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殷以喬即使離開C.E多年,在殷知禮的心裡,依舊是值得驕傲的孩子。
他在祖國大陸上,留下了溫柔的越江廣場,深邃的南海燈塔,還有和律風一起設計的《山水桐鄉》。
這麼多令人驚訝的建築,一反「殷以喬」標籤下的銳利冷漠,充滿了語言無法描述的繾綣綺麗。
殷知禮為他的突破和改變感到欣慰,也在老友快樂說及C.E陳列室的時候,想起了殷以喬留下的空白。
「約翰認識許多建築師、建築愛好者,他們熱衷去看C.E陳列室的展區。然而,他們每每走到你的展區,都覺得你展示的代表作品,已經完全無法代表現在的你。」
他的聲音悠然感慨,「他說,你在自己位於中心位置的展台留下了空白,是因為你把最好的作品留在了祖國大地。」
「所以他更加好奇,究竟哪一個建築,才是你最為滿意的作品。」
遠隔山水的閒聊,聽得殷以喬詫異啞然。
他根本完全忘記了留在C.E陳列室里的遺憾空白,甚至找不回當初期待著展台上擺出《山水逍遙》的心情。
此時,《山水逍遙》不再是憑空想像的模型,而是列入了建設計劃,將在桐鄉進行的浩大工程。
無論是青色樓宇、市民中心、廊橋庭院、風雨同舟都會在中國的桐鄉拔地而起。
再也不需要他做什麼擺放,去證明它是一個絕佳的設計。
殷以喬勾起唇角,心中升起萬千感慨,又最終化為一聲笑意。
「爺爺,C.E陳列室里的我,和現在的我確實不同。但是,我不打算重新修改我的展區。」
他是一個懶惰的人,一生中唯一的勤快,都是為了律風。
「每一個建築師,會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成長與改變。留在C.E建築事務所的每一棟建築都代表了我在英國的思考。」
「而我現在的作品,則是我對中國的思考。」
越江廣場、立安港博物館、山水桐鄉都是獨屬於中國的建築。
它們飽含的全部情感,遠遠超過了單一建築的承載範圍,充滿了人文浸潤的溫度與無法訴說的浪漫。
以前殷以喬不懂得的事情,終於有了清晰的答案。
再美麗的利斯圖書館,也是英國的利斯圖書館。
哪怕它誕生於律風的設計,對律風來說,仍是一座遙遠、疏離的建築。
因為,他只想給深愛的這片土地,最好的一切。
「我的現在,還沒有出現過『最滿意』的作品。也許讓我挑選,得等到我老了,選擇放棄設計建築的時候,才能夠好好的評判一下所謂的代表作。」殷以喬說,「能有C.E記錄我的過去,沒什麼不好。」
他話里輕鬆地將C.E歸為無法返回的過去,殷知禮半是瞭然半是詫異地問道:「你不回C.E了?」
「是的,爺爺。」他的視線溫柔,語氣堅定,「我想和小風一起設計出更美的建築,留在你摯愛的土地上。」
窮盡一生,和最愛的人一起,去尋找可能存在的「最滿意」。
掛掉電話,殷以喬沒有一絲遺憾。
哪怕他回到C.E建築事務所,與繼續中國的設計建造不衝突,他也不習慣英國悠閒的做事風格,還有門庭若市的商業會談。
做一個獨立建築師,接一些感興趣的項目,時間隨他安排。
他可以陪著律風走遍山山水水,或者陪著律風做完耗時幾年的橋樑工程。
心裡有了牽掛,殷以喬再也回不到過去那種為建築藝術奉獻終生的心境。
反而更加自由,對建築充滿了熱情。
殷以喬關掉電腦,隨手整理了桌上散開信封準備回家。
然而,他竟然在信堆里,又發現一封錢旭陽代寄的菲律賓來信。
同樣的棕褐色封皮,同樣的黑色筆跡。
卻有著前後相差了一個多月的郵戳。
殷以喬向來引以為傲的記憶,在面對兩封相似菲律賓信件時,變得模糊不清。
律風什麼時候,又寄了一封信給他?!
他的眉頭微皺,快速地拆開了這兩封看起來一模一樣的信封。
郵戳時間稍早的那封信,裝著幾枚批量印刷出來的書籤,上面用英語寫著菲律賓的諺語:「抓住今天,才能不丟失明天。」
書籤上沒有律風的筆跡,自然是錢旭陽在律風重傷昏迷的時候,幫忙敷衍他的那一封。
很快,殷以喬從另外一封信里,抽出了薄薄的信紙。
他只需視線一掃,就知道這是律風親筆所寫。
「師兄,對不起。」
殷以喬笑意淺淡,果然犯了錯的人,連寫信都不寫什麼「展信佳」「見信如面」了,開口就端正了態度。
「這封信是我悄悄寫的,偷偷讓錢旭陽幫我寄出去,你收到了千萬不要意外!」
殷以喬笑意漸濃,他當然意外。
這傢伙在菲律賓,天天都在他眼皮底下養傷,怎麼跟錢旭陽商量好,背著他寫信寄信的?
