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因為得子丸, 她懷了孕, 好像就是變相承認了, 他不行!
岳彎彎愣了愣, 還沒聽完, 就撲在了榻上,笑得直捶床。
被元聿撈起來, 抱在懷裡教訓了一頓,皮實了,她忍著笑,盯著陛下漲紅的俊美無儔的臉, 實在愛極,就在他的臉上親了一口,抱著他腰,將嘴唇湊過去小聲地道:「陛下勿惱,別人不知道,難道彎彎還不知道嗎?陛下是最最雄風勇武的那個了……」
元聿的臉更紅了,哼了一聲,道她知道就好。
說笑歸說笑,元聿對這個孩兒也內心也充滿了期盼,恨不得時間一直進到岳彎彎生產之後。她懷上第一個孩兒青鸞的時候,他不在她身邊,她孤零零,一個人受了許多的委屈,吃盡了苦頭,若是冒開疆去得再晚點兒,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次,他一定會陪著她,平平安安地產下這個孩兒。
元聿在南城遇刺,當時此刻皆被誅殺,餘下的服毒自盡,野貓的出處也無跡可尋。
但料理這樁案子的人,卻順藤摸瓜,懷疑到了宮中楓館之人的頭上。
這楓館近日裡有可疑人等出入,像是有些異狀,但還沒等到查清原委,便出了重大紕漏。
那稚燕王子,居然李代桃僵,趁著陛下大興行止館,街市遇刺之際,趁亂出了宮城。如今留在楓館的,惟餘一只傀儡。
這傀儡替代稚燕在楓館生活了一段時日,居然無人發現,也無人稟告,致使那稚燕囂張逃竄,竟不知所蹤。
元聿得知以後,也是龍顏不悅,幾個主戰派趁機敲邊鼓,建議陛下即刻發兵,討伐不信不義的北胡。
「陛下,夷狄敢小視中國,謀刺陛下,此為滅族之大罪!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北胡的單于和閼氏,將稚燕送到神京,本就是因為戰敗而送心愛的王子前來神京為質,他來以後,先是害得皇后險些遇難,又行刺陛下,攪得神京天翻地覆,若還容忍之,豈不是放縱天下蠻夷,都敢欺凌我天.朝上國?」
幾個主戰派嘰嘰喳喳吵嚷不休,唯獨陛下不為所動,御座之上,俊容凜然而冷漠。
直至他們終於意識到,終於停下來時,元聿冷靜的沉嗓傳了出來:「區區稚燕,敢說將朕的皇都攪弄得天翻地覆?司徒公未免言過其實。」
「陛下……」
「陛下……」
主戰派們猶不死心,繼續激烈慷慨陳詞。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既然北胡都敢行刺大魏君王了,何必還瞻前顧後,只需長驅直入,打得他們不能還手!
我朝有精兵良將,加上這幾年風調雨順,天子藏富於民,若真要戰,壯丁、糧草補給這些都非常充足,而我們大魏的軍隊枕戈待旦已經很久了,雄心滿滿,不愁不勝。
元聿駁斥了諸人好戰的言論,回了含元殿以後,便沒再考慮過這件事。
這些官員,無非是好大喜功,見太平盛世,天子重文抑武,文官爬到了武將上頭,他們心有不快,想尋機立功而已。
但出戰這並不是小事。
先帝在位之時,只打過兩場,此後與北胡人再無戰績,北胡休養生息多年,兵強馬壯,大魏雖然不怵,但一旦交戰死傷也並不在少,打一場仗,必就是勞民傷財無數,他才興建行止館,這當口,不宜起戰亂。
否則男兒浴血奮戰,馬革裹屍,英雄埋骨荒野無以還鄉,好事之人必又嘲諷女人沒有參戰保家衛國,卻在神京享受著與男人一般的禮遇,這太過荒謬,陛下有失公允。
這樣的言論,幾乎立時就會掀起波瀾。
思前想後,元聿都不主張戰。
幾名心腹臣子與他所想皆是一樣。
……
岳彎彎有了第一次懷青鸞的經驗,知道現階段可能會出現什麼反應,包括噁心孕吐。
但這個新來的小娃娃乖巧得很,從來不鬧娘親,岳彎彎等到過了孕吐的時期,還沒有任何孕期反應。
倒是她自己謹慎小心,不敢再去抱青鸞了,反而令青鸞有點兒著惱,覺得娘親不愛自己了,心裡頭酸酸的,轉而投向了她父皇的懷抱。岳彎彎大是委屈,在女兒心上用的心思可比元聿多多了,可是回頭人家父女兩個自己好得親密無間去了,都說女兒肖父,一點都不假!
