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生認為這接下去應當如何決策?」碩親王笑著問道。

  「接下來王爺只管靜觀其變,金陵一案至今已經拖了近兩月,似乎進入了瓶頸期,最近查辦的那些官員都是些小嘍囉,根本不值一提。要是按名冊查下去,他們在金陵可有的待,想必不用我們動手,鎮西王自己就得想辦法回京了。」曹姓幕僚笑著說道。

  「這是為何?」席瑜那邊有這麼著急嗎?

  「鎮西王在邊關待了這些年,甫一回京當然先想得到萬歲爺的青睞,沒成想回京還進宮兩次就被指派了任務,辦的好是錦上添花,辦不好可是陰溝翻船。鎮西王心裡現在不定多著急呢,王爺您別忘了,鎮西王和王爺您不一樣,他姓席,」曹姓幕僚笑著說道。

  姓席,就意味著不管席瑜做什麼揚的都是席家的名聲,和皇家沒有任何關係,要是盛德帝一直不鬆口,席瑜就永遠名不正言不順,連爭奪那個位子的資格都沒有。

  碩親王恍然,是這個道理,一想到席瑜表面上從容淡定,心中慌亂急切,他就說不出的高興。「那先生覺得父皇可有這個意思?」這個是碩親王最擔心的,君上的心思難猜,誰知道他父皇是怎麼想的。

  「目前來看,皇上沒有這方面的打算,不讓當初鎮西王威震八方,連勝十仗的時候就鬆口了,不然鎮西王初回京也可以重封,何至於等到今日?」這是最客觀的分析,「王爺不用為此太過擔憂,宮中有娘娘為我們周旋,一旦有風聲,我們立刻就會知道,眼下我們身在眾目睽睽之下,理應低調些。」

  碩親王點點頭,頗以為然。

  兩人你問我答,好不熱鬧,旁邊的安先生卻皺著眉頭,眼下最適合趁勢追擊,最好能直接擊潰鎮西王,眼下己方已經對人老巢動手了,還能指望對方以後手下留情?而且但君心難測,誰知道盛德帝下一刻會不會改變主意,到那時就算他們提前知道了消息又如何?

  不過看著碩親王和曹德光都頗滿意現狀,安先生沒有說話,早在昨日他就明白他們這位主子只聽自己想聽的,而現在知道了曹德光的主意行之有效,之後怎麼可能還會聽他們這些人的意見。

  作者有話要說:  小夥伴們,我開新文了,希望有興趣的小夥伴去看看。

  《庶嫡》

  庶嫡,顧名思義家族中庶子的嫡子,這樣的身份在家族之中註定是尷尬的,尤其在傳承千年的世家之中就更是如此。

  在偌大的方府,方霽一房是在夾縫之中生存下來的,嫡出的幾位爺鬥法,不小心就把他們牽扯進去了。

  父親外放不在家,為了保護包子性格的母親和雙胞妹妹,身為長子的方霽不得已要肩負起養家的重擔,起碼不要過得這樣艱難。

  剛開始的時候,方霽只是為自己設立了一個小目標。

  然後一不小心,他爆發了。

  第215章 小年

  第兩百一五小年

  臘月二十三日, 小年。

  從今日起, 就算是到了年關,走到街上紅綢和燈籠隨處可見, 小攤上也多是年貨, 走哪兒都能感受到年味兒。

  榆錢胡同沐府卻沒別府那般熱烈, 這也是當然的,他們家老爺夫人盼了三年終於把少爺從外地盼了回來,這統共在家中也沒住上幾日,就又回去了,而且已知此行兇險,這讓他們老爺夫人有什麼心情準備過節?

  主子憂心忡忡, 下邊奴僕沒一個好過就是這個道理。

  「夫人, 您寬寬心, 無事的,咱們老爺還在朝上,萬一有個什麼事兒不一早就接到消息了?」劉婆子苦口婆心。

  「你說的是,」薛氏苦笑, 「仔細想想, 今年還算好的,阿瑜也在,再加上秦家大公子,多少都有個照應,起碼能比前幾個年過的順意些。」

  「夫人,陳家送了年禮過來, 」水蕪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快拿進來,」薛氏笑著吩咐,這三年,她和陳姝就當親母女倆處的,逢年過節都有來往,這陳家送來自然就是陳姝。

  水蕪應了一聲,抱著一個大包裹掀開門帘走進門。

  一看就是棉衣棉鞋,薛氏打開一一看過,樣式新穎,針腳細密,繡活也屬上等,薛氏越看越滿意,「今年這禮倒比往年早些。」往年都是到除夕那日呢。

  「今年入冬也比往年早,少夫人這是想您和老爺早日穿在身上呢,」劉婆子笑著說道。

  「奴婢瞧著這一身應該是大少爺的,」水蕪扯著一雙藏青的靴子,上面繡著的是青竹,一看就是年輕男子穿的。

  「是是是,我竟沒瞧見,」薛氏笑眯眯的說著,孝順他們是禮節,夫妻兩個和美才是他們做長輩的最想看到的,這兒媳念著兒子比念著他們更讓人高興。

  「等彥卿回了京城得趕緊過了六禮,把人娶進門,這樣就是他們爺倆都不在府上,我也有個伴了,」薛氏說起這話還有些怨懟,這父子兩個不在京城可把她憋悶壞了。

  「等少夫人進門,再給您生幾個孫子,府上就熱鬧了,」水蕪笑著湊趣兒,

  一想到那個情景,薛氏面上的愁苦卸下去不少,「不敢多奢求,只求有個作伴的就好了。」她子嗣艱難,身邊僅有彥卿一子,索性還有阿瑜、嘉兒和朗哥兒再旁邊幫助著,也因為這樣諸多事情才能繼續,萬一沒有呢?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話可不是沒有道理的,所有薛氏只想著他孫兒能有個伴,哥姐弟妹都不論,起碼有個齊心的。不過子嗣這事向來不能強求,且看天命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