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虞葶早年喪母,姜氏是他爹後來娶的妻子,後來又生了三個男孩,但她從來將虞葶當自己的親生骨肉看,比對那幾個臭小子還好上幾分。
兩人格外親熱些。
「葶葶莫要傷懷,為著那幫欺人太甚,背信忘諾的,不值當。」雨點打在車幕上,姜氏如是勸道。
虞葶極疲倦地歪在她的肩上,一滴淚順著眼角滑落,隱入衣領中,她極低地哽咽一聲,閉上了眼,「我不想再見他了。」
姜氏一愣,旋即誒了一聲,忙不迭地應下。
當斷則斷,若她再與顧町藕斷絲連,她對不起今日為她出頭的將軍府,也說服不了自己。
若她真的就無法生子,註定與孩子無緣呢?在國公府被一個姨娘死死地壓一輩子嗎?
這段時間的冷戰,她三翻五次的低聲下氣命人去找他,去請他,她也曾六神無主,被他的冷漠激得失了分寸。
她想告訴他,她受了傷,無人做主,傷口真的很疼,藥也苦到難以下咽。可最後在高燒中迷迷糊糊睜開眼,瞧見的卻是一臉擔憂不忍的姜氏,而不是顧町。
有時候心死如灰,真的只需要一瞬間,在姜氏頭一次和她提及和離這個詞的時候,她足足愣了一個下午,最後說,再等等。
又過了五六日,他仍是夜不歸宿,派去報信的人回來了,他卻始終不見蹤影。
她等得病好了,傷好了,不再無助彷徨了,他還是沒有來。
直到今日,她還想著,或許能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
直到老太太裝暈也要保下張氏,顧町高大的身影消失在眼帘里,她終於在心底,無限遺憾地輕喃了聲,而後坐上了回將軍府的馬車。
第71章 番外(帝後)
蘇太后回去後,元歡以手托腮,腕上一小截肌膚白似飛雪,她坐在小窗前,瞧著正對面小塘中搖曳的翠綠荷梗,覺著心有些亂。
前朝和後宮之間從來都有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聯繫,隨著她穩坐後位,高忻步步高升,高家勢力水漲船高,在前朝文臣中隱有與羅笙分庭抗禮的勢頭。
這個時候,高忻與蘇家女成親,給足了體面,但與此同時,蘇太后那句身子弱,也讓她隱隱有些憂心。
想了半晌,她招手將清茶與桃夏喚到跟前,問:「你們可有聽說過什麼關於國公府的大小姐的傳言?」
清茶想了想,而後老實搖頭,她素來是個踏實勤勞的,在元歡身邊伺候多年,知道她不喜歡外頭那些雜七雜八的流言,自然也沒有過多留意過。
元歡的目光落在了桃夏的臉上。
桃夏笑了笑,開口道:「奴婢常聽外邊的婆子碎嘴,各家各府的事也都聽了些。這蘇大小姐性子軟,待人也好,但唯有一點,身子弱得很,聽人說,正是因為這個,才叫鎮國公與夫人護得和眼珠子一樣,上回蘇少爺正是因為推搡了大小姐一把,使其傷了筋骨,國公爺才恨鐵不成鋼地另尋養子。」
元歡手指尖撫在花瓶中最嬌艷的那枝月季上,又向下觸到一根尖尖的刺,她頓了頓,嘆了口氣,輕聲道:「真是難辦。」
這事的確難辦。
因為元歡不知道這是蘇太后的意思,還是嚴褚的意思。
所以得問問清楚。
高覆與高忻雖然疼她,可到底她也沒和他們接觸多長時間,人往往都是站得越高越不滿足的,若是高家已生了什麼不該生的心,嚴褚看在她的面上,用此方法以示警告也不是不可能。
都說懷了孕的女子腦子不靈光,這種說法在元歡身上似乎格外的靈驗,她自個在屋裡想了半天,最後也仍沒什麼頭緒,因此還不等用過午膳,她就換了衣裳去了趟御書房。
元盛正捏著拂塵守在外頭,見她來了,急急迎上前,笑著道:「娘娘怎麼來了?皇上體恤娘娘身子,怕您勞累,可是早早吩咐了午間去娘娘那用膳,莫不是底下的小廝躲懶,還未將消息傳到?」
元歡頷首,聲音溫和:「話自然傳到了,本宮找皇上有事相商,皇上此時正忙著,本宮在外頭等著便是。」
她說得認真,元盛卻不敢真讓她等,如今元歡的身子可是重中之重,皇上就不必說,就連太后也上心得不得了,庫里的東西但凡滋補些的,通通都進了長春宮的門。
元盛略一躬身,笑道:「奴才去裡頭稟報一聲,皇上正在與輔國公世子談事呢。」
元歡一愣,問:「哥哥何時來的?」
「下了早朝後被皇上叫住了,羅首輔也在呢。」元盛說罷,便繞過屏風,行至門側稟報,不多時,便出來朝元歡做了個請的手勢,道:「娘娘,皇上請您進去。」
元歡今日穿了件蜜合色金絲軟煙羅裙,面若芙蓉,腰身纖細,裙角隨著她的步子款擺,像是從遠即近開出的一朵朵小花,又因褪去了從前的淡漠,她眉眼稍彎,便是純真與寧靜。
玉蘭香綿密如針,緩緩逼近。
羅笙不動聲色抬眸,退開一步,拱手朝她行了個禮。
她依舊是美的,不同於初見她時的怯懦純善,此時此刻她就站在自己跟前,然已為□□,也將為人母,奇怪的是,羅笙原以為再看到她,心裡不說有如針扎,但是至少,不應該如此平靜。
的確是平靜。
從前的心悸,躁動,勢在必得,現在皆偃旗息鼓,甚至隱隱的,只為她感到高興。
兩人格外親熱些。
「葶葶莫要傷懷,為著那幫欺人太甚,背信忘諾的,不值當。」雨點打在車幕上,姜氏如是勸道。
虞葶極疲倦地歪在她的肩上,一滴淚順著眼角滑落,隱入衣領中,她極低地哽咽一聲,閉上了眼,「我不想再見他了。」
姜氏一愣,旋即誒了一聲,忙不迭地應下。
當斷則斷,若她再與顧町藕斷絲連,她對不起今日為她出頭的將軍府,也說服不了自己。
若她真的就無法生子,註定與孩子無緣呢?在國公府被一個姨娘死死地壓一輩子嗎?
