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司馬伷等人一同拱手向司馬昭請命:

  「請王上下詔,臣等必定以死效忠、不辱使命!」

  在得到他們肯定的答覆之後,司馬昭放心的點了點頭:

  「好,接下來的話你們要牢記……」

  聽完了司馬昭的囑託之後,整個臥室之內鴉雀無聲,大家現實震驚,隨後便是陷入了各自的沉思之中,司馬昭知道此事對他們的衝擊性有多大,而他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做的,僅僅是靜靜等待他們的回答而已……

  在司馬昭所交託的使命之中,對於王濬來說是最為沉重和艱難的,所以他應該思考更久才是,然而令司馬昭沒有想到的是,王濬卻第一個站起身拱手向司馬昭接受了使命:

  「王上所命王濬必定遵從,絕不敢有所違背!」

  王濬的表態給所有人做了表率,剩下的四人也都相繼站起身對司馬昭共同發誓:

  「臣等願尊王上致命,絕不敢有所違背!」

  公元265年(魏咸熙二年)九月五日,在魏帝曹奐辭讓的情況之下,司馬昭於太極殿前設宴款待第二次出使魏國的吳國使臣。

  原本考慮到他的實際身體狀況,賈充和荀勖都建議由太子司馬炎代替其接待,當時的司馬昭也同意了,然而就在九月五日的這一天,司馬昭突然心血來潮改變了主意,興致很高的他決定由自己親自出席接待,眾人勸阻皆無果。

  事實上這一天的司馬昭看起來精神面貌與往常也完全不同,好像從未生病一樣。

  頭頂王冠身著王服的他在沒有人攙扶的情況之下,邁著穩健的步伐一步一步踩著台階來到了主席案前,而他所走每一步都令分列主席位兩側的司馬炎和司馬攸心驚膽戰。

  好在一切有驚無險,司馬昭穩穩噹噹的坐在了席位之上,然後揮手對席下的吳使和群臣笑容可掬的說道:

  「諸位請坐吧……」

  為首代表吳國使團的紀陟拱手向司馬昭謝恩,隨後入座。

  入座後,司馬昭主動詢問起吳國的情況,便看著紀陟說道:

  「寡人聽聞去年你們吳國的新君年方雙輪,可真是大展宏圖的好年紀,只是不知道他即位一年來有何政績?」

  紀陟起身答道:

  「回稟晉王,我大吳皇帝陛下子登基以來撫恤百姓、開倉振貧、減少自身用度開支以充盈國庫,平定了交趾之亂,懲斃叛賊呂興。乃是一代明君。」

  司馬昭聽後又問:

  「哦?照你這番話來看,孫皓還真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呢。天下三分,已有兩分劃入我大魏的疆土,如今吳國三面受敵,交趾也是朝不保夕,不知吳主有何有應對之策呢?」

  這句話問倒了紀陟,使得他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作答,而司馬昭也沒有繼續深追這個問題,而是在左右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兒子之後,對紀陟笑著說道:

  「從先輩手中接過整個江山社稷,要想好好把它經營下去可不是那麼容易的,短暫的清明可改變不了什麼,雖然此刻東吳與我大魏交好,可你們的上大將軍施績卻依舊在魏吳邊境悄然布兵,這恐怕不能解釋為是友好的誠意吧?」

  原本吳國為了儘可能麻痹魏國,施績和丁奉的調兵都是在極度隱秘的情況之下進行的,然而卻還是沒有逃得過司馬昭的眼睛,這種情況之下對於紀陟等許多吳國使臣來說簡直是最大的尷尬和危機。

  不過司馬昭卻對此並不以為然:

  「寡人很清楚魏吳之間遲早必有一戰,這不需諱言,回去給我帶句話給吳主孫皓,讓他好生守看國門、勵精圖治,寡人恐怕是時日無多了,不過十年之後,我司馬昭的後人必定會叩響你吳國的大門,並且要讓孫皓親自下跪投降……」

  此番話,是司馬昭對吳國未來命運的斷言,即便是在此時,距離西晉滅吳尚有近十五年的時間,除去吳國之外也很少有人質疑司馬昭的論斷。

  至於在場的紀陟、蔣洪等人,則紛紛心懷忐忑、惴惴不安,只得緘默不語、裝聾作啞……

  翌日,司馬昭病逝於洛陽,享年五十五歲。

  從父兄手中接過了權力的他,完成了自三國分別建立以來所有雄主都無法完成的偉大創舉,即消滅了盤踞西隅數十年的蜀漢政權,徹底扭轉了三足鼎立的態勢,為日後司馬炎滅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司馬昭建立西晉王國,也直接為日後司馬炎廢魏建立西晉帝國鋪平了道路。

  司馬昭去世之後不久,繼承其王位的司馬炎就逼迫魏帝曹奐禪位,建立了西晉帝國,開啟了司馬家邁上最高頂點的道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