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行人進了門,相互見禮寒暄。

  沐世規薛氏給陳老夫人行禮,說了會兒話,就由陳太尉夫婦接待說話去了,沐彥卿則是被老夫人留下來了。

  沐彥卿和老夫人見過幾次,但每次都是匆匆見禮之後就分開的,像這樣說話還是第一次。

  和老夫人說話,不可避免的會提到陳姝,從老夫人的言談舉止,沐彥卿能感受到老夫人對陳姝這個孫女的疼愛,因兩人珍視同一個人,所以即使不熟悉,也不阻礙沐彥卿尊敬這位老人。

  正在這時候,外面有僕人過來稟報說門口來客了,沐彥卿本沒放在心上,不過下一刻就聽見了陳宇柒的聲音——

  「彥卿,隨我一起去迎客。」

  「好,」這是之前說好的,沐彥卿自然不會拒絕。

  起身的那一瞬間,沐彥卿明顯感覺廳堂的氛圍有些怪怪的。

  第180章 迎客

  西蒙邊防

  時間到了十一月底, 西蒙邊防的北風已經冰冷刺骨,自然條件無法允許邊防軍繼續在城外安營紮寨, 席瑜命令所有兵將除了必要留守士兵, 全部撤回鄴城。

  這期間, 從西蒙國那邊得來的物資包括席瑜這邊募集到的,一抬回鄴城就直接交由針線繡娘加工,成為軍備棉服。

  之後就有一件算一件很快分發給了士兵, 這批棉衣是緊著手中無禦寒物的士兵先發放的, 有些已經在西蒙邊防待了幾年的兵屬豬的棉衣雖然破舊, 起碼還能禦寒,但如果什麼都沒有在西蒙邊防這個地界兒是活不下去的。

  因為近幾年西蒙邊防都沒有戰事,雖然平常也會訓練, 但強度有限且性命無憂, 有些極其愛惜的士兵甚至有兩三舊棉衣, 雖然這樣的人是少數, 但是在幾萬人的軍營之中演得勻出來一些。

  總之,照著席瑜的意思,他是把該想的方法都想了, 能做的事情都做了,雖然不能說最後的效果有多好,但是力求每個人不會因為受凍而失去性命。

  是的,不讓他們凍死,這是席瑜作為將軍的底線,也是自己想給邊防軍的一個交代。

  這事兒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 團體生活本就艱,龍生九子性格尚且不同,何況這些人來自天南地北,這些人的原生家庭也各有各的不同,他們有的慷慨,有的吝嗇,有的有團體意識,有的自私,這本是人生百態,各有各的不同

  不過最後都被席瑜按下去,軍營之內當以服從命令作為準則,一個不聽上峰命令的士兵,席瑜不知道留著他們幹嘛。

  不過就算是這樣,棉衣還是沒有湊齊,這事兒豈是這麼簡單就能解決的,如果只靠席瑜出幾個點子,想幾個辦法都能解決這事,盛德帝在得知此事的時候不會震怒,甚至連太子甍逝一事都顧不得了。

  邊防軍內現在還需要兩人共用一件棉衣,因為這隻占其中的一少部分,並不影響邊防軍的運作,只要把共用棉衣的兩人巡邏的時間白日黑夜錯開,就能操作,如今邊關和平,照計算短時間內應該無戰事,所以無傷大雅。

  這些士兵不是席瑜選的,邊防軍人數固定,棉衣也有定量,兩相結合自然知道差了多少,他直接召集軍長把名額分配了下去,至於他們那裡怎麼解決席瑜不問。

  名額分發下去的時候,席瑜明確他只看結果,但有一條如果哪位軍長麾下出了問題,軍長連坐,這不還沒幾日,就有出問題的——

  「這事我明令強調過,今日你能因一件棉衣把拳頭揮向你的並肩作戰的兄弟,明日你是不是就會因更大的利益把拳頭揮向整個邊防軍?」席瑜看了看下面跪著的兩個士兵,年歲不大,也有血性,但這都不是違反軍紀的理由。

  「將軍!我……」其中一個想解釋。

  「將軍,屬下甘願受罰,」另一個直接說道。

  兩個士兵同時說話,一共是辯解,一個是認罰。

  席瑜瞥了他們一眼,回了鄴城這幾日他來來回回忙碌,整個腦子嗡嗡作響。在軍營的時候,他面臨的只是邊防軍,雖然是幾萬人,但他作為將領說一不二。

  但進了鄴城之後,他要應付的就不僅僅是邊防軍內的事務,還有城內其他事情,西蒙邊防號稱窮山惡水,但其實情況也沒有那麼糟,這是席瑜被鄴城各官員以各種目的請去參加各種宴席之後的結論。

  一想到這些個老頭子拿他當小孩兒耍,席瑜胸前就一口悶氣,就算是在京城,那些自詡渾身都是心眼兒的官員在他這兒都討不到什麼好處,這些官員倒好給口吃的就想從他這兒獲得便利,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這些日子席瑜大部分時間都在和他們虛與委蛇,軍中的事情有魏氏兄弟和青瀾他們盯著,也沒出什麼大岔子。可以說席瑜因軍務分神的時間都很少,哪還有時間聽他們說勞什子理由?

  席瑜不想聽第三人站在客觀角度給他講故事,就更不願聽兩個當事之人的強詞奪理,總之結果他看見了,兩個士兵因為一件棉衣起了矛盾——

  「各罰三十軍棍,負責他們的軍長一塊兒受罰,」席瑜吩咐。

  「是,屬下領命。」

  真要說起來這次的事情只是小事,畢竟就算是親生的父子尚且有矛盾,其他毫無血緣關係的人怎麼可能沒有摩擦,不過軍營之中這樣的風氣到底不好。

  更重要的是席瑜他想拿這次的事情殺雞儆猴,讓還沒有爆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