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算算時間,從兩軍交戰開始,到如今早該打了起來,岳承宗到底走上了一條姚氏夢想中完全不同的道路。
也不知道他是被自己逼成了這個模樣,還是因為世道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他總算改變了好像可以窺見的命運,能活著看到王朝的卑鄙無恥,並能有本事跟趙都王室對抗到如今。
只可惜姚氏已經看不到了,她當初想了那麼多,可到最後,就是她死了,依舊也只是一場空而已。
在這一刻,玲瓏好像已經不再對以往的姚氏感到心裡生結。
她令眾人準備妥當,若是岳承宗成功,自然一戰成名而天下知,若是失敗,岳家上上下下自然會以命來賠!
她相信岳承宗明白這一點,就是為了自己與一對兒女,他肯定也會拼盡全力!
說到底,若是只有他一人,恐怕他這樣的人寧願死,也不願背上反賊的污名使岳家蒙羞。
可是他為了自己,為了兩人的孩子,他到底走出了與他性格完全相反的道路!
得了這樣一個丈夫,無論失敗還是成功,玲瓏已經再沒有了遺憾!
前頭戰事激烈,岳承宗領了騎兵與趙都王朝拼殺。
耗時三個多月,雙方各有損傷,趙都王朝本來如今就已經風雨飄搖,自然經不起長時間的久耗。
而岳承宗也開始打起了明字的旗號,他同樣發布公告,以示天下,自己一片心日月可知,如今的反叛,不過是朝廷所逼而已,因此他自立為王,而號為明。
這一場仗打起來就再沒有消停的時候,趙都王朝雖然早存了要接收岳家勢力的心思,可他們沒料到岳承宗真的會反。
而且岳家勢力如此之大,一時間久攻不下,朝廷反倒折損了不少的士兵。
前頭打得激烈,後頭糧草卻早已經被各王公大臣瓜分乾淨。
趙都王朝無奈之下,只好向戎狄人求救!
只是戎狄人並非傻的,他們也希望能坐山觀虎鬥。
岳承宗這些年來與戎狄做過好幾次買賣,戎狄人從他手中以戰馬換銀子,深知岳家的實力,這會兒自然不願輕易就助了趙都王朝。
而趙氏族人卻做出了讓天下唾罵的事兒,他們稱戎狄人為主,並答應,只要戎狄願意伸出援手,往後江山一穩,趙氏願與戎狄人共分山河!
如此一來,朝廷險些沒有被人罵死。
可到了這個關頭,朝廷哪裡還顧得了這些。
蕭家與崔家等四大門閥見岳氏來勢洶洶的情況下,這會兒早已經生出了退意,如今久耗著,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在知道岳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之後,原本緊密合作的四大門閥與朝廷就已經貌合神離,接二連三的四大家族開始各找理由離開。
岳承宗既然已經跟朝廷開戰,自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朝廷騎虎難下,有苦難說,自然只好轉頭求戎狄人,什麼樣的條件都答應了出去。
因此,大量的戎狄兵馬開始往關中殺來。
這些戎狄人根本看不上中原人,將中原百姓看成豬狗,動不動便殺人打罵。
趙都王朝引狼入室的行為,不知遭了多少人唾罵。
許多就是以前對趙都王朝忠心耿耿的臣子等,見到這樣的情況,也開始對朝廷失望,轉而分別投入各勢力諸侯的門下。
朝廷自毀長城而不自知,這場征戰,足足打了兩年之久。
岳承宗在與戎狄的對戰中,百戰而百勝,名聲一出,自然天下前來投奔者更多。
甚至一旦前往戎狄人所占的城池時,不少百姓竟然殺官而開城投降,歡迎新主!
岳承宗採用的是分個擊破的手段,他引用了以前玲瓏建立運輸據點時的主意,每打下一個地方,便派重兵把守,全換成岳家勢力,再領兵攻打下一個地點。
如此一來,幾年之內朝廷自然節節敗退,就算是有戎狄人相助,也不過只是拖延了他們毀滅的時間而已!
這回戎狄賣馬的弊端便顯示了出來。
前頭兩年還好,一旦到了後頭,戎狄就是有兵卻也無馬。許多人這才想明白當初岳承宗高價收馬的原委,心裡不由將岳承宗罵了個狗血噴頭,自此,在戎狄人心目中,岳承宗兩夫妻成為了奸詐狡猾的名詞。
許多戎狄人甚至曾言,寧與虎熊謀皮,也不願與岳家做生意!
大明第一年時,許多百姓都喜歡將這一年岳家收服各地諸侯的時間稱為岳家開國的第一年,岳承宗已經將趙都王朝逼到了絕境。
趙都王室最後一任皇帝趙括開城投降,將代表皇帝的玉璽獻到了岳承宗手上。
第223章 完結(五)
岳承宗並未殺他,而將這個年幼的末代皇帝封為長命侯,正式稱帝!