這段時間的冷戰,她三翻五次的低聲下氣命人去找他,去請他,她也曾六神無主,被他的冷漠激得失了分寸。
她想告訴他,她受了傷,無人做主,傷口真的很疼,藥也苦到難以下咽。可最後在高燒中迷迷糊糊睜開眼,瞧見的卻是一臉擔憂不忍的姜氏,而不是顧町。
有時候心死如灰,真的只需要一瞬間,在姜氏頭一次和她提及和離這個詞的時候,她足足愣了一個下午,最後說,再等等。
又過了五六日,他仍是夜不歸宿,派去報信的人回來了,他卻始終不見蹤影。
她等得病好了,傷好了,不再無助彷徨了,他還是沒有來。
直到今日,她還想著,或許能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
直到老太太裝暈也要保下張氏,顧町高大的身影消失在眼帘里,她終於在心底,無限遺憾地輕喃了聲,而後坐上了回將軍府的馬車。
第71章 番外(帝後)
蘇太后回去後,元歡以手托腮,腕上一小截肌膚白似飛雪,她坐在小窗前,瞧著正對面小塘中搖曳的翠綠荷梗,覺著心有些亂。
前朝和後宮之間從來都有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聯繫,隨著她穩坐後位,高忻步步高升,高家勢力水漲船高,在前朝文臣中隱有與羅笙分庭抗禮的勢頭。
這個時候,高忻與蘇家女成親,給足了體面,但與此同時,蘇太后那句身子弱,也讓她隱隱有些憂心。
想了半晌,她招手將清茶與桃夏喚到跟前,問:「你們可有聽說過什麼關於國公府的大小姐的傳言?」
清茶想了想,而後老實搖頭,她素來是個踏實勤勞的,在元歡身邊伺候多年,知道她不喜歡外頭那些雜七雜八的流言,自然也沒有過多留意過。
元歡的目光落在了桃夏的臉上。
桃夏笑了笑,開口道:「奴婢常聽外邊的婆子碎嘴,各家各府的事也都聽了些。這蘇大小姐性子軟,待人也好,但唯有一點,身子弱得很,聽人說,正是因為這個,才叫鎮國公與夫人護得和眼珠子一樣,上回蘇少爺正是因為推搡了大小姐一把,使其傷了筋骨,國公爺才恨鐵不成鋼地另尋養子。」
元歡手指尖撫在花瓶中最嬌艷的那枝月季上,又向下觸到一根尖尖的刺,她頓了頓,嘆了口氣,輕聲道:「真是難辦。」
這事的確難辦。
因為元歡不知道這是蘇太后的意思,還是嚴褚的意思。
所以得問問清楚。
高覆與高忻雖然疼她,可到底她也沒和他們接觸多長時間,人往往都是站得越高越不滿足的,若是高家已生了什麼不該生的心,嚴褚看在她的面上,用此方法以示警告也不是不可能。
都說懷了孕的女子腦子不靈光,這種說法在元歡身上似乎格外的靈驗,她自個在屋裡想了半天,最後也仍沒什麼頭緒,因此還不等用過午膳,她就換了衣裳去了趟御書房。
元盛正捏著拂塵守在外頭,見她來了,急急迎上前,笑著道:「娘娘怎麼來了?皇上體恤娘娘身子,怕您勞累,可是早早吩咐了午間去娘娘那用膳,莫不是底下的小廝躲懶,還未將消息傳到?」
元歡頷首,聲音溫和:「話自然傳到了,本宮找皇上有事相商,皇上此時正忙著,本宮在外頭等著便是。」
她說得認真,元盛卻不敢真讓她等,如今元歡的身子可是重中之重,皇上就不必說,就連太后也上心得不得了,庫里的東西但凡滋補些的,通通都進了長春宮的門。
元盛略一躬身,笑道:「奴才去裡頭稟報一聲,皇上正在與輔國公世子談事呢。」
元歡一愣,問:「哥哥何時來的?」
「下了早朝後被皇上叫住了,羅首輔也在呢。」元盛說罷,便繞過屏風,行至門側稟報,不多時,便出來朝元歡做了個請的手勢,道:「娘娘,皇上請您進去。」
元歡今日穿了件蜜合色金絲軟煙羅裙,面若芙蓉,腰身纖細,裙角隨著她的步子款擺,像是從遠即近開出的一朵朵小花,又因褪去了從前的淡漠,她眉眼稍彎,便是純真與寧靜。
玉蘭香綿密如針,緩緩逼近。
羅笙不動聲色抬眸,退開一步,拱手朝她行了個禮。
她依舊是美的,不同於初見她時的怯懦純善,此時此刻她就站在自己跟前,然已為□□,也將為人母,奇怪的是,羅笙原以為再看到她,心裡不說有如針扎,但是至少,不應該如此平靜。
的確是平靜。
從前的心悸,躁動,勢在必得,現在皆偃旗息鼓,甚至隱隱的,只為她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