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王的意思是重開平城, 恢復平城和談, 」耶律康達沉吟片刻, 開口。

  耶律康達這話一出,整個廳堂的氛圍突變,在場的除了幾位小年輕都知道平城和談的典故, 平城是一座城,一座沒有城牆護衛和兵將保護的城池,因為『無害』所以在兩國都很吃香。

  平城之於陳朝和西蒙國來說都不僅僅是一個地名這麼簡單,一直到十多年前平城都在陳朝和西蒙的邊界交匯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兩國商戶和邊疆百姓都以平城作為中轉站,因為這個有利的地理位置,平城個氏族每年都賺的滿盆缽。

  除此之外,平城還是兩國在戰爭進行和談的最佳地點,平城曾經舉行了百餘次的兩國和談,正因為這個,所以陳朝和西蒙和談一般也稱為『平城和談』,因為其存在的價值,所以就算兩國開戰也不會動它分號。

  不過,平城的輝煌也只存續到十年前,十多年前,平城一夜被滅城,不管是平城百姓還是路過的商旅無一人生還,從此之後就再沒有人靠近過平城。自然,兩國之間的和談也已經數十年都不曾有過了。

  現在西蒙國竟然說要重開平城,不說其他,在儀式上倒是做的不錯,不過——

  「這重開平城可不是簡單的事情,畢竟茅家在那場浩劫之中可已經無後人存活於世了,」說話的是沐世規,他就只是在敘述一個事實,語氣沒有什麼起伏。

  說起這茅家,十年前在這西蒙邊疆也是頂有名的,茅家向來以公正平等著稱,因為這茅家又被稱為『中庸平城』,平城和談的中立主持人就是茅家,這重開平城和談要是少了茅家人,就相當於少了精氣神兒,還不夠累贅呢。說白了,這平城代表的也就只是一個談判桌,重點的是坐在桌子邊上的各方勢力。

  「我皇已經得到密報,平城茅家的第十九世孫茅俊平已於近日回到平城內,他手握家族印章,我國國師已經親自檢測過,是真的,貴國要是還充滿疑惑,可以自行親自驗證,」耶律康達表示,「當然以上說的這些都只是建議,如若貴國有新的方法或者對此有什麼不滿都可以提,這件事情根到底是我西蒙國的不是。」

  耶律康達態度可以說是非常誠懇了,姿態放的很低。

  「竟然還有這種事兒,茅家竟然還有子嗣尚存於世?」三皇子驚呼一聲,不過很快就壓住了,「當年平城動亂,茅家滿門被屠殺,父皇下令邊防軍為茅家收屍仿佛還在昨日,還有後人就好。」

  獨酌的席瑜卻皺了皺眉,平城的事情他知道,可以說自從有了來西蒙邊防的想法,他就開始了解這邊的事情了,這開不開平城和談不過是一個幌子,就算茅家在公正,這事兒又憑什麼讓他們評判?

  再有,他得到的密報中,耶律康達短時間裡就練出了一支英勇善戰的西蒙軍,本以為他應該是一個充滿豪氣英勇善戰的武將,沒想到第一印象著實令人失望,而且相處到現在,聽他說了這些,席瑜更是產生了一種違和感,總感覺耶律康達不應該是這樣。

  怎麼說呢?在戰場之上最了解你的永遠是你的對手,席瑜來到西蒙之後,與西蒙進行了大大小小數十次對戰,可以說在無形之中他已經與耶律康達交了好幾次手,也算是了解耶律康達的性子,但是現在看眼前的耶律康達說話,可以說與戰場上表達出來的縝密和霸道完全相悖。

  席瑜低眉,陳朝這邊是從這一次對戰才開始聽聞耶律康達的大名,在對戰之中耶律康達就沒有露過面,所以誰都沒有真正見過耶律將軍,也等於說沒有人能確定眼前這人就是耶律康達本人。

  想到這裡席瑜眯了眯眼,其實不僅,他還想不清楚為什麼西蒙國一直不遺餘力的和談?還重開平城和談,既然這麼容易認輸還得費心費力的補償陳朝,可以說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那當初何苦主動挑釁,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在席瑜沉思的時候,耶律康達已經傳達了西蒙國王的決定,對於和談的條款雙方都沒有提,那個自然得雙方達成和談意見,湊到和談桌上才能開口說。

  之後,耶律康達主動提出離開,他在陳朝軍營這邊待的並不舒服。怎麼說呢,這次兩國對戰耶律康達是實打實的罪魁禍首,陳朝上過戰場、尤其身邊近友命喪敵軍之手的兵將,對他自然仇視的很,多是兵將都想要置他於死地,不過礙於軍令不能動手而已,但是死亡凝視可沒人管。

  兩軍對壘不斬來使,耶律康達在陳朝軍不善的目光中出了城。

  「人已經走了,殿下和幾位將軍都說說自己的意見,不過只一點,現在西蒙王要重開平城和談,這話說的冠冕堂皇,天下人也都皆知平城公平公正,但十多年前陳朝和西蒙也曾舉行了平城和判,現在西蒙不還是撕毀了約定,所以不能把這個提法太當回事兒,」陳太尉說道,言盡於此,點到為止,主要是剛剛和耶律康達交談的時候他已經感覺到了,三皇子想應下此事。

  果不其然,他的話音剛落,三皇子就開口了,「既然西蒙國已經做好了賠償的準備,那我們就沒有理由不應下,俗言道窮寇莫追,更不用說前面就是西蒙護國河,我們追上去不值當的,勞民傷財。現在我們雖然已經討回了城池,但是這場戰爭之中的損耗總有人要承擔,就讓西蒙國多出血才行。」

  三皇子話音落,盛金山當即隨聲附和,其實他們本不屬於同一個陣營,或者說他們這兩個陣營以後的摩擦肯定不會小,但是現在因為目的一致,他們倒是暫時放下了隔閡,隨聲附和著對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