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鴻曜冷靜地放好筷子,慢悠悠地繞到掌門夫婦身前,規矩地磕了個頭:「爹,娘。」

  新都,一個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說天子要冊封謝侍君為君後。

  百姓對此不敢多說,只是茶餘飯後之間不免嘆息,希求君後是個賢德之人,最好能像國師一般護佑天下太平。

  有熱血上頭的青年學子憤而作詩文,諷刺謝侍君曾經傳出的劣跡。

  又有學子懷疑,天子深思熟慮地推進革新,不會是被美色蠱惑之人,既然天子傳出過昏君名號,謝侍君可能也另有隱情。

  偷兒飛飛找到蕭惟深探聽,看到工部尚書的神情,不敢多問了。

  蕭惟深緊蹙眉頭,簡略地說了一句:「朝臣對此事也……有所分歧。」

  朝臣對此事分成了絕對不能接受和心不甘情不願接受兩派。

  勸諫的人一批接一批,最後死諫的都出來了。

  大臣們先說後宮與子嗣關係著朝廷穩定,天子可娶男妃,絕不可冊封男後;又說此事事關重大,一旦天子另選繼承人,君後可施加影響,是故不能是有失德劣跡之人。

  鴻曜連聽了三天,甩出要建研究院想新制的詔令,堵了一半子嗣派的嘴,又往大殿門口豎了一個柱子,賜名死諫專用,誰想不開去外面撞,莫要影響公事。

  新制掀起了新一番爭論,勸諫潮中,裴相詭異地隱身了,任誰問都諱莫如深,不願多談。

  國師府也避開了爭端,掛了不見客的牌。

  帝王似乎鐵了心要立男後。

  冊封之日,百官個個是一副凝重的臉,穿過宮門。

  裴修儀走在最前面。

  他身著朝服依然明艷無比,周身多了沉穩威嚴的氣質,見到玉階下早早等待的天子,輕嘆一聲,面上掛起期待的笑意。

  禮部的官吏摩拳擦掌,激動自己終於辦了件大事,而且天子難得沒有過分簡化儀式,留了莊嚴恢弘的祭禮。

  鼓樂聲起。

  大景的典儀官宣讀禮文,通事舍人引導百官拜完天地先祖再拜天子,祝禱帝王與君後天作之合、情意綿長。

  周隱在列,幾次下拜後,腦門上急出了汗。

  周隱看出了不對,這冗長繁複的典禮中簡化了所有和君後有關的地方。

  本來冊封的君後也要早早現身跟著三拜九叩,如今只要最後出場,走一遭接過印璽就行。

  這,這不是恃寵而驕嗎?成何體統!

  看出儀式問題的朝臣眉頭越擰越緊。

  天子叫停了鼓樂。

  「諸位,君後要來了。今日是朕大喜的日子,你們一個個喪著一張臉,意欲何為?

  朝臣們扭曲出樂呵的笑臉。

  鼓樂再起。

  突然,一聲通傳說國師到了。

  久未露面、從不參與祭祀的國師身著莊重的祭服,在國師府女官與侍人的陪伴下走上地毯。

  天地黯然失色,黑紅相間的殿宇中,唯余國師的身影緩緩前行,仿佛祭祀中下凡的仙神。

  朝臣一陣恍神,又驚慌起來。

  國師中途出現……是因為天子固執要立後,來叫停大典的嗎?

  有受過國師之恩的臣子撲倒在國師腳邊,顫聲道:「大人,三思啊。」

  有要死諫的臣子望向死諫柱,激動地叫道:「國師大人!務必勸諫皇上回頭,新後不能立無德無才之人!」

  紛亂中,凝重的氣氛一掃而空。

  樂師接到天子的示意,卯足氣勢演奏,格外熱鬧。

  謝懷安在空青的攙扶下往前走,餘光看到一張張精彩紛呈的臉,一路憋笑。

  他的愛人就在前方——

  鴻曜的眸中露出笑意,快步上前,輕聲喚道:「殿下……」

  謝懷安微笑,按禮官給的指示要對帝王下拜。

  鴻曜制止了他,引著他登上玉階,坐到寶座上。

  「愛卿們,誰想要彈劾?機會難得,可以當面來。」

  殿前鴉雀無聲。

  要跑向死諫柱的臣子縮頭蹭了回來。

  周隱抹了把額角的汗,心道:路這麼長,國師一路走來身子吃得消嗎?好在簡化了大典,等等,君後!?

  寶座上執手而坐的天子與君後前,朝臣黑壓壓地跪拜,千般茫然、萬般慶賀匯成一句:「恭賀皇上,恭賀君後,萬歲、萬歲、萬萬歲!」

  幾日後,幾百里地外的昭歌城。

  天子與國師結緣,百姓自發在門前掛上裝飾,猶如過節。

  茶攤被圍了里三層外三層,說書人驚堂木一拍,用啞了的嗓子不厭其煩地講道:「此事還要從英明神武建元帝那夢中仙說起——」

  「天子昭告天下,咱們昭歌百姓最敬愛的大國師,就是那夢中仙!」

  「那是真真的傳道受業之恩,然而國師中途遭逢大難,曾為小人所乘,神識泯滅,一朝回宮再相逢,昔日舊人換新人,好在蒼天有眼……」

  說書人講著神仙眷侶過難關,又講國師在聖壇上讓天色放晴的舊事。

  阿桑趴在最前面聽著,笑著掉了眼淚。

  一個大娘塞了她手帕,大聲嘆道:「真想親眼瞅瞅咱們國師啊,國師可還安好?」

  她的街坊道:「唉,李娘,新都的蒙學都開到昭歌來啦,說只要是家裡有娃娃,都得送過去,趕緊把你家那幾個小孫丟過去吧。」

  「哎,哎,這不是還沒回過神嗎?新東西太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