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表兄如今一個人住方便的很,總之在兩位表情全然不知情的情況下,沐彥卿已經把一切定下來了。

  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雖然近段時間他都很忙,郭嘉表兄也沒有太多的時間留在府上,但木順的情緒已經好了很多,依然溫和缺少了很多死氣沉沉。

  「是,順哥這段時間過得愜意,上次我見他還能與我說笑呢,」青睢笑著回道,十年的兄弟感情自然非同一般,像他們這樣的生死交情就算是親兄弟也莫過如此了,看到木順現在一步步走出陰影,他和青佲是由衷的為他開心。

  而且,他和青佲對主子沐彥卿的佩服更深了一層,畢竟並不是每個主子都會在乎侍衛怎麼想,有些侍衛為主子付出生命,有可能連姓名都留不下,他們很幸運,主子對待木順的態度讓他們也看到了自身。

  「那就好,」沐彥卿笑著應了一聲。

  「主子,」青佲踏風而來。

  「出什麼事了?」沐彥卿看青佲臉上鄭重的表情,不禁皺了皺眉頭。

  「太子甍,」青佲低聲說道。

  「什麼!」有這麼一瞬間,沐彥卿覺得自己幻聽了,太子怎麼會突然甍逝,儲君之位關乎社稷江山,太子在這個時間點遭遇迫害,到底意味著什麼?

  「屬下剛剛接到消息,太子今日要替皇上去慈恩寺還願,剛出京不到一刻鐘就遭遇劫匪,太子死在了馬車中。」青佲回道,具體的死因他們自然還不清楚,出了這樣的事情,各方勢力撤的一個比一個快,都不想讓皇宮那位懷疑到自己頭上,他們自然也不會硬往上頂。

  沐彥卿皺眉,「死在了馬車中?」

  太子出京去慈恩寺是早已經定下來的行程,畢竟每年千秋宴前聖上都會去請願,全球宴之後又會派太子去還願,雖然每年具體的時間點不定,但大概就是在這幾日是沒跑的,也就是說太子的行程是可以預料的。

  正在這時候外面有哀鳴鐘聲響來——

  「聖上聽聞消息悲痛欲絕,命慈恩寺敲響哀鳴鐘,七七四十九下,」又有人進來稟報。

  沐彥卿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這本不符合禮制,慈安寺乃陳朝的鎮國寺,哀鳴鐘更是指在皇帝駕崩之時才會敲響,臨了臨了盛德帝給了太子莫大的恩典。

  果然,活著的人對死了的人總是帶著一種包容之心的,太子這一死讓盛德帝撿起了已經消失很久的慈愛之心,恐怕這之後對盛皇后對太子一派盛德帝都會慈愛有加。

  只是,這事情到底是誰做的呢,誰必須要太子在這個時候去死?太子一死,太子一派土崩瓦解,最大受益者就是三皇子以及三皇子一派,盛德帝子嗣不豐,現在能拿的出手來的也就只有這兩位皇子。

  真的是三皇子動的手嗎?他有這麼大能耐?要知道從西蒙邊防回來的諸多大臣,包括參與和談的官員,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獎勵,只有三皇子被盛德帝你讓他仔細想想的措辭拘在了府中,雖然明面上看他自覺但暗地裡卻派了禁衛守著,這樣的情況之下三皇子還有心情去對付太子?

  沐彥卿實在想不明白其中的關卡,「父親進宮了?」

  「聖上震怒,召集百官,老爺現在已經在宮中了,」青佲回道。

  沐彥卿點點頭,「去陳府。」

  兄長如今掌管京城府軍,把這樣的事情自然首當其衝,等等,難道這次事情是衝著陳家去的?沐彥卿剛站起來又坐了回去。

  「罷了,兄長現在恐怕也沒有時間見我,先去調查一下事情具體的經過。」

  「是。」

  ————

  京城之中因為太子甍亂成一鍋粥,一方勢力土崩瓦解,就有百方勢力爭搶合作,原來的太子一派即將風生水起。

  西蒙邊防的混亂也不呈多讓,畢竟如果沒有禦寒衣物以西蒙邊防的寒冷可是會死人的,區別就在於京城這邊一片散沙,而西蒙邊防軍卻擰成了一股繩,出現這種情況自然不是偶然。

  「報——」

  「將軍,西蒙國那邊回信,」一名邊防戰士手捧一封蓋著西蒙國王上大印的信箋走進營帳。

  正在談事情的席瑜和於陶對視一眼,「呈上來。」

  「將軍覺得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於陶把信件遞給席瑜笑著問道,語氣之中帶著不易察覺的擔憂。

  「於統領不要過於擔憂,之前不是已經說過了最壞也不過是維持現狀。既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那還能壞到哪兒去,與擔憂相比統領不若暢想一下這封信帶給我們的是驚喜也說不定,」席瑜一邊開信封,一邊笑著說道。

  於陶跟著笑了笑,帶著苦澀,要說之前他只是佩服席瑜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適應西蒙邊防的生活,並且在絕境中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立下了戰功。

  那麼現在於陶則感覺自愧不如,僅僅是站在席瑜面前都覺得羞愧。他痴長席瑜十幾歲,進入軍營也早之十幾載,但遇到事情卻還不如對方鎮定自如,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了數個解決的方法。

  這次的事情至於他來講是滿滿的絕望,凡是經歷過西蒙邊防冬季寒冷的將士,恐怕都能理解他的想法,可以說如果沒有禦寒的衣物,西蒙邊防可以屍骨成堆。

  這種絕望封閉了他的意識,麻痹了他的大腦,讓他不能思考,但席瑜沒有,他帶領著邊防軍兵分三路,各顯其能,致力於解決眼前的困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