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機會千載難逢,盛德帝現在有意重組官場,正是安插自己眼線的最佳時機,沐彥卿現在是狀元郎最熱門人選,殿試後肯定會被委以重任,碩親王想把他拉入己方陣營。

  就算半路殺出個弟弟,碩親王還是充滿自信,以他現在的勢力對付一個乳臭未乾的半大小子還不容易嗎?就算席瑜現在掌控了邊防軍又怎麼樣,從他入伍到現在不過半年,在邊防軍中能有多深的根基,只要除掉就好了。

  雖然沐彥卿和席瑜是師兄弟,但對在皇家長大的碩親王來講,感情是最沒有保障的東西,只要利益足夠誘人,就沒有拆不散的情感,就算父皇承認這是他親子又如何,沒有被冠以皇姓的皇子有的只是屈辱。

  碩親王的這些想法,沐彥卿明白一些,正因為明白,所以更應該避開,不僅是碩親王一派還包括阿瑜,他們都是沐彥卿要避開的對象,畢竟,現在陳朝的皇上不是碩親王也不是阿瑜,而是盛德帝。

  以沐彥卿現在面臨的情況來看,要想走得更遠,只能選擇中立。

  而作為臣子,只忠於坐在皇位上的那人永遠是最安全的,沐彥卿乃至沐府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安全。

  事實證明,沐彥卿這樣做是明智之選。

  幾日後的殿試,沐彥卿喜提一甲第一名,成為了今次科舉考試的狀元郎。

  第197章 前途堪憂

  沐彥卿為一甲第一名狀元郎在大多數官員的意料之內, 沐彥卿會試的考卷滿朝文武都不陌生, 他的策論直接被盛德帝放在早朝上供滿朝文武討論, 才思之敏捷,論據之完整, 讓不少官員感嘆少年有為, 孟先生教徒有方。

  今次會試策論題是關於如何杜絕軍事物資從撥款、採買、下放等諸多過程中有官員貪污受賄, 在考場中看到這題目的時候,沐彥卿還愣了一下,不明白盛德帝這是問策於人還是就單純的想看這屆考生的水平, 亦或是兩者都有?

  沐彥卿自認為自己的答案中規中矩, 雖然其中也列舉了不少手段凌厲的措施, 但總體來看都是朝中慣常操作,這件事情著實敏感, 中間又涉及到已故太子, 沐彥卿也只能儘量往中庸之道上面靠,執言為公固然是為官者良好品質,但識時務者為俊傑, 當退則退。

  會試之後, 沐彥卿和先生聊起他的策論,先生也說過試是盡夠, 只是太規矩了些, 所以沐彥卿從一開始都沒想到這篇文章會受到這樣的推崇,只能說這屆考生太小心,他這全是靠同行襯托。

  沐彥卿年少有才名, 又是孟伯泀孟先生的弟子,科舉考試中取得如此成績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另外一件事情就讓滿朝文武心裡嘀咕了。

  盛德帝特賜沐彥卿進入了翰林院,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

  這樣的安排在之前是正常的,一甲前三名進入翰林院是朝中不成文規定,皇帝直屬機構,之後升遷速度也有保障,也只有從萬千學子選舉出來的前三名才有一入仕就直接編入其中的資格。

  每屆科舉皇帝都會把自己最看重的考生安排進翰林院進修,這幾乎是約定俗成的規則。

  不過今時和往日不一樣,今次科舉是為了選拔官員填補空缺,之前盛德帝也明確表示選□□的人才緊著空缺先填補進去,雖然剛開始肯定會有些不適應,不過身邊有人帶著,短時間內上手不是問題。

  而且,更讓在意的是,包括榜眼和探花在內的一二甲進士都派了空缺,可以說兩百多名通過會試的學子中,唯有隻有沐彥卿一個例外。也就是說在用人之際,盛德帝把他最看重的狀元郎安排進了翰林院,重點培養。

  會試選□□的二百多人,在殿試上被劃分為一甲,二甲進士和同進士,同進士直接外放是一定的,和往年不同二甲也有許多學子外放,榜眼進了戶部,探花也進了兵部,都是要從底層做起,唯有沐彥卿依然是慣常的仕途之路。

  也因此沐彥卿在一眾學子中更加顯眼,縱然作為一甲第一名的狀元郎沐彥卿被優待從某種意義來說其實也正常,但就是有很多利益相關者不會這麼想。

  其實說句實話,這次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其實是值得同情的,他們之中並不是所有人目標都僅僅是為了出仕,尤其是那些有家世的,他們生來社會地位就高人一等,自然而然對自己的仕途是有一定要求的,現在這樣的結果心裡不滿意者不少,畢竟某種程度上,他們已經失去了某些機會。

  不過事情已經板上釘釘,他們現在也只能觀望著盛德帝其後會怎樣安排沐彥卿。

  ————

  這些人的想法沐彥卿清楚,在他成為狀元被直接編入翰林院的當日,已經和先生師兄具體聊過此事,總體來說利弊參半。而且聖心難測,在盛德帝沒有說出自己真正的意圖之前,他們也很難能預測出來對方具體意欲何為。

  說實話,沐彥卿之前也沒有想過盛德帝會這樣安排,他預想最好的安排就是進入六部,這段時間六部震盪,底層官員擼下去不少,他們遞補進去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沒想到峰會路轉。

  比起其他,自然還是中規中矩升官拿權的好,翰林院不失是好的選擇,不過沐彥卿一口氣還沒松下來,就被盛德帝召進了皇宮。

  皇宮,沐彥卿並不熟悉,除了必要出席場合,他幾乎不進宮,尤其這次進宮的緣由他全然不知,心頭不可避免泛起微微的緊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