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考鑼響,衙役開始分發第二場考試試題。

  鄉試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皆要求三百字以上。其中詔、判、表、誥是一種應用問題,有嚴格的格式規定,這樣的題目平常時候聯繫的很多,只要內容不偏離考題主旨內容,一般出不了什麼差錯。

  鄉試第二場最重要和最難的一道題當屬五經題,五經包含《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從中選擇出一段或一句話,從哪個角度切入皆可,總之選擇範圍比較大,更令考生難以捉摸一些,這是鄉試第二場的考試大綱,不過至於考什麼就是出題人的意志了。

  因為重視這道題目,所以沐彥卿拿到考題的一瞬間,先看了今年的五經題,看到題目的一瞬間,沐彥卿愣了一下,第一場考試考題的重『和』是大部分人沒有想到的,第二場考試講『德』恐怕也是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

  今年的五經題擇選了《尚書》中的一句話——『惟德動天,無遠弗屆。』

  五經一題就只有這八個字,意為『只有修德才能感動上天,再遠的地方也能達到』,這句話把修德抬到了一個無人能企及的地位,從表面上看,這道題目就是再講德治,不過五經一題向來不能只看題目本身,還得結合前後文,尤其是在這句話後面那一句還更有名些的情況下。

  這句話出自《尚書·大禹謨》,原文是——『益贊於禹曰: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益為幫助禹征討苗人說:只有修德才能感動上天,再遠的地方也能達到;自滿招來損害,謙虛受到益處,這是天的常道。

  這樣看起來,這道題目就完整多了,德為人之根本,滿和謙是人的品行,二者相輔相成,關聯密切,無根本何品行,無品行修德何用。而且,這道題還隱隱的關聯了現在的實事——陳朝與西蒙國的戰亂,只是現在這一塊卻並不好說,畢竟現在正值戰中,講陳朝修德,但戰亂發生與這道題主旨明顯不相符,不過卻可以從西蒙國違德、滿損為著入點。

  沐彥卿把這道題在腦中過了一遍,已經有了答題的大致思路。為了顯示對鄉試的重視,沐彥卿倒是沒有直接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而是先在素紙上寫答案,洋洋灑灑幾百字很快就寫完了,沐彥卿通讀一遍,感覺還不錯。

  剩下的幾題說簡單也不難,說不難也是要有些功底才能寫好,遣詞用句得十分考究才行,有的還涉及專門的用語,一般注意些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沐彥卿通讀一遍題干和題目要求,這幾道題出的中規中矩,與往年難度相當沒有加大也沒有減小,大部分考生應該都能適應良好。

  沐彥卿這邊適應良好,考棚中的考生卻不是都好過,開考之後就開始有考生被帶出去,看他們恍恍惚惚的樣子,想來心裡也不是個滋味。這樣的情況也影響了考棚中的其他考生,尤其是心智不堅定的,被影響的非常徹底——

  這不第二日下午,在一名考生答著題答著題突然發狂,為了不讓他影響考棚中的其他考生,衙役直接把人帶了出去,因為考生的來回掙扎,兩名衙役只能拖著他往外走。

  沐彥卿在聲音平息之後,才拿起筆準備繼續開始謄寫,就聽見『砰』的一聲巨大響聲,一名考生直接倒在了號房中,聽聲音這號房距離沐彥卿好不太遠,響聲過後,沐彥卿看了一眼自己的號房擺放的那幾樣東西,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沐彥卿的感覺向來靈驗,因為緊接著一股惡臭就飄了過來,沐彥卿皺眉,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那名考生真的是打翻了恭桶。

  不多大會兒,整個考棚的考生都聞見了這刺鼻難聞的味道,考生開始抗議,本來就只是小聲議論,漸漸的聲音開始變大,各個號房怨聲載道。

  衙役呵斥了幾聲也未見成效。

  沐彥卿沒有理會周圍轟轟的人聲,他把握筆一側的袖子捲起來,然後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帕子浸濕放在鼻子處,瞬間沐彥卿就聞不到味道了,拿起筆繼續開始奮鬥。雖然說鄉試第二場時間才過去一半,但是沐彥卿覺得依然不能放鬆,畢竟用毛筆寫字還要講究質量是要花費不少時間和功力的,現在算起來時間還充裕,沒到底弄到最後把時間弄得緊巴巴的。

  沐彥卿想的開,不過考棚中大多數考生都沒有想開,因為重視科舉考試,畢竟這是能改變他們和家族命運的重大事情,如果是因為自身不如人而屈居人下倒還好,現在竟然因為這些外力原因受影響,他們心裡並不好受,此時不過是把心裡的憋屈發泄出來罷了。

  不過他們這種惡意的行為沒有持續很久,因為衙役制止了幾次都沒有阻止他們,直接去請了主考官過來,主考官過來直接剝奪了兩個叫囂厲害考生的考試資格,剩下的人立刻就平靜了,快准狠。

  弄倒恭桶的考生也被幾名衙役抬了出去,也有其他的官差拿著淨水和抹布進號房打掃,不過這味道卻是一時半會消不下去的,不過無人再敢有表示了。

  沐彥卿又在號房中待了一日半,第三日下午才從考場出來,天知道這一個半日他是怎麼熬過來的。大概是心裡原因,沐彥卿到現在鼻息之中還都是惡臭的味道,就是用膳的時候都沒有絲毫的消散,可想而知沐彥卿是多麼痛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