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薛氏也唉聲嘆氣了好幾日,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像是沐家也還不是慢慢的就分開了。

  初八日,城南書院突然開課,因為在出發之前沐世規已經寫好了手書,沐彥卿從孟先生那邊要來了推薦信,又拜託青山親自跑了一趟,所以郭嘉入學城南書院的事情可以說非常的順利。

  郭嘉入學是薛氏和沐彥卿親自送過去的,雖然距離說不上多近,馬車在雪地上行進的也很慢,不過在薛氏看來時間還太短了些,因為一直到郭嘉下馬車,她的叮囑都還沒有說完,只能紅著眼眶看著郭嘉進了書院。

  沐彥卿也有些不舍,不過以後有的是機會相處,也不著急這一會兒。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了上元節的前一日。

  沐世規離開之後,前幾日還兩日來一次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來信的間隔越來越長。

  這樣的情況薛氏和沐彥卿母子都是早已預料到了,畢竟隨著距離京城越來越遠,他們一行人就越來越需要警惕,沒有時間寫信,或者一時之間沒有找到送信的人都是有可能的,總之雖然心裡擔心,但是他們到底沒有亂了手腳。

  在這些時日裡京城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一是京城的糧價越來越高,到最後已經上漲到就是小富之家都難以承受的地步,但就算是這樣,各個糧鋪外面還是排滿了等著買糧的百姓。

  在這之中就出現了一些利用百姓的急迫心理謀取暴利的商人,惡意當場抬高糧價,甚至有的還搞了個價高者得,總之為了銀子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生存面前,人的忍耐總是有限度的,為了買糧,百姓們與糧鋪還發生了幾次衝突,有幾次甚至還不得不驚動官府。

  不過,這些和薛家糧鋪都沒有什麼干係了,因為沒有糧食來源,薛家糧鋪的糧食被哄搶一空之後,就徹底關上了門,現在一家人都樂得清閒。

  沐彥卿沒有關注二舅父二舅母之後做了什麼,人都是有私心的,想為自己牟利是天經地義的想法,沐彥卿不覺得這個有錯,總之只要他們能承受牟取暴利的後果怎麼著都行。

  其二近來京城出現了一個傳聞,講說當朝梁王殿下秦祁闖進孟先生府上,出言不遜,甚至大放厥詞,至他離開孟府,孟先生就一直臥病在床。

  傳聞與事實真真假假,在京城之中傳播甚廣,成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被說的多了事情就成了真的,一時之間梁王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陳朝儒學治國,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對大儒心懷敬意,作為陳朝最有名的兩位大儒,沈菁和孟伯泀名聲一直顯赫,現在出現這樣的事情自然人人想湊熱鬧,最終還是就傳到了皇帝的耳中。盛德帝在朝堂之上點名批評了梁王秦祁,並勒令他親自上門向孟先生賠罪,且以後不能再隨意上門打擾先生,可謂是給足了孟伯泀面子,也狠狠打了以陳太后為首的一派的臉面。

  這件事情,沐彥卿勉強算是當事人,當時梁王殿下離開之後,他就覺得先生有事要吩咐,現在想起來這波反擊真的是快速又狠絕,不過這也算是和陳太后一派正式宣戰了,以後的麻煩恐怕不會少。

  不過就算是這樣,沐彥卿也不怎麼在意就是了,主要是就算在朝堂上站隊也要有足夠的資本才會有人在意,像他們這種現在還是了無資本的小門小戶,頂多只算是個小嘍羅,根本入不了上面人的眼。

  這兩件事情最近較常被京城百姓提起,當然,沐彥卿關注這些完全是因為這些事情和他自己有些關係就是了。

  往年的上元節是京城頂熱鬧的時候,今年卻消沉的很,大街上連盞燈都沒有,主要是如今陳朝經歷著建國以來最大的雪災,之後又牽連出來一系列的事情,這樣的情況下誰有那個閒心過節,用百姓們的話調侃就是有那個閒錢還不如多存兩斗米,這話說的糙理可不糙,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有些說不出來的惆悵。

  上元節這一日的大清早,席瑜就過來找沐彥順,然後師兄弟兩個相伴去孟府看望『臥病在床』的先生,嗯,確實臥在床,至於『病』,沐彥卿到現在卻沒有看出來,每次他們倆過來看望孟先生,他都有精神的很,就像今日還很有精力和沐彥卿下了兩盤棋。

  沐彥卿再一次輸了棋,正在分析原因的時候,孟伯泀就擺了擺手,「好了好了,就別在這裡打擾我休息了,趕緊回去吧,看見你倆,我就疲乏的厲害。」

  沐彥卿翻了個白眼,剛剛他們來的時候您老可不是這樣說的。

  「回去之後,要堅持練字,這次因為為師的身體原因,你們開蒙的時間要往後推了,不過就算是這樣,也不能鬆懈,」孟伯泀輕飄飄的叮囑道。

  「是,」沐彥卿和席瑜一同應聲。

  兩個小傢伙一前一後回到沐府,還沒進逸軒院,就聽見了裡面的嘈雜聲。

  沐彥卿眉頭一皺,快走了幾步,一進門就看到二舅母林氏正在和母親哭訴著什麼,就算是看到他回家也沒有停止。

  薛氏也注意到了兒子,她不願意兒子摻和這些瑣事,所以趕緊開口吩咐道:「卿兒帶著阿瑜去西廂等會兒,阿娘這邊有事兒。」

  沐彥卿點了點頭,拽著好奇地伸長脖子往裡看的席瑜往外走,不過出了門之後就閃到了一旁,想聽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