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關于田家的,」沐彥卿直接說道,因為是真心想交,所以沐彥卿以為和陳宇柒說話不用兜著圈子。

  陳宇柒皺了皺眉頭,不過很快就恢復了面無表情,「田家大夫人是我嫡親姑母。」

  陳宇柒語氣淡淡的,並沒有表現出親近之意或是深厚的情感,細聽之下還有淡淡的厭惡。

  沐彥卿心神一閃,田家大夫人是陳太夫人嫡親的女兒,也是也是陳太尉唯一的妹妹,傳言說陳府這兩位主人對她是非常寵,如今看陳宇柒的態度似乎並不是這樣的,或者他要辦成那件事並不是很難。

  「嗯,我要說的事有關田大公子的終身大事,」沐彥卿低垂著眼,拂袖添了一杯茶,推到了陳宇柒手邊。

  「他的婚事?」陳宇柒驚訝,聲音之中帶著掩飾不住的歡喜,不過很快就恢復了沉靜,「我這個姑母不是好說話的,平常也算是個講理的,不過萬事一牽扯到她兒子就犯糊塗,是一心一意的要給她兒子找個高門大戶的兒媳婦,要是賢弟家中伯母打的是他的主意,還是算了,沒得出了力還惹得一身不是。」

  陳宇柒這絕對是肺腑之言,姑母與父親是嫡親的兄妹,祖母現在也健在,正是因為這一層關係,所以姑母從來都不拿陳家當外家,就算是現在她去陳家也都是空手而去,滿手而歸。

  要說陳家也不欠她的,想當年她在已有婚約的情況下看中了田家大老爺,當時的祖母只是一個妾室,父親也沒有多少話語權,卻還是據理力爭、多方操作讓她如願下嫁進了田家。

  出嫁之時,祖母和父親拿出了那些年積累的全部積蓄,為她送了十里紅妝。那個時候他稱之為母親的那個女人還在,沒少因為這事兒和父親起爭執,陳宇柒一直在想那個女人下定決心出走大概率也有這個原因。

  後來,姑母有了兒子也就是現在的田慶,就變得越發不討人喜歡了。在姑母的眼裡,其他別家的兒子包括自己都是草,只有她自己的兒子是寶貝蛋,誰要是動一下她就能上去跟人拼命,就是祖母勸說也不聽。

  這兩年田慶到了該成親的年紀,姑父懦弱在家裡管不上什麼事,姑母強勢而且不講道理,奈何田家富裕,所以還是有很多媒婆主動上門說媒,公母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覺得這些人都配不上她兒子,最後姑母竟然看上了姝兒。

  這讓陳宇柒如何能忍,外人或許不知道他可是很門兒清,田慶這個表弟就是個草包,不學無術不說,還喜歡拈花惹草,今年剛剛二十,庶子庶女都有三四個,最大的甚至已經五六歲了,這樣的人如何能配上他的妹妹。

  索性父親和他明確不同意,祖母也不同意,因為這個姝兒被送去了外祖母府上住了數月,想到這個陳宇柒現在都還有些氣憤。

  「不是兄長說的那樣,雖然住的不遠,不過我與田家大公子素無交集,是因為其他的事,」沐彥卿簡單的說了一下沐如意,當然他只說發現田公子與堂姐交往過密,就來打聽打聽。

  聞言,陳宇柒狠狠的皺了皺眉頭,拍了一下桌面,「他還真是大膽!」

  男女七歲不同席,現在田慶竟然明目張胆的與未婚女子交往密切,聯想到之前田慶的表現就知道他與那女子肯定不止情止於禮,而且更可恨的是姑母前日過府還隱隱提起表弟與妹妹的親事。

  陳宇柒心中想法千千萬,卻沒有辦法在沐彥卿面前說清道明,雖然沐彥卿給他的感覺非常的成熟穩重但到底才十六歲,而且他自己也是未婚之身,兩個未婚的男子不適宜談這些。

  「賢弟如果與這位堂姐關係密切,就奉勸她一句及時止損遠離田慶才是正途,他雖然是我表弟,品行卻不佳,他雖去年才及冠卻已有五六歲庶子,與女子而言並不是良人。

  當然如果關係一般,賢弟就當做不知道,不是我說話難聽,能在成親之前與男子相會的女子並不值得別人為她負重前行,這樁婚事姑母一定不會答應,說句不好聽的你們沐家現在也只有你們大房能夠拿得出手去,其他兩方姑母指定看不上。」陳宇柒低聲說道,句句肺腑。

  沐彥卿自然聽出了陳宇柒的話意,心中也是感嘆,說實話他與陳宇柒相處不多,但是陳宇柒現在能說出這番話,就證明是把自己這個兄弟放在了心裡的。「如果這兩種關係都不是呢?」沐彥卿呢喃,他與沐如意關係不好也算不上一般,就現在來說應該是交惡才是。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積極促成這門婚事,我姑母自小厲害,嫁入田家之後因為顧念著姑父被婆母揉搓的厲害,也就是這兩年沐家太夫人才放了手裡的管家權,可以想像姑母有了兒媳婦之後會是怎樣的表現。更不用說姑母僅此一子,表弟他萬事混帳,對姑母的話卻言聽計從,哪個女子找了這樣的婆家,能容忍的憋屈一輩子,不能容忍的也會蹉跎一輩子。」陳宇柒淡淡說道,從他記事起,這個姑母就從來沒有表現過對他對陳家一絲一毫的關心,每次去府上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算計,眼睛裡閃爍的精光和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情實在有夠令人討厭,之後姑母竟然還打姝兒的主意,就算是把姝兒當老姑娘養,他都不會讓她嫁進田家。

  「兄長說的話我記下了,如此一來我就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以茶代酒,」沐彥卿舉起自己的茶杯,他約見陳宇柒的目的現在是達到了,陳老夫人年事已高,陳太尉又遠在西蒙邊防,現在陳宇柒的態度,就是知道了陳府的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