「我深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發誓,再也不敢瞞你任何事情,哪怕傷口又癢又疼,也會直接告訴你。不怕丟臉。」
殷以喬根本克制不住嘴角弧度,發出哈哈的笑聲。
仔細想想,律風養傷期間,確實異常聽話異常乖巧,他以為是師弟沒精力造作了,趁著沒外人撒撒嬌。
他在祖國大陸上,留下了溫柔的越江廣場,深邃的南海燈塔,還有和律風一起設計的《山水桐鄉》。
這麼多令人驚訝的建築,一反「殷以喬」標籤下的銳利冷漠,充滿了語言無法描述的繾綣綺麗。
殷知禮為他的突破和改變感到欣慰,也在老友快樂說及C.E陳列室的時候,想起了殷以喬留下的空白。
「約翰認識許多建築師、建築愛好者,他們熱衷去看C.E陳列室的展區。然而,他們每每走到你的展區,都覺得你展示的代表作品,已經完全無法代表現在的你。」
他的聲音悠然感慨,「他說,你在自己位於中心位置的展台留下了空白,是因為你把最好的作品留在了祖國大地。」
「所以他更加好奇,究竟哪一個建築,才是你最為滿意的作品。」
遠隔山水的閒聊,聽得殷以喬詫異啞然。
他根本完全忘記了留在C.E陳列室里的遺憾空白,甚至找不回當初期待著展台上擺出《山水逍遙》的心情。
此時,《山水逍遙》不再是憑空想像的模型,而是列入了建設計劃,將在桐鄉進行的浩大工程。
無論是青色樓宇、市民中心、廊橋庭院、風雨同舟都會在中國的桐鄉拔地而起。
再也不需要他做什麼擺放,去證明它是一個絕佳的設計。
殷以喬勾起唇角,心中升起萬千感慨,又最終化為一聲笑意。
「爺爺,C.E陳列室里的我,和現在的我確實不同。但是,我不打算重新修改我的展區。」
他是一個懶惰的人,一生中唯一的勤快,都是為了律風。
「每一個建築師,會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成長與改變。留在C.E建築事務所的每一棟建築都代表了我在英國的思考。」
「而我現在的作品,則是我對中國的思考。」
越江廣場、立安港博物館、山水桐鄉都是獨屬於中國的建築。
它們飽含的全部情感,遠遠超過了單一建築的承載範圍,充滿了人文浸潤的溫度與無法訴說的浪漫。
以前殷以喬不懂得的事情,終於有了清晰的答案。
再美麗的利斯圖書館,也是英國的利斯圖書館。
哪怕它誕生於律風的設計,對律風來說,仍是一座遙遠、疏離的建築。
因為,他只想給深愛的這片土地,最好的一切。
「我的現在,還沒有出現過『最滿意』的作品。也許讓我挑選,得等到我老了,選擇放棄設計建築的時候,才能夠好好的評判一下所謂的代表作。」殷以喬說,「能有C.E記錄我的過去,沒什麼不好。」
他話里輕鬆地將C.E歸為無法返回的過去,殷知禮半是瞭然半是詫異地問道:「你不回C.E了?」
「是的,爺爺。」他的視線溫柔,語氣堅定,「我想和小風一起設計出更美的建築,留在你摯愛的土地上。」
窮盡一生,和最愛的人一起,去尋找可能存在的「最滿意」。
掛掉電話,殷以喬沒有一絲遺憾。
哪怕他回到C.E建築事務所,與繼續中國的設計建造不衝突,他也不習慣英國悠閒的做事風格,還有門庭若市的商業會談。
做一個獨立建築師,接一些感興趣的項目,時間隨他安排。
他可以陪著律風走遍山山水水,或者陪著律風做完耗時幾年的橋樑工程。
心裡有了牽掛,殷以喬再也回不到過去那種為建築藝術奉獻終生的心境。
反而更加自由,對建築充滿了熱情。
殷以喬關掉電腦,隨手整理了桌上散開信封準備回家。
然而,他竟然在信堆里,又發現一封錢旭陽代寄的菲律賓來信。
同樣的棕褐色封皮,同樣的黑色筆跡。
卻有著前後相差了一個多月的郵戳。
殷以喬向來引以為傲的記憶,在面對兩封相似菲律賓信件時,變得模糊不清。
律風什麼時候,又寄了一封信給他?!
他的眉頭微皺,快速地拆開了這兩封看起來一模一樣的信封。
郵戳時間稍早的那封信,裝著幾枚批量印刷出來的書籤,上面用英語寫著菲律賓的諺語:「抓住今天,才能不丟失明天。」
書籤上沒有律風的筆跡,自然是錢旭陽在律風重傷昏迷的時候,幫忙敷衍他的那一封。
很快,殷以喬從另外一封信里,抽出了薄薄的信紙。
他只需視線一掃,就知道這是律風親筆所寫。
「師兄,對不起。」
殷以喬笑意淺淡,果然犯了錯的人,連寫信都不寫什麼「展信佳」「見信如面」了,開口就端正了態度。
「這封信是我悄悄寫的,偷偷讓錢旭陽幫我寄出去,你收到了千萬不要意外!」
殷以喬笑意漸濃,他當然意外。
這傢伙在菲律賓,天天都在他眼皮底下養傷,怎麼跟錢旭陽商量好,背著他寫信寄信的?
「我深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發誓,再也不敢瞞你任何事情,哪怕傷口又癢又疼,也會直接告訴你。不怕丟臉。」
殷以喬根本克制不住嘴角弧度,發出哈哈的笑聲。
仔細想想,律風養傷期間,確實異常聽話異常乖巧,他以為是師弟沒精力造作了,趁著沒外人撒撒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