道。
晏准少時讀書養氣,一身凜正,從不看邪門歪道的淫奇之書,同窗有好避火圖和這些書冊的,常常課後便將一圈後腦勺攢在一起爭相傳閱。有人就傳到晏准這裡來,晏准當下便用孔孟之道義正言辭拒絕,那些人以為沒趣,「切」一聲便各自散去。隔日,晏准便從自己的書桌底下,不慎搜出了一本從未見過的書。
一翻開,便是那些東西。
少年的眼睛登時因為怒火要瞪出血來了,那群做了壞事的少年們就圍觀著晏准捧腹大笑。
那笑聲晏准至今還記得。
這書一下燙了眼睛,晏准將他用力揮開,叱道:「什麼東西也拿來污眼睛!放肆!」
小廝登時嚇得魂飛魄散,忙把書顫巍巍收了,抬手扔進了火缽里,人便屁股尿流跑走了。
那火舌輕輕舔吻上來,將劣質的紙張大口包住,很快,一角已經被火焰吞噬。
一隻手遲疑而迅捷地伸了過來,將它從火缽之中拾起。
燒損了的一角,被晏准在地上磕了磕,火苗滅了,書上的字跡還沒有毀傷。
深夜寂然,一燈如豆。
晏准將那本書隨意地扔入了床帳,閉上了眼睛。
白日裡所見的那玉膚雪貌,再一次猶如闖入了他腦海,在面前揮之不去。
一股難以言說的炙躁之火,從下腹一直湧起,躥上頭顱,令理智神思,在這一刻充滿寂寞和可望不可得的貪慾里燒成了飛灰。
就算是墜入地獄,那又何妨!
他突然疾步走回了自己的書案,將案上的所有礙事多餘的案牘全部大袖揮掃在地。
一地狼藉之中,晏准抬起了手,用久未用過的畫筆,揮毫蘸墨,將腦中所刻的人兒,一氣呵成地留在了紙上,照著白日目中所見,情韻風姿,半分不差。
取下紙鎮,將畫一臂拾起,畫中美人,側臉而視,妙目盈盈,若含春情,嬌唇親啟,欲說還休。是她又不是她,她從沒在自己面前露出過這般情態。
唯獨那日在亭中,她與長慈郡主揮別之時,露出這種赧然羞意。
求而不得的郁燥,加上長久的壓抑帶來的反彈,終於醞釀、演變成了一場放肆。
閉眸,一手抬著那畫,一手朝著下腹伸去……
第114章 番外:冷艷夫婦
大魏與胡人開戰, 天子離京,晏准再度成了坐鎮皇城的宰輔,每日裡積壓的公務也是愈加繁重, 幾乎無片刻休息喘氣。
他依舊住在自己的府邸,鮮少回去晏府, 也已有多日,未曾見過家中之人,偏這時, 老太君要舉行家宴, 讓晏准抽空回去,他嘆了聲, 只好放下手頭牘文, 趁時辰還早, 回了趟家裡。
太君和父母對他催逼過甚, 說要是家裡沒了兒媳婦, 誰也別想上桌!晏准無奈, 被老太君險拿著龍頭手杖給掃出去, 「去!把青檀請回來!要不請回來,你也就別回來了!」
晏准沉默不動。
老太君見他如此不開竅, 怒不能遏:「晏准, 你可要想想,你有少年宰相之名, 謙謙君子, 清譽在外, 可你放眼神京, 有誰似你這般怠慢新婚妻子,大婚當夜就不同房, 人一走就沒了影,非得家裡三催四請,也還是態度敷衍,把青檀逼得回不了家了,你可就滿意了?早說你不喜愛人家,何苦來哉?」
老太君氣得兩眼翻白,差點兒當場暈厥,晏准被叱責了一通,終於動了。
他去行止館接冷青檀,但正巧在花窗外,便撞見長慈郡主留了下來,與她有說有笑地,相與一同穿過迴廊,步過天井,回了冷青檀暫時下榻的寢房。
長慈郡主活潑明艷,她端凝持重,一動一靜,正是相宜如畫。
分明不該再跟上去,晏准不知為何,一向拿得起放得下的自己,這一次尤不死心,跟隨著她們的腳步,落到了後頭。
隨後當他回過神來之際,自己已經站在了冷青檀的屋門口,裡頭亮著一盞桔紅的油燈,光暈照在兩個年輕的女孩子的臉上,冷青檀好像取了一把戒尺,要教訓長慈郡主,但當她那聲「我怎會罰你」,用那般輕盈的,甚至帶著一絲寵溺的口吻說出之時,晏準的心口像是飛快地過了一道閃電,他無法再待下去,而是轉身消失在了行止館外,再也沒回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