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介石是有些後悔的,他終於為小看冷清秋付出了代價。

  與飛毛腿特戰隊鬧翻之後,老蔣嘗試過挽回,政府一直有人守在北平洋人街,只等冷清秋回來就採取行動。媽蛋誰能想到她回來第三天,聯軍委員會就對洋人街實施了封鎖計劃,得到這個消息,蔣介石琢磨許久,終於放棄了糾纏。

  聽說飛毛腿特戰隊已經解散了,冷清秋是一個人回來的。

  她並沒有什麼後台,只是普通人家出生的女兒而已。

  可供冷清秋發揮實力的地方就是軍校或者部隊,回到北平她就是籠中鳥,無需介懷。損失了這樣一名優秀的特種兵教練的確很可惜,很快,老蔣的目光就被別的東西吸引……他將野心都寄托在宋家小女美齡身上。

  撇開宋美齡的才華與美貌不論。

  滬上宋家,那是在全國範圍內都能排得上號的富商。

  有他們的支持,在國內戰場,蔣介石才能更有底氣。

  他開始追求宋美齡。

  他忽略了蟄伏在北平洋人街的冷清秋。

  他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

  華爾街股市崩盤就給宋家帶來了巨大打擊,蔣介石聽了媳婦以及岳父的規勸,他與美方秘密簽訂協議,出賣了冷清秋。當初以為的正確決定卻將政府逼到不仁不義的立場上,冷清秋被三大軍備公司聯合接到德國,受黨衛軍嚴密保護,緊接著冷清秋隱藏的身份揭開,二次軍備革命開啟……不僅是老蔣,美國人也深深後悔。宋老爺子知道他鼓動女婿做了錯誤決定了,在巨大的經濟損失面前愣是沒敢有怨言,沒人的時候他感慨得很,海鳴那小子是勸過他的,讓宋家從美國市場抽身,讓他們斷了與美國政府的聯繫……

  活該有這樣的下場。

  宋海鳴傳達的明明是從那女人口中得來的小道消息。

  他們沒相信。

  美國市場的癱瘓已經傷了宋家的根基,若不是三個女婿夠牛逼,這個大家族沒準就跟美國那些倒霉蛋一樣瞬間傾家蕩產。他們挺過來了……1929-1931,這幾年走得的確艱難,好歹穩住了國內江山。

  這一切都毀在日本人手裡。

  上海陷落,最先遭殃的反倒不是婦女和平民,而是滬上的富商。

  他們的資財米糧全被一掃而光,除了禮節性留下光禿禿的宅院其他的什麼也沒有,除了租界還算安穩,整個上海狼藉一片。

  我們已經說了,日本對華行動第一站,倒霉的是商人。

  在商人這個隊伍中,最慘的又要數宋家。

  宋家仨女婿太招風。

  撇開已經逝世的國父孫中山不提,蔣介石和孔祥熙就很了不起。

  在動不了冷清秋的情況下,國民政府就是供日軍泄憤的靶子,蔣介石又是中心紅j□j……作為老蔣的外家,姓宋的怎麼算都難逃一劫。

  1931年對華行動的總指揮就是海軍大將齋藤實,副手則是東條英機。他們並沒有第一時間斃了宋美齡的娘家人,而是將上上下下全扣下來,模仿耶穌受難的經典動作,一家子上下全綁在十字架上,他們被排成一排,前後都是舉著鋼槍的日本士兵。

  照片是逼迫《上海日報》的記者拍的,整理圖文向全中國發放。

  南京政府第一時間就收到消息。

  看到一張張高清黑白照,蔣介石雙手緊握,手背上滿是青筋。

  本以為幹掉北洋政府坐上中國領袖的位置就是輝煌的開始,這幾年他卻總是被迫做出艱難的選擇。

  兩次放棄冷清秋,投靠美國……

  終於,砝碼變成了媳婦的娘家。

  這個消息,蔣介石有意瞞著宋美齡,讓媳婦知道這個恐怕受不住打擊。

  他想得很好,卻忘了這位滬上名媛並不是冷太太這種足不出戶消息閉塞的保守女人,宋美齡與幾位政要夫人喝了個下午茶,然後就聽說日軍殺入上海的事,她頭暈目眩險些摔倒在地,匆忙趕到元帥府找老公商議對策,就撞上蔣介石在房內開槍射擊。

  “……聽說上海陷落了。”

  “我父母姐妹可還好?有無消息?”

  蔣介石眼神一慟,他將打空了彈夾的手槍丟到地上,直直看著玫紅色旗袍風姿綽約的媳婦。

  在很多時候,這個眼神都能給宋美齡信心,並不包括現在。蔣介石看得太專注太認真,宋美齡直覺害怕,她聲音已經有些顫抖,又問了一次:“我家人……可好?”

  “勿擔心,會沒事的。”

  這個回答太敷衍,宋美齡多聰明,能騙住她?

  她眼圈已經紅了,貝齒咬在殷紅的唇瓣上。

  “你老實告訴我他們出了什麼事?”

  要怎麼告訴她上海所有富商都被洗劫一空?

  要怎麼告訴她宋家被自己連累成了活靶子?

  要怎麼告訴她日本人提出許多苛刻的要求,若做不到就要斃了那一家子。

  ……

  蔣介石不了解齋藤實,這卻不影響他預估日本人的德行做派。

  能在這個齷齪的民族坐上海軍大將的位置,這人能是軟貨?

  日本被尷尬的國際局勢逼入絕境,這是最後的辦法。不能恢復生產那就去偷去搶。中國人讓他們如此倒霉,這筆帳就在中國身上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