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杏娘聽了這一席話,自然明白她用意為何——無過是為去年拒了她外甥提親,懷恨在心,今日將此事重提,欲看笑話罷了。她先將其甥姻事講出,若是傅月明許配的人家比那馮千戶更高,自是沒話可講,如若不然,一番奚落嘲笑是免不得的。那季秋陽身家甚是單薄,除卻貢生的名頭,並無一毫值得一講的地方,且他與女兒的那段姻緣,頗有些不能與人言之處。然而這許多人睜眼看著,又不好只顧不講。她左右為難,一時也沒了言語。

  偏生那鄭三娘是個沒半分算計的,見她不說話,開口便道:「這些日子見府上與林家走得近,林家老太太在白雲庵里搭台子看戲,還將大姑娘接了去。想必大姑娘的姻緣,是著落在他家了?」那蔣氏聞言笑道:「若是他家,那大娘子可當真算是得了貴婿了!然而我怎麼聽人講起,林家公子去年就上京提親去了,定的可是京里的名門千金,到如今還不曾回來呢!」說畢,又趕忙笑道:「想必是市井閒人傳訛了,我聽差了也未必可知。」

  眾婦人至此時皆已看得分明,因其各人皆有些眼紅心熱,都坐看熱鬧,並無一人開口。中又有一人,略微知道些內情,便嘴快將那段故事講了出來。那蔣氏聽了,便即笑道:「原是這樣一個書生,我竟不知傅員外並大娘子這等看重斯文,推了千家萬戶的親事,卻將個寶貝女兒許與這樣一個上無片瓦下無立錐的秀才!我倒是不知,這樣的人要怎樣養活老婆呢?傅家大姑娘的那些嫁妝,陪過去只怕也要全貼了家計呢!」說畢,便掩口笑個不住。

  那陳杏娘臉上青紅不定,欲待出言反駁,卻一時無話可講,哽了半晌才道:「雖是他現下清貧些,然而卻知道上進,人品才學又是極好的,如今上京城裡趕春闈去了。人的眼光總要放長遠些,誰知人家將來如何呢?倒比那起只知敗家壞事的紈絝,強的多了。」那蔣氏聞說,咯咯一笑,說道:「這話很是,興許這秀才進了京赴考,一朝金榜題名得中狀元也為未可知。然而我卻聽聞那京城桃紅柳綠、花迷人眼,名門望族又多,這些世家大族最喜的便是這等科舉新貴,倘或令婿為人相中,欲要聘為東床,那底下的事可也難說得緊。員外娘子也要好生算計算計,沒得讓小人耽誤了姑娘的終身。」

  她此言一落,陳杏娘心生恚怒,正要開口駁斥,卻聽屋外一道脆生生的嗓音響起:「蔣家嬸子這般為我打算,可真真是折煞我了。」話音落地,只見傅月明身上披著大紅羽緞斗篷,懷中捧著一隻梅青陶瓷手爐,快步走進屋來。

  陳杏娘見她斗篷上落了些雪,便說道:「外頭又下起來了?」傅月明一面叫丫頭脫了外頭的斗篷,一面說道:「下雪珠了,也不很冷。」說畢,走上前來,先與眾人見過,便在地下一張椅上坐了,向那蔣氏笑道:「我打外頭進來,前面的話也不曾聽見,只模糊聽著一句,倒關係著我的婚姻。蔣家嬸子往日裡也少走動,卻這樣替我著想,真叫我好生感激呢。」那蔣氏知話為她聽去了,因看她不過是個半大孩子,也不放在心上,便笑道:「大姑娘這話卻客氣了,我不過是替你籌謀籌謀罷了,免得為人誤了又生懊悔。」

  傅月明微微一笑,說道:「蔣嬸子說的是,然而我們自家門裡的事情,倒勞煩嬸子為我們操心。難怪總聽聞嬸子身上總生些棒瘡,想必都是從這操心過度上犯起來的。」蔣氏聽了此語,不由面上微紅。原來因她平日裡愛搬弄口舌是非,在家時常與婆婆小姑口角,她家漢子又不是個耐煩的,時常惱起來便是一頓拳頭。她這婦人卻也沒幾分常性,彼時吃了虧說要改,過不得幾日便又老病復發,故而她身上便時常帶些皮肉傷,此事在親友之間流傳頗廣,大夥都將此事當做個茶餘飯後的笑柄。此時聽傅月明含沙射影的當面戳來,她臉上便有些掛不住了。

  便在此時,夏荷上來將眾人的茶又添了一回,傅月明見桌上果盤齊整,不免走下來將點心讓了一回,待重新落座,方又含笑問那蔣氏道:「前幾日聽聞大姐姐小產了,我心裡也記掛得緊,只是家中忙著不及過去探望,現下可好些了?」那蔣氏聽了這話,更覺難堪。卻原來她自嫁進蔣家,也生養了兩個女兒,大的一個一年前出了閣。誰知這姑娘在家時與人有些不乾淨,嫁進人家被說不是女兒,休逐來家。然而這也罷了,這姑娘歸家不到半年,竟然傳出身懷有孕。蔣家初時只道是那戶人家的骨血,還上門嘶鬧了幾場,落後卻沒了動靜。蔣氏夫婦只在私下尋了些秘藥,悄悄地替自家姑娘打了胎。然而這事已是鬧得滿城風雨,徽州城裡人盡皆知。因著這兩件醜事,這蔣大姑娘到了目下還在家中住著,無人肯娶。

  此事乃是蔣家秘辛,被傅月明這般當面提及,那蔣氏臉皮再厚也掛不住了。然而待要發作,此事乃自家門內的醜事,傅月明又只是個孩子,與她吵鬧,不過白叫人看了笑話。若是起身就走,自家漢子又正在外堂上同人說話,自己又走不脫的。這般思前想後,她不知如何是好,抬頭四望,卻見滿屋子的眼睛都落在自己身上,不覺臊得滿臉通紅,額上汗珠滾落,周身如至炭火之上。方才這一屋子的人都還等著看陳杏娘的笑話,才一眨眼的功夫這滋味便輪到自己來嘗了。

  正在這進退兩年之際,卻聽傅月明又笑道:「嬸子怎麼不說話?嬸子額上沁了好些汗,連著臉上的粉都花了,想必這屋裡的火盆籠的旺了,嬸子熱的難過?」蔣氏聽了這話,方才強笑道:「是熱了些,我身上燥得厲害。」傅月明點頭道:「因知道今兒諸位太太必要過來吃年茶的,所以我家太太一早起來就吩咐要把火盆並炕皮燒的熱熱的,只怕諸位冷了,誰知嬸子又害起熱來!也幸而是這火盆的緣故,不然我還道是我說了什麼不當的言語,惹得嬸子不高興呢。」說著,又笑道:「既是嬸子害熱,外頭院裡風倒爽利,嬸子不如出去涼快涼快再進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