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好端端的,又為何非要離開金陵?!」
「我想去找姬昭。」
仁宗噎住,又道:「說來也奇怪,這孩子是怕朕怪他?朕又怎會怪他,唉!朕會派人去找他回來,不必你親自去一趟。」
「父皇,其實我有件事想要告訴您。」
「你說,你說。」
「我確有心儀之人,那人也從來不是什麼慶暘公主。」
仁宗皇帝這些天,該知道的也知道了,慶暘公主騙他的事,他也已知曉,對此他自責道:「都是父皇草率,輕信他人之言,不過那位慶暘公主好歹救了你的命。」
「這也是我要說的,我能醒來,根本不是因為她的藥。她給您的藥,處理過,我若是靠她的藥,長達一兩年,都無法好透,她也好用這藥控制您與我。」
仁宗大驚:「那,那——」
「我吃的藥,是姬昭給的,姬昭那位白大夫,您也是知道的,當初眉州治瘟疫的方子就是他所提供。」宗禎繼續道,「父皇,時到今日,我也再沒有什麼好隱瞞、擔憂的,先前之所以一直沒有告訴您,是因為福宸與姬昭尚未和離,和離之後,又遇上這些事,我一直沒能來得及說。」
仁宗驚呆了,看著宗禎半天不敢說話。
宗禎也看他,點頭:「是的,是姬昭,我喜歡的人是姬昭。」
仁宗猛吸涼氣,半晌,才來了句:「你,你跟你妹妹搶,搶人啊!」
宗禎怔住,驀地笑出聲。
他怎麼也沒想到,都到這個時候,他父皇最在意的竟然是這點!
「怎能如此呢?!」仁宗一臉哭相,夾雜著憤怒,「朕就覺著奇怪,福宸與昭哥兩個孩子過得好好好的,感情那麼好,怎就突然要和離?!姬重錦也是幌子吧!你,你怎可如此呢!」
宗禎解釋道:「福宸與姬昭是當真沒有感情,當初也是我與父皇非要賜的婚。福宸與姬重錦之間,也是真的。」
「真的?!」
「父皇,我可以用我的生命起誓。」
仁宗聽了不說話,片刻後才喃喃道:「難怪這孩子要走啊!都怪朕,輕而易舉地相信旁人!」
「這也不怪父皇,說來也的確是劉蘊的解藥幫我拖了幾日。」
「那,你可知那孩子去了哪裡?」
宗禎搖頭:「不知……」
仁宗嘆氣:「那要如何去找?」
「總不能因為不好找,就不去找?總有一日能找到。」
仁宗再看他,看了許久,又開始嘆氣,最後點頭道:「你去吧,路上注意身子,若是實在找不到,就回來,我們一起想想法子。」
「好……」
「唉,你去吧。」
宗禎行禮,轉身要走,到底是問道:「父皇,姬昭是男子,我亦是男子,我們不會有孩子,我也不打算再親近旁人。」
仁宗擺擺手:「你母后臨走前,拉著朕的手,說她只希望你們兄妹二人平安喜樂。你們是太子與公主,看似身份高貴,卻生來承受巨大壓力,又哪來真正的平安喜樂,在朕能給的地方,朕會盡力給予你們一切。至於孩子,唉,你幼年時候,身子不好,好幾次差點救不回來,你母后覺得愧對祖宗,怕無人繼承江山,勸朕選妃。
朕不是當皇帝的料,卻因嫡子出身,無痛無災,順利冊封太子,再繼承這片江山,朕沒有才能,也只能硬著頭皮坐在這龍座之上。人這一生的命運啊,從來也說不清楚,百姓羨慕皇帝,殊不知,皇帝也在羨慕著他們?
沒有孩子又如何?宗室子弟從來不缺,總有適合過繼當皇帝的,總歸都是宗氏後代。
人來世上這一遭,又能遇到幾個知心之人?你母后走後,至今多年,朕每每都在夢中夢見她,於朕而言,這已足夠。
原先,朕以為你與朕不一樣,如今看來,竟是一樣的。有些人,註定一生只能愛一人。」
宗禎的眼睛都被父皇給說酸了。
似他父皇這般,自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可又如同他所說,人生走一遭,使命各不同。
宗禎給他行禮,抬頭道:「我會儘早回來。」
仁宗笑:「自然,朝中還有這麼多要事需要你回來打點,朕不是個好皇帝,所幸你母后將你帶來這個世界。」
宗禎也笑了笑,轉身大步離去。
仁宗看著他的背影,再嘆一口氣。
那日,他去莊子裡,看到姬昭坐在床邊失魂落魄的模樣,兩人雙手交握,是有過一點懷疑的,只是他也沒太敢往那處想,今日兒子過來說這麼多,他反而有種塵埃落定的安定感。
他若是阻止,姬昭在外流浪,再無蹤跡。
宗禎又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當年,他的父皇也不許他娶皇后,因為皇后家世太低,他清晰地知道那種感受,兒子與姬昭這樣的感情比他們當年還甚。
世人總說江山與美人總要擇一個,為什麼就不能都擁有?
這樣的感情本就與世俗不符,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卻還是共同選擇這條路,可見他們的決心。
他又何必棒打鴛鴦?
