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嬌看了她一眼,眼神仍帶著幾分為兒子不平的怒氣。

  冬竹笑著給她捏肩:「彆氣了彆氣了,現在這樣挺好的,咱們小官爺唯一能令人嚼嚼舌頭的地方也傳出去了,大家都知道小官爺是什麼人,這時候還願意嫁小官爺的,那才是小官爺的良緣,比那知面不知心的靠譜多了。」

  阿嬌胸口的火氣終於消了下去。

  對,沒有李姑娘,還有張姑娘孫姑娘田姑娘,兒子那麼好,她就不信挑不出一個更合適的。

  她想通了,但怎麼知會兒子卻是個難事,阿嬌怕兒子不舒服。

  孟昭已經料到了,快到月底之期母親卻絕口不提相看的事,每次看他目光也頗為躲閃,休沐前一日,孟昭回府後來給母親請安,主動詢問道:「娘,李家是不是跟您毀約了?」

  阿嬌臉色微變,攥著帕子道:「你怎麼知道的?」

  孟昭笑道:「猜的。」

  那笑容看得阿嬌心疼,立即保證她一定能給兒子找門更好的婚事。

  孟昭不急,與母親商量道:「娘,其實我想外放,兒子空讀過不少聖賢書,卻從未真正體察過民間疾苦,兒子想去外面闖闖,歷練夠了再回京。」

  剛剛察覺永嘉公主對他的心思時,孟昭就就有過外放的念頭,只是怕母親捨不得,後來母親替他安排好了一門婚事,孟昭又想,如果自己成親了,永嘉公主自然會跟著死心。可現在他與李家的婚事黃了,永嘉公主卻又來翰林院借書,頗有要安慰開解他的意思,孟昭就堅定了外放的念頭。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凡是見過永嘉公主笑容的年輕男子,可能都會為她動心。

  孟昭也陷入過驚艷,但他不敢沉迷。

  連李家都嫌棄他,宣和帝更不可能把捧在手心裡的金枝玉葉嫁給他。

  如果永嘉公主堅持,宣和帝不會責罰公主,卻可能遷怒他,甚至父親母親。

  孟昭不想讓事情變得那麼難看,他離京是最好的解決之策,哪怕只離開三年,三年裡永嘉公主也肯定出嫁了。

  阿嬌不知道兒子的心事,她最先想到的是兒子想躲避京城關於他身世的議論紛紛。

  為了讓母親同意他外放,孟昭默認了母親的猜測。

  阿嬌便不忍心再拒絕了。

  她當年也想逃離那些議論,可她沒有地方可去,兒子不一樣,他去外面躲個三年清靜,三年後再回京,兒子成長了,京城差不多也忘了這事。還有,三年後王家的生意也能出個結果了,如果王遇安成功東山再起,對兒子的名聲也有好處。

  「你真想去,娘支持你。」阿嬌目光不舍地道。

  孟昭笑了笑。

  等趙宴平回來,孟昭也同樣徵求父親的意見。

  趙宴平覺得,兒子能外放歷練是好事,京城這地方全是達官貴人世家子弟,那些人看在皇上、貴妃娘娘、端王的面子上也會給兒子面子,不敢給兒子出什麼難題。外面就不一樣了,天高皇帝遠,本地豪紳世族更是敢與官府叫板,兒子去會會那些人,才能看清楚人間險惡。

  功利上講,外放並不會耽誤兒子的前程,謝郢便曾外放多年,如今都是內閣預定的人物了。

  趙宴平沒奢望過兒子能進內閣,能心性堅定地一直勇敢往前走,就是好兒郎。

  「回頭我與你盧叔說一聲。」盧俊的父親便在吏部做事。

  孟昭笑道:「不勞父親,兒子主動求外放,翰林院便能替兒子安排。」

  同進士想謀個知縣都容易,更不用說孟昭一個探花郎。

  翰林院主管也以為孟昭是為了躲清靜,躲躲也好,他自去吏部替孟昭商議外放之事。同樣是知縣,也有窮富之分,孟昭有才,又有貴妃娘娘撐腰,不能打發他去太差的地方。

  吏部從需要調派新知縣補缺的富縣裡面,挑了河南府的洛陽縣。

  吏部挑好了,還要遞交皇上批准。

  宣和帝看到孟昭的名字,御筆一批,准了。

  六月初五,孟昭便拿到了吏部的調任文書。

  家裡的行囊都準備好了,孟昭一一與父母親人辭別,帶著兩個小廝,乘馬車出了城門。

  前朝的事,貴妃娘娘從不攙和,宣和帝又沒有對她提起,貴妃娘娘便一無所知,直到過了幾日,端王妃薛寧帶著孩子們進宮給母妃請安,貴妃娘娘詢問兄長家的情況,才從薛寧口中得知孟昭竟然外放去洛陽了。

  薛寧說話的時候,永嘉公主在陪小侄女小侄子玩,聽到嫂子說起孟昭,她悄悄豎起了耳朵,待得知孟昭外放,已經離京了,永嘉公主嘴巴一抿,豆大的淚珠便從桃花眼裡掉了下來,砸在了小郡主的手背上。

  小郡主呆呆地抬起頭。

  永嘉公主已經跑了。

  小郡主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僵著胳膊來到母親面前,指著手背上的淚珠道:「娘,姑姑哭了。」

  薛寧一臉錯愕。

  貴妃娘娘黛眉蹙起,不好解釋,等兒媳孩子們一走,貴妃娘娘就去找女兒。

  「這陣子京城全是關於他的議論,他出去散散心也好。」貴妃娘娘坐在床邊,安慰趴在被子上哭的女兒。

  對永嘉公主而言,孟昭為何離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去洛陽了,她至少三年都見不到他。

  「娘,我要去洛陽。」哭夠了,永嘉公主坐起來,紅著眼圈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