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紅菱心中越發狐疑,但顧王氏已說起了家常閒話,便只好按在了心底。

  顧王氏拉著她的手,說了幾句閒話,便道:「我昨兒就惦記著叫你過來,早飯有你愛吃的東西。」

  姜紅菱笑了笑,說道:「得老太太愛惜,孫媳倒愧不敢當呢。」

  顧王氏說道:「這有些什麼。」言罷,便叫丫頭擺飯上來,起身同姜紅菱攜手到了外頭堂上。

  這顧王氏是現如今侯府最尊貴的長輩,一日三餐之豐盛自不在話下。

  祖孫兩個走到堂上,在紅木嵌琉璃面海牙八仙桌前坐定。姜紅菱打眼望去,只見桌上八葷八素、八冷盤八熱碟兒,共十六個盤子,另有粥飯點心等吃食,不禁心中暗自感嘆。

  這些日子以來,她主持侯府中饋,已察覺侯府這些年來頗有些入不敷出。雖有李姨娘中飽私囊,刁奴蛀蟲敗家,但這最大的開支便是府中的奢靡浪費。加之自打老侯爺身故,侯府這些年來產業沒有絲毫擴張,倒有萎靡之勢。如此坐吃山空,長此下去,必定後手不接。

  前世,侯府到了臨末幾年,便已是衰敗不堪。姜紅菱雖心中有數,但帳目到了手中,依然有些驚心。

  但要這些貴婦少爺們節省用度,削減開支,只怕是不行的。若是真行此策,她姜紅菱反倒要遭闔府上下的嫉恨。此道,行不通。

  節流不成,自然是要開源。

  姜紅菱想了些心事,秋鵑已將碗筷布下,低聲問道:「大奶奶,牛乳粳米粥、杏仁茶,您吃哪個?」姜紅菱便隨口道了一聲:「粳米粥就好。」

  秋鵑替她盛飯,顧王氏便向她笑道:「今兒有水晶包子,上回你在我這兒吃飯,我見你吃了幾個,曉得你愛吃,便吩咐人特意做的。待會兒,你多吃幾個。」

  姜紅菱連忙笑道:「孫媳婦喜歡個吃食,老太太還記在心上。」

  這侯府造的水晶包子,是以豬皮裡脊打爛,裹以筍丁鮮菌為餡兒,又用冰糖提鮮,皮子亦是燙麵。包子蒸出來,宛如水晶剔透,咬開便是一包鮮美湯汁。又因其內有筍丁香菌,不會使人生膩。

  姜紅菱極愛吃這類點心,前回在松鶴堂時,席上有一籠包子,不覺多吃了兩個,便被顧王氏看在眼中。

  顧王氏有意拉攏扶持姜紅菱,在這等小事上便下了些功夫。

  姜紅菱同她也是打了一世交道的,哪裡不知道這老太太的手段,也不說破,和和氣氣陪顧王氏吃了這頓飯。

  飯後,祖孫兩個又到裡屋坐著,丫鬟燉了六安茶上,兩人各取一碗。

  顧王氏說道:「這六安茶解油膩最好,前回思杳拿來的顧渚紫筍雖也上佳,到底不如這個對我的胃口。」

  姜紅菱吃了兩口茶,聽了這話,便接口道:「我倒是更喜歡顧渚紫筍。」

  顧王氏聞言,便道:「既這麼著,老二送來了許多。待會兒,你都帶回去。擱在我這兒,也只是白擱著。」

  姜紅菱聽著,連忙起身又道了一回謝。

  祖孫兩個說了幾句閒話,姜紅菱便將話頭提到了家計帳簿上來,旁的沒細說,只是言道這些年來帳簿上虧空甚多,銀帳兩不相照。又提及採買以次充好,吞沒錢財等事,意思就是想將李姨娘扯出來。

  顧王氏卻不大願意接這話,只說道:「我老了,這些事情都不大聽得進去了。家中有太太和你照看著,就很好。這些事,你們便瞧著辦罷。」

  姜紅菱聽這話不大對路,也就沒再說下去。又坐了一會兒,外頭便有人來請,說管家們有帳來對,又有採買等著發籌子去買東西。她便起身去了。

  待姜紅菱離去,秋鵑上來收拾茶碗,便說道:「老太太,大奶奶今兒這話的意思,倒好似是要尋李姨娘的麻煩呢。」

  顧王氏不接口,只是道:「你們奶奶,是個靈透的人。」說著,就沒再言語。

  她心中計較著,這事交付與姜紅菱,不知她能查出些什麼來。然而如今自己已是騎虎難下了,那孩子捏在李姨娘手裡,總是奈何不得她。倒先把那孩子尋出來,再擺布了李姨娘。等封了這些人的口,姜紅菱到底是個局外人,於當年的事即便知道了,也拿不到什麼把柄。

  姜紅菱想要在侯府當家,她如何看不出來?

  指憑她們鬧去,等姜紅菱把李姨娘收拾了,當年的事便再沒人知道了。姜紅菱即便當家了又如何,她到底是個寡婦,能有什麼作為。將來顧忘苦娶了妻,承繼了爵位,這府中又是另一番局勢。

  顧王氏依舊是侯府的老太太,這大局還是握在她的手中。

  想到這裡,顧王氏忽覺心懷舒暢,自謂這平衡之術,掌握的極好。

  姜紅菱回了洞幽居,打發了來回事的家人,便在屋中炕上抱膝靜坐,心裡盤算著今日之事。

  顧王氏所託之事,聽來沒什麼大不了,細細推敲一番,卻倒是有許多不通之處。也不知這件事裡,到底藏著什麼古怪。

  顧王氏面上瞧著疼她,似是也厭了李姨娘。但她今日探了探口風,顧王氏卻仿佛並不很願意現下就處置了李姨娘。

  這兩件事之間,也不知有沒有什麼瓜葛。

  姜紅菱默默想了一回,她本有心叫劉二娘子去查探此事,但話到口邊偏又改了主意。如若這件事裡,當真有什麼不能告人之處。這不穩妥的人知道了,倒也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