兩人若是感情當真深至此,此生再不分開,相愛到老,那也是一段佳話,也算驚世駭俗。
若是總有分開時,也無需他出手。
誰又不曾年輕過。
宗禎自小到大,無數次在鬼門關徘徊,皇后與他對兒子唯一的期望是,活下去。
「我想去找姬昭。」
仁宗噎住,又道:「說來也奇怪,這孩子是怕朕怪他?朕又怎會怪他,唉!朕會派人去找他回來,不必你親自去一趟。」
「父皇,其實我有件事想要告訴您。」
「你說,你說。」
「我確有心儀之人,那人也從來不是什麼慶暘公主。」
仁宗皇帝這些天,該知道的也知道了,慶暘公主騙他的事,他也已知曉,對此他自責道:「都是父皇草率,輕信他人之言,不過那位慶暘公主好歹救了你的命。」
「這也是我要說的,我能醒來,根本不是因為她的藥。她給您的藥,處理過,我若是靠她的藥,長達一兩年,都無法好透,她也好用這藥控制您與我。」
仁宗大驚:「那,那——」
「我吃的藥,是姬昭給的,姬昭那位白大夫,您也是知道的,當初眉州治瘟疫的方子就是他所提供。」宗禎繼續道,「父皇,時到今日,我也再沒有什麼好隱瞞、擔憂的,先前之所以一直沒有告訴您,是因為福宸與姬昭尚未和離,和離之後,又遇上這些事,我一直沒能來得及說。」
仁宗驚呆了,看著宗禎半天不敢說話。
宗禎也看他,點頭:「是的,是姬昭,我喜歡的人是姬昭。」
仁宗猛吸涼氣,半晌,才來了句:「你,你跟你妹妹搶,搶人啊!」
宗禎怔住,驀地笑出聲。
他怎麼也沒想到,都到這個時候,他父皇最在意的竟然是這點!
「怎能如此呢?!」仁宗一臉哭相,夾雜著憤怒,「朕就覺著奇怪,福宸與昭哥兩個孩子過得好好好的,感情那麼好,怎就突然要和離?!姬重錦也是幌子吧!你,你怎可如此呢!」
宗禎解釋道:「福宸與姬昭是當真沒有感情,當初也是我與父皇非要賜的婚。福宸與姬重錦之間,也是真的。」
「真的?!」
「父皇,我可以用我的生命起誓。」
仁宗聽了不說話,片刻後才喃喃道:「難怪這孩子要走啊!都怪朕,輕而易舉地相信旁人!」
「這也不怪父皇,說來也的確是劉蘊的解藥幫我拖了幾日。」
「那,你可知那孩子去了哪裡?」
宗禎搖頭:「不知……」
仁宗嘆氣:「那要如何去找?」
「總不能因為不好找,就不去找?總有一日能找到。」
仁宗再看他,看了許久,又開始嘆氣,最後點頭道:「你去吧,路上注意身子,若是實在找不到,就回來,我們一起想想法子。」
「好……」
「唉,你去吧。」
宗禎行禮,轉身要走,到底是問道:「父皇,姬昭是男子,我亦是男子,我們不會有孩子,我也不打算再親近旁人。」
仁宗擺擺手:「你母后臨走前,拉著朕的手,說她只希望你們兄妹二人平安喜樂。你們是太子與公主,看似身份高貴,卻生來承受巨大壓力,又哪來真正的平安喜樂,在朕能給的地方,朕會盡力給予你們一切。至於孩子,唉,你幼年時候,身子不好,好幾次差點救不回來,你母后覺得愧對祖宗,怕無人繼承江山,勸朕選妃。
朕不是當皇帝的料,卻因嫡子出身,無痛無災,順利冊封太子,再繼承這片江山,朕沒有才能,也只能硬著頭皮坐在這龍座之上。人這一生的命運啊,從來也說不清楚,百姓羨慕皇帝,殊不知,皇帝也在羨慕著他們?
沒有孩子又如何?宗室子弟從來不缺,總有適合過繼當皇帝的,總歸都是宗氏後代。
人來世上這一遭,又能遇到幾個知心之人?你母后走後,至今多年,朕每每都在夢中夢見她,於朕而言,這已足夠。
原先,朕以為你與朕不一樣,如今看來,竟是一樣的。有些人,註定一生只能愛一人。」
宗禎的眼睛都被父皇給說酸了。
似他父皇這般,自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可又如同他所說,人生走一遭,使命各不同。
宗禎給他行禮,抬頭道:「我會儘早回來。」
仁宗笑:「自然,朝中還有這麼多要事需要你回來打點,朕不是個好皇帝,所幸你母后將你帶來這個世界。」
宗禎也笑了笑,轉身大步離去。
仁宗看著他的背影,再嘆一口氣。
那日,他去莊子裡,看到姬昭坐在床邊失魂落魄的模樣,兩人雙手交握,是有過一點懷疑的,只是他也沒太敢往那處想,今日兒子過來說這麼多,他反而有種塵埃落定的安定感。
他若是阻止,姬昭在外流浪,再無蹤跡。
宗禎又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當年,他的父皇也不許他娶皇后,因為皇后家世太低,他清晰地知道那種感受,兒子與姬昭這樣的感情比他們當年還甚。
世人總說江山與美人總要擇一個,為什麼就不能都擁有?
這樣的感情本就與世俗不符,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卻還是共同選擇這條路,可見他們的決心。
他又何必棒打鴛鴦?
兩人若是感情當真深至此,此生再不分開,相愛到老,那也是一段佳話,也算驚世駭俗。
若是總有分開時,也無需他出手。
誰又不曾年輕過。
宗禎自小到大,無數次在鬼門關徘徊,皇后與他對兒子唯一的期望是,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