第二年的時候,四方諸侯早已經伏首稱臣,這場延續了十年左右的叛亂,才開始漸漸平息了下來。
百姓們不再像以往惶恐不安,國家一統而新皇當立。
岳家並不缺銀子,甚至富得流油,新皇登位之後,便大赦天下,甚至開倉半價售糧,以助百姓們度過這一場延續了十年之後結束的時光。
如此一來,天下百姓們自然爭相歌頌,甚至許多岳承宗後來提拔的許多讀書人感念他的恩德,而寫出了不少歌頌他的詩篇。
國家初立,在四處南征北戰將許多不服的諸侯勢力收歸手中的時候,國家完全安定下來,已經是五年之後了。
也不知道他是被自己逼成了這個模樣,還是因為世道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他總算改變了好像可以窺見的命運,能活著看到王朝的卑鄙無恥,並能有本事跟趙都王室對抗到如今。
只可惜姚氏已經看不到了,她當初想了那麼多,可到最後,就是她死了,依舊也只是一場空而已。
在這一刻,玲瓏好像已經不再對以往的姚氏感到心裡生結。
她令眾人準備妥當,若是岳承宗成功,自然一戰成名而天下知,若是失敗,岳家上上下下自然會以命來賠!
她相信岳承宗明白這一點,就是為了自己與一對兒女,他肯定也會拼盡全力!
說到底,若是只有他一人,恐怕他這樣的人寧願死,也不願背上反賊的污名使岳家蒙羞。
可是他為了自己,為了兩人的孩子,他到底走出了與他性格完全相反的道路!
得了這樣一個丈夫,無論失敗還是成功,玲瓏已經再沒有了遺憾!
前頭戰事激烈,岳承宗領了騎兵與趙都王朝拼殺。
耗時三個多月,雙方各有損傷,趙都王朝本來如今就已經風雨飄搖,自然經不起長時間的久耗。
而岳承宗也開始打起了明字的旗號,他同樣發布公告,以示天下,自己一片心日月可知,如今的反叛,不過是朝廷所逼而已,因此他自立為王,而號為明。
這一場仗打起來就再沒有消停的時候,趙都王朝雖然早存了要接收岳家勢力的心思,可他們沒料到岳承宗真的會反。
而且岳家勢力如此之大,一時間久攻不下,朝廷反倒折損了不少的士兵。
前頭打得激烈,後頭糧草卻早已經被各王公大臣瓜分乾淨。
趙都王朝無奈之下,只好向戎狄人求救!
只是戎狄人並非傻的,他們也希望能坐山觀虎鬥。
岳承宗這些年來與戎狄做過好幾次買賣,戎狄人從他手中以戰馬換銀子,深知岳家的實力,這會兒自然不願輕易就助了趙都王朝。
而趙氏族人卻做出了讓天下唾罵的事兒,他們稱戎狄人為主,並答應,只要戎狄願意伸出援手,往後江山一穩,趙氏願與戎狄人共分山河!
如此一來,朝廷險些沒有被人罵死。
可到了這個關頭,朝廷哪裡還顧得了這些。
蕭家與崔家等四大門閥見岳氏來勢洶洶的情況下,這會兒早已經生出了退意,如今久耗著,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在知道岳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之後,原本緊密合作的四大門閥與朝廷就已經貌合神離,接二連三的四大家族開始各找理由離開。
岳承宗既然已經跟朝廷開戰,自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朝廷騎虎難下,有苦難說,自然只好轉頭求戎狄人,什麼樣的條件都答應了出去。
因此,大量的戎狄兵馬開始往關中殺來。
這些戎狄人根本看不上中原人,將中原百姓看成豬狗,動不動便殺人打罵。
趙都王朝引狼入室的行為,不知遭了多少人唾罵。
許多就是以前對趙都王朝忠心耿耿的臣子等,見到這樣的情況,也開始對朝廷失望,轉而分別投入各勢力諸侯的門下。
朝廷自毀長城而不自知,這場征戰,足足打了兩年之久。
岳承宗在與戎狄的對戰中,百戰而百勝,名聲一出,自然天下前來投奔者更多。
甚至一旦前往戎狄人所占的城池時,不少百姓竟然殺官而開城投降,歡迎新主!
岳承宗採用的是分個擊破的手段,他引用了以前玲瓏建立運輸據點時的主意,每打下一個地方,便派重兵把守,全換成岳家勢力,再領兵攻打下一個地點。
如此一來,幾年之內朝廷自然節節敗退,就算是有戎狄人相助,也不過只是拖延了他們毀滅的時間而已!
這回戎狄賣馬的弊端便顯示了出來。
前頭兩年還好,一旦到了後頭,戎狄就是有兵卻也無馬。許多人這才想明白當初岳承宗高價收馬的原委,心裡不由將岳承宗罵了個狗血噴頭,自此,在戎狄人心目中,岳承宗兩夫妻成為了奸詐狡猾的名詞。
許多戎狄人甚至曾言,寧與虎熊謀皮,也不願與岳家做生意!
大明第一年時,許多百姓都喜歡將這一年岳家收服各地諸侯的時間稱為岳家開國的第一年,岳承宗已經將趙都王朝逼到了絕境。
趙都王室最後一任皇帝趙括開城投降,將代表皇帝的玉璽獻到了岳承宗手上。
第223章 完結(五)
岳承宗並未殺他,而將這個年幼的末代皇帝封為長命侯,正式稱帝!
第二年的時候,四方諸侯早已經伏首稱臣,這場延續了十年左右的叛亂,才開始漸漸平息了下來。
百姓們不再像以往惶恐不安,國家一統而新皇當立。
岳家並不缺銀子,甚至富得流油,新皇登位之後,便大赦天下,甚至開倉半價售糧,以助百姓們度過這一場延續了十年之後結束的時光。
如此一來,天下百姓們自然爭相歌頌,甚至許多岳承宗後來提拔的許多讀書人感念他的恩德,而寫出了不少歌頌他的詩篇。
國家初立,在四處南征北戰將許多不服的諸侯勢力收歸手中的時候,國家完全安定下來,已經是五年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