青鸞滿一周歲了,照元聿和岳彎彎的意思,周歲不宜大肆鋪張慶祝,只在宮中設立家宴,一家子人熱鬧熱鬧便罷了。
端陽大長公主為青鸞送了一枚長命鎖,回頭就頻頻對元聿示意,令他對曹杏雨的事兒多留點兒心。
想到女兒昔日居然對冷青檀上了心,還用過情,端陽直是哭笑不得,好在當時陷得不深,抽身不晚,這才沒多久,曹杏雨就徹底心無芥蒂了,對她不遺餘力張羅著婚事,也不再過問了。
端陽自己物色不到好的人選,就轉而對元聿使起了勁兒,逼他也別光顧著自個兒雙喜臨門開心,也多想想,他那明明如花似玉,但到了現在也還沒個著落的表妹。
端陽大姑姑是幼時不多的對他好的人之一,關於表妹的婚事,元聿自然還記得,但正因為喜愛表妹,才總是覺著,左看一個不順眼,右看一個配不上,倒令他很是有幾分為難。這朝里,但凡有點兒真材實料的,大多一早成了婚,二代勛貴子弟,端陽姑姑又不大看得上,他委實是找不到什麼人才了。
岳彎彎愣了愣, 還沒聽完, 就撲在了榻上,笑得直捶床。
被元聿撈起來, 抱在懷裡教訓了一頓,皮實了,她忍著笑,盯著陛下漲紅的俊美無儔的臉, 實在愛極,就在他的臉上親了一口,抱著他腰,將嘴唇湊過去小聲地道:「陛下勿惱,別人不知道,難道彎彎還不知道嗎?陛下是最最雄風勇武的那個了……」
元聿的臉更紅了,哼了一聲,道她知道就好。
說笑歸說笑,元聿對這個孩兒也內心也充滿了期盼,恨不得時間一直進到岳彎彎生產之後。她懷上第一個孩兒青鸞的時候,他不在她身邊,她孤零零,一個人受了許多的委屈,吃盡了苦頭,若是冒開疆去得再晚點兒,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次,他一定會陪著她,平平安安地產下這個孩兒。
元聿在南城遇刺,當時此刻皆被誅殺,餘下的服毒自盡,野貓的出處也無跡可尋。
但料理這樁案子的人,卻順藤摸瓜,懷疑到了宮中楓館之人的頭上。
這楓館近日裡有可疑人等出入,像是有些異狀,但還沒等到查清原委,便出了重大紕漏。
那稚燕王子,居然李代桃僵,趁著陛下大興行止館,街市遇刺之際,趁亂出了宮城。如今留在楓館的,惟餘一只傀儡。
這傀儡替代稚燕在楓館生活了一段時日,居然無人發現,也無人稟告,致使那稚燕囂張逃竄,竟不知所蹤。
元聿得知以後,也是龍顏不悅,幾個主戰派趁機敲邊鼓,建議陛下即刻發兵,討伐不信不義的北胡。
「陛下,夷狄敢小視中國,謀刺陛下,此為滅族之大罪!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北胡的單于和閼氏,將稚燕送到神京,本就是因為戰敗而送心愛的王子前來神京為質,他來以後,先是害得皇后險些遇難,又行刺陛下,攪得神京天翻地覆,若還容忍之,豈不是放縱天下蠻夷,都敢欺凌我天.朝上國?」
幾個主戰派嘰嘰喳喳吵嚷不休,唯獨陛下不為所動,御座之上,俊容凜然而冷漠。
直至他們終於意識到,終於停下來時,元聿冷靜的沉嗓傳了出來:「區區稚燕,敢說將朕的皇都攪弄得天翻地覆?司徒公未免言過其實。」
「陛下……」
「陛下……」
主戰派們猶不死心,繼續激烈慷慨陳詞。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既然北胡都敢行刺大魏君王了,何必還瞻前顧後,只需長驅直入,打得他們不能還手!
