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沐彥卿看向陳宇琪,陳宇柒也正往這看,雙方對視一眼微微頷首。

  此時盛德帝和皇后貴妃,已經走到了高位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滿朝文武及其家眷跪地行禮。

  「眾卿家免禮平身,」盛德帝說道。

  「謝皇上。」

  「今日宴席名千秋,恭賀收穫及平和盛世,今年整個陳朝動盪不斷,不過朕與眾卿家攜手並進,跨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對此朕心甚慰,」盛德帝舉起手中的酒盞,一飲而盡。

  「聖上神武英明,國之共主,」眾臣舉杯共慶。

  「開席前,朕有宣布幾件事情,」盛德帝笑著沖身邊的內侍總管點了點頭,示意他開始宣讀聖旨。

  內侍點頭,從身邊的僕從手中接過一封聖旨,展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尉陳朋舉在對戰西蒙國的戰事中屢立大功,特封為神武將軍,食邑同一品侯,並著從今日起接手保定府軍虎符,欽此!」

  聖旨一出,朝臣譁然,眾朝臣謝恩禮都有些不穩。要知道陳太尉現在掌管著京城府軍已經很是了不得了,他為人忌憚,在回京的路上被人暗殺很大可能也是因為這個,但是現在聖上竟然還讓他接手保定府軍,這是何等的恩寵,又是何等的信任。

  陳太尉因病無法到宴席之上,由他的嫡長子陳宇柒代為領旨。

  「聖上,」有朝臣忍不住開口,誠然軍隊變動,將軍更替確實是聖上說了算,但這樣無緣無故的調任不合常理,而且讓陳太尉,不神武將軍手握如此重兵真的可以?

  「保定府軍一直都是由保定總督帶領,近三年以來保定府君都沒有出征作戰,但軍費物資耗銀兩數卻是幾個軍區中最大的,朕已經命大理寺卿和戶部卿家調查了,帳目前日已經交到了朕的手中。今晨朕下密旨到保定,保定總督為保護他人,已於昨日子時在家中自縊身亡,保定府軍如今群龍無首,朕思來想去陳將軍能擔此重任。」盛德帝談了一口氣,語氣淡然。

  提出質疑的幾位朝臣如今有人無話可說,盛德帝說的這些事情他們根本不知道,此事他們只能恭維:「聖上英明。」

  他們回話的時候聲音里還有一絲顫抖,可見他們心中是如何驚駭。

  「京城府軍即日起就交于禁衛統領暫領,眾卿家有了合適人選可以跟朕提,」盛德帝又笑著加了一句。

  朝臣,呃,現在都不想說話了,但盛德帝說的又確實有理有據,陳家朝中中立,各方陣營雖然覺得可惜,但也不是不能接受,要是現在盛德帝選出的是對方陣營的人,現在肯定已經吵翻天了。但心底淡淡的可惜是騙不了人的,京城府軍在京城之中扮演的角色顯而易見,要是能控制在手中,對以後肯定是有幫助的。

  沐彥卿皺眉,盛德帝竟然把北方兵力最集中的兩個軍區交給了陳家父子兩人?權力如此集中在一姓之中,根本不是兵法所倡導的,這樣做對盛德帝到底有什麼好處?

  「宣讀下一封,」看朝臣沒有再說什麼,盛德帝擺手示意內侍繼續。

  「遵旨,」內侍應聲,然後結果第二封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西蒙邊防衝鋒軍將領席瑜為從四品鎮西將軍,念其年幼,此次封號不封賞,如果來日再立奇功,則命其統領邊防軍,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朝臣又被炸了一番,不過這個消息相比起第一個來並沒有引起太多的反彈。一來席瑜在西蒙邊防的表現眾所周知,確實亮眼。二來雖然被封為鎮西將軍,卻是從四品,且沒有實質獎勵,雖然對一個年輕人來說這個擢升速度快了些,但相比軍功這獎賞還算輕了,說到底他也只是得了一個承諾。

  對於聖旨中提到的再立奇功,協領邊防軍這句話大家都沒放在心上,眾所周知在軍中要立功必須得有戰事,如今西蒙國剛剛被打退,短時間內西蒙邊防不可能再有戰事,這就意味著席瑜不可能再立功,而且『奇』功談何容易。

  沐彥卿低著頭,嘴角扯了扯,這樣也好,起碼不是什麼都沒得到,之前阿瑜在西蒙邊防立功的時候,盛德帝也就意思意思賞賜了席府,其他可沒有任何表示,就連阿瑜升副將也是陳太尉主動提起的,現在起碼得了品級封號。

  這期間,內侍總管拿出來了第三封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擢戶部侍郎王麟之為戶部尚書,原戶部尚書谷自勤遷保定知府,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王麟之領旨謝恩。」

  「臣谷自勤領旨。」

  兩種聲音交織,前者自信矜持,後者沉著自矜,兩人即將開啟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儘是剛剛的那一句話,就已經顯現出兩人的心境。

  席瑜低頭,腦中思考著盛德帝走這一步棋的用意,自從王麟之入了戶部,可以說一枝獨秀,能力、才學以及政治建樹都在其他官員之上,戶部尚書也掩蓋不了他身上的發光點,尤其這次西蒙戰事中,王麟之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西蒙戰士的軍資用費。

  這件事情在朝臣中不是什麼秘密,之前沐彥卿就已經猜到盛德帝一定會重賞王麟之,不過讓現在的戶部尚書谷自勤去保定,又有什麼用意?

  三道聖旨中有兩道都提到了保定,要說只是巧合未免也太過巧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