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這事兒可以慢慢查,總能出結果的——

  這日,沐彥卿剛從孟府出來,就看到了管家,「大少爺,老爺請您過去。」

  「阿爹回府了,」沐彥卿驚訝,轉身就往正院走。

  「剛回來的,」管家應道。

  沐彥卿點頭,這段時間父親忙的很,他得跟著大理寺那邊按整理出來的名單,一個一個審問,每日回府都已經很晚了。

  而沐彥卿白日要到孟府報導,看書做文章,晚上也熬不了太晚,所以父子兩個的時間就錯開了,他與父親上次見面還是十日前。

  沐彥卿幾步就到了正院,沐世規正在用膳——

  「阿爹,」沐彥卿見禮。

  「近段日子被孟先生變相禁足在家,可有什麼感想?」沐世規擺手免禮,轉而揶揄長子。

  沐彥卿愣了一瞬,這個他倒沒有想到,不過仔細想想,好像確實實在這樣,但里子不能丟,「您要這麼說也行,先生讓我收收心,為來年春闈做準備。」

  沐世規沒有多問,說起正事兒:「不出意外的話,不出五日,陳太尉就要出發去保定,後日陳府舉辦家宴,我接了請帖,這兩日你好好想想,備著禮。」

  這一次去陳府,和之前去陳府的意義不一樣,雙方現在有婚約,這又是皇上賜婚之後雙方家長第一次正式會面,而且還是陳府家宴這樣的場合,怎麼著都應該好好準備。

  「送了帖子過來?」沐彥卿皺眉,兄長之前確實與自己說過,但那時只說讓自己去待客,現在卻請了父親和母親,是有什麼事兒?

  「如今多事之秋,太尉離京雖是大事兒,但這個時候並不宜宴請,現在卻堂而皇之的邀請我們前去,是不是要商量彥卿和陳大姑娘的婚期,」一旁坐在椅子上給彥卿繡斗篷的薛氏笑著說道。

  薛氏本身沒當回事兒,是當笑話說的,她沒有注意到自家夫君和兒子在她說完話之後對視了一眼,然後雙雙陷入沉默。

  沐世規和沐彥卿心中的想法是一樣的,自家夫人(阿娘)說的沒準是對的,陳太尉近段時間快速的康健,現在看著也就比正常人虛弱一點,辦公已經沒有影響了,但是他們幾人可都是知道的,陳太尉堅持不了多久。

  「如此這般,你好好準備著,」沐世規淡聲說道。

  「兒子知道,」沐彥卿應道。

  第179章 陳府家宴

  轉眼就到了陳府家宴的日子,晨起, 沐彥卿像往常一樣去了孟府, 陳府家宴固然緊要, 但也並沒有要緊到諸事不干只等它的地步,所以雖然沐彥卿昨日已經和先生通過氣兒, 但還是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先生好不容易對他有點好臉色,他自然不能前功盡棄。

  老人家是要哄著的,老小孩,老小孩,不供著, 他們做小輩的能怎麼辦?

  沐彥卿到書房的時候,孟先生已經在看書了,看到他過來面露驚訝, 但隨即就恢復了面無表情,張了張口,猶豫幾次也沒有說出話。

  沐彥卿也不多說, 給孟先生行禮之後就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倒水磨墨,寫字作文,很是沉得住氣。

  文章結尾的時候, 外面太陽已經升起來了,沐彥卿手捧著文章走到先生跟前遞過去,像往常一樣, 等著先生的點評。

  孟伯泀伸手接過自家弟子遞過來的文章,卻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翻看,抬頭看自家弟子還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孟伯泀就一陣牙疼——

  「你今日不還要去陳府?雖說是家宴,但你作為小輩兒不宜失禮。」

  孟伯泀瓮聲瓮氣的提醒,婚姻之事結兩姓之好,向來不是小事,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還是去往女方之家,合該重視。

  孟先生看似說的隨意卻充滿著關心,師徒十年,鄉試之前更是幾乎每日都待在一起,感情自然深厚,況且孟伯泀是沐彥卿正經的先生,專門行了拜師禮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不是說虛的。

  關於蔚山王這事兒,孟先生生氣是真的生氣,雖然都說人不瘋魔枉少年,但在孟先生看來,他家弟子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不用說身為家中獨子,他身上的擔子也不輕,這樣的情況下更應該愛護羽翼,但凡有一種可能,也不能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而且說句實話,這件事情不能從他的角度判斷是非對錯,值不值得,事實是沐彥卿做的很好,只除了當時他出京的時間點過於巧合之外,其他沒有任何一點是能往他身上引得。與之相比,與之相比蔚山王輸得一塌糊塗,苦心經營十幾年的基業包括精心教導出來的孩子都折在了這件事兒上。

  這些孟先生懂,這段時間與其說他是在與學生較真倒不如是和自己在糾結,他不忍心這孩子這么小就開始用雙手沾滿鮮血的方式走自己的仕途之路,雖然這不可避免,畢竟朝堂上道不同相互踩殺是常態,但他從來沒想著這麼早就猝不及防地開始了了。

  半個多月過去了,現在孟先生基本想清楚了,這事兒總歸是發生了,作為先生他教育也教育了,對方認錯良好,且已經用實際行動向他保證以後遇到類似事件肯定三思而後行,他還能怎麼辦。

  在這個世上做錯事情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知錯在何處,聖人言,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況且從某些方面來講他並沒錯,因此孟先生覺得這半個多月的冷淡已經足夠。

  先生已經拋下了台階,沐彥卿自然得接,他就在這兒等著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