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田姨娘梳了頭上來,眼看屋內這母女二人說笑不絕,其樂融融,待要上前,又無處插手,只好在一邊直撅撅的站著,又望著傅月明說道:「大姑娘,你往日都是和二姑娘一道上來請安的,怎麼今兒獨個兒就來了?」傅月明手裡剝著栗子,佯作無意道:「我出來時,見妹妹的寧馨居靜悄悄的,門還沒開。想必妹妹還在酣睡,想著時候尚早,妹妹又小,何必這樣早就吵醒她呢?就沒著人去喊她。母親這兒,我一個再帶上這兩個丫頭,也就夠了。」陳杏娘聽了這話,心裡歡喜她為人體貼,便隨口說道:「月兒辦事倒很是周全,到底是我的女兒,又長了幾歲,和小家子女孩兒不同。」

  她只顧誇讚女兒,卻沖了田姨娘的心腸。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田姨娘只道她這話是暗諷傅薇仙乃庶出,自然趕不上傅月明這嫡出的女兒,頓時氣沖肺腑,張口就道:「太太,昨兒個老爺交代叫我去陪那幾個唱的。我怕她們轎子也就到了,我去門口迎迎兒?」陳杏娘是個實誠人,毫無知覺,只是點頭道:「算算時辰,她們也待來了,你就往前頭去罷。待她們上去了,你再回來。這裡頭有我同月明招呼就是了。」田姨娘聽了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叫了自己的小丫頭琳琅,扭頭摔帘子去了。

  陳杏娘卻渾然不覺,只剝著果仁,又同傅月明閒話家常。傅月明嘴裡慢應著,心裡忖度道:這田姨娘是個小肚雞腸的,倒要提防她鬧出什麼妖兒來。又隨口問道:「父親叫姨娘去待那些個唱的?」陳杏娘頷首道:「是,你爹堂上擺酒,須得來幾個粉頭上去遞酒,唱曲兒陪坐。你知道娘的性子,最是瞧不上這些爛污女子的,懶得管這些事,你爹就交代給田姨娘了。」說著,又叮囑她道:「今兒來的人多,家裡雜亂。你是個沒出閣的姑娘,只在後堂緊跟著我,可不要出去亂碰,叫哪家的野小子瞧見了不好。」傅月明趕忙應了。

  母女二人忙了一早上,將八個果盒裝好。陳杏娘便叫夏荷把果盒拿到花廳上擺了,又送了四盒交予二門上傳東西的小廝,叫拿到外頭堂上。一面又吩咐冬梅尋茶葉出來,捅開爐子燒水,預備待客茶。傅月明也隨著她進進出出,不時插手指揮。家裡各處的下人,於此景頗有些納罕,須知她往日是最懶怠管事的,今兒卻突然轉了性子。然而責問起家事,卻也似模似樣,一眾家人雖覺奇怪,又嫌她年小頗為不服,礙著太太跟前,無人敢說。

  正在忙亂之間,門上小廝飛跑進來報導:「太太,嫂夫人連著表小姐、表少爺已到正門前,正在下轎,就待來也。」

  ☆、第八章 舅母造訪

  陳杏娘聞訊,趕忙放下手裡物事,到鏡前又理了一回衣裳首飾,便帶了傅月明快步往外行去。

  才走到院中,遠遠的便聽到一陣明快笑聲,只見一中年婦人帶著一名少女步入院中。那婦人腳不沾地,步履如飛,倒把她身後的少女撇的老遠。

  見她到來,陳杏娘迎上前去,待要說話,那婦人卻先開口笑道:「蒙姑娘相邀,我再不敢不來的。這麼一大清早,沒吵了姑娘罷?」陳杏娘也笑道:「嫂子肯來,我是再歡喜不過的,哪裡有什麼擾不擾的?」說著,又叫傅月明上來見禮。

  傅月明款步上前,向那婦人端端正正的道了萬福,口裡低聲說道:「見過舅母。」那婦人歡喜不盡,扯著她說短道長,品頭論足,又叫那隨她前來的少女過來,與陳杏娘問安。

  原來這婦人乃是陳杏娘的寡嫂陳氏。因著陳家家道中落,娶來的陳氏也是個小戶女子,行動言談雖不大合乎規矩,性子倒極是直爽。嫁進陳家育有一子一女,長子名陳昭仁,今年十三歲,與月明同齡。次女名陳秋華,小月明一歲。自從三年前陳杏娘的兄長離世,這陳氏便帶著一雙兒女,自個兒支撐起門戶過活。雖則陳舉人身子尚且康健,鄉下還有幾畝薄田收著租子,但到底她一個寡婦,上敬公婆,下養兒女,實在艱難。陳杏娘敬她青年守寡,時常拿些私房資助於她,又常使人送些布匹吃食,故而這姑嫂二人交情極好。不獨年節生日,就是尋常日子,也通家往來。

  當下,陳秋華走上前來,慢條斯理的與陳杏娘行過禮。陳杏娘嘴裡寒暄著,就同傅月明一道將她二人請進明間。

  眾人入得房內,各分賓主落座已畢。冬梅上了茶水並點心,這兩對母女就坐著說話。

  傅月明耳聽母親同舅母長篇大段的說些人情家事,心知這姑嫂二人必要說上一陣子的,便張眼看向表妹陳秋華。

  這陳秋華亦是個瓊閨秀玉,雖是身量未足,容顏卻已見清麗脫俗,但因其打從生下就自胎裡帶來一種先天之疾,身子十分瘦弱,一把纖腰更是不盈一握,頰上雖撲了些胭脂,卻仍顯蒼白。傅月明打量了她兩眼,見她今日穿著一件翠藍雲紋的褙子,裡頭一條湖綠潞綢襦裙,雖非華服盛裝,卻十分清雅,便向她笑道:「妹妹好?幾日不見,妹妹出落的更好了,瞧來真是天仙一般的人物。聽聞妹妹病了幾日,可大安了?」

  那陳秋華本在聽她母親與陳杏娘閒話家常,見傅月明問她話,便開口回道:「左不過又是我那素日裡的毛病罷了,沒什麼好不好。姑母這裡下了帖子,我怎好不來?就掙也得扎掙著過來的。表姐近來也是大病一場,倒還有精神問詢旁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