我朝有精兵良將,加上這幾年風調雨順,天子藏富於民,若真要戰,壯丁、糧草補給這些都非常充足,而我們大魏的軍隊枕戈待旦已經很久了,雄心滿滿,不愁不勝。
元聿駁斥了諸人好戰的言論,回了含元殿以後,便沒再考慮過這件事。
這些官員,無非是好大喜功,見太平盛世,天子重文抑武,文官爬到了武將上頭,他們心有不快,想尋機立功而已。
但出戰這並不是小事。
先帝在位之時,只打過兩場,此後與北胡人再無戰績,北胡休養生息多年,兵強馬壯,大魏雖然不怵,但一旦交戰死傷也並不在少,打一場仗,必就是勞民傷財無數,他才興建行止館,這當口,不宜起戰亂。
否則男兒浴血奮戰,馬革裹屍,英雄埋骨荒野無以還鄉,好事之人必又嘲諷女人沒有參戰保家衛國,卻在神京享受著與男人一般的禮遇,這太過荒謬,陛下有失公允。
這樣的言論,幾乎立時就會掀起波瀾。
思前想後,元聿都不主張戰。
幾名心腹臣子與他所想皆是一樣。
……
岳彎彎有了第一次懷青鸞的經驗,知道現階段可能會出現什麼反應,包括噁心孕吐。
但這個新來的小娃娃乖巧得很,從來不鬧娘親,岳彎彎等到過了孕吐的時期,還沒有任何孕期反應。
倒是她自己謹慎小心,不敢再去抱青鸞了,反而令青鸞有點兒著惱,覺得娘親不愛自己了,心裡頭酸酸的,轉而投向了她父皇的懷抱。岳彎彎大是委屈,在女兒心上用的心思可比元聿多多了,可是回頭人家父女兩個自己好得親密無間去了,都說女兒肖父,一點都不假!
青鸞滿一周歲了,照元聿和岳彎彎的意思,周歲不宜大肆鋪張慶祝,只在宮中設立家宴,一家子人熱鬧熱鬧便罷了。
端陽大長公主為青鸞送了一枚長命鎖,回頭就頻頻對元聿示意,令他對曹杏雨的事兒多留點兒心。
想到女兒昔日居然對冷青檀上了心,還用過情,端陽直是哭笑不得,好在當時陷得不深,抽身不晚,這才沒多久,曹杏雨就徹底心無芥蒂了,對她不遺餘力張羅著婚事,也不再過問了。
端陽自己物色不到好的人選,就轉而對元聿使起了勁兒,逼他也別光顧著自個兒雙喜臨門開心,也多想想,他那明明如花似玉,但到了現在也還沒個著落的表妹。
端陽大姑姑是幼時不多的對他好的人之一,關於表妹的婚事,元聿自然還記得,但正因為喜愛表妹,才總是覺著,左看一個不順眼,右看一個配不上,倒令他很是有幾分為難。這朝里,但凡有點兒真材實料的,大多一早成了婚,二代勛貴子弟,端陽姑姑又不大看得上,他委實是找不到什麼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