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東西都是由李薇收著的,找出來再看,固然墨色如新,但書頁已經泛huáng卷邊了。

  她捧著弘昐當年的描紅,想起當年還曾跟著孩子們一起練字,每晚睡前,四爺不在時,她寫字就帶上額爾赫和弘昐。

  四爺也是頗多感觸,拿起一本嘆道:“朕再讓人抄新的給他們,這些留著吧。”

  紙頁經年變得薄脆了些,李薇原本也怕孫子們把這些弄壞了可惜,想了想道:“還是讓他們用吧。東西越用越新。”擺在庫房裡也是落灰的命,她又不會把六個孩子用過的書,寫過的字全都擺在書架上一天翻個七八十回,拿給他們用才算是物有所值。

  四爺來了興致,親手從箱子裡把這些東西都抱出來整理,她也來幫忙。

  不管是練字的紙還是習字的帖,還是他們抄寫的文章,用過的書保存的都很好,裡面只有一層浮灰。

  四爺整著理著突然嘆了句:“看來朕還是有些對不起弘時他們的。”

  這話怎麼說?她過去一看就明白了。

  原來四爺在整理字帖。然後他發現,他給弘昐寫的字帖最多,弘昀次之,從弘時到弘昫每人就得了兩三本。

  李薇不以為意,笑道:“那是因為你當時越來越忙,少寫幾本字帖也不算什麼。弘昐的字帖他們幾個兄弟都用過。”弘昐有幾本字帖特別喜歡的不肯借給弘時他們,弘時還悄悄告訴弘昤,想讓他從弘昐手裡把那本字帖騙出來。

  晚上,四爺認真的寫起了字帖。既然發現曾經疏忽了兒子們,現在就在孫子們身上補起來。

  經過這麼多年後,他的字又變樣了。顯得藏鋒在內,乍一看居然有些樸拙。換句話說,挺不起眼的,就是一個端正。

  但卻很耐看。不追求華麗的筆鋒,沒有澎湃的意識,就是平凡普通的字帖。

  李薇把他寫好的拿過來比著習了一遍,發現只要用功一點就能寫出八九成來。一下子竟然愣了,她可從來沒有說習他的字習得這麼快的。

  是兩人現在過了這麼久,心意相通到連學他的字都能事半功倍了?

  她認真品了品,發現是四爺的這本字帖好寫了。但這筆字練出來哪怕只學個端正的形就夠用了,寫出去一筆字不歪不斜,端正清楚就足夠讓人有好感的了。

  小孩子才習字,用不著學多難得的筆法,喜歡形意可以等日後循其心形再臨別的好帖,此時開蒙這就足夠了。而且李薇習過這麼多年的帖子,最清楚一開始學寫字時,能夠這麼快就把字寫好是件多麼讓人高興的事。

  對小孩子來說,會很有成就感的。

  沒想到四爺還是個教育家。

  他花了半個月的功夫寫了兩本帖,一本給了永琪,一本留了下來。過完頒金節後就不見了。李薇知道,這是送到弘暉那裡,給烏拉那拉氏生的那個阿哥了。

  李薇怕他心qíng不好,這天特意把他叫到杏花村來,說請他來樂樂。

  四爺是在中午時聽張起麟說的,立刻就笑了,問張起麟:“你知道你主子娘娘要做什麼?”

  張起麟笑道:“奴才不知。只是聽說半年前就讓南府預備了。”

  “南府……”四爺沉吟道,“莫不是排了出戲給朕?”

  這麼一想,四爺也坐不住了。薇薇前兩天問他時就讓他騰出半天的空來,見此時也就快到用午膳了,他起身道:“走,去看你主子娘娘給朕備了什麼好東西。”

  一路行來,秋景處處。雖然別有一番美麗,但總有秋來花落的蕭瑟。

  四爺輕輕的嘆了口氣。

  侍候在一邊的張起麟不免縮了下脖子。剛才還高興著呢,怎麼現在又嘆氣了?

  一進杏花村,最顯眼的當屬開的那幾壟地和一邊的瓜棚,旁邊還有幾個架子,扎的是huáng瓜秧和絲瓜秧。huáng瓜秧已經都打了蔫,還長著兩三個沒長大的huáng瓜,就算長成估計也不能吃了。倒是絲瓜那邊有特意養了留下來的老絲瓜沒摘,個個長得老長。

  地里還栽著花生和紅薯,四爺看到地就不免手癢,進去侍弄了一番。

  李薇早就聽說他到了,半天不見進來,出來才看到他掖著袍子蹲在地里玩呢。張起麟看到她過來一臉苦瓜相,作了揖退下了。

  不是他不把萬歲爺領進去,主要是打斷了萬歲爺的好興致,娘娘也未必就高興。

  李薇見他沒過癮未必會進來,索xing換了鞋出去,陪他把這幾壟地給翻過來再進去。最後兩人都是一手的泥,褲角也都髒了。

  兩人隔著一道屏風換衣服,你在這邊我在那頭。

  四爺在這邊笑問:“現在還不能跟朕說?準備了什麼好東西?朕可聽人說了,半年前就開始準備的。”

  屏風那邊影影綽綽的看不真切。薇薇不知從何時起就添了這個習慣,好像是給孩子餵奶時就愛避著他了,後來換個衣服也要特意避開。結果只在帳子裡讓他看,別的地方都不許。

  他知道這是她怕他看膩了她,雖然他覺得他對她的心在這裡放著,根本就是她的小心眼在胡思亂想,但長久下來難免也真就對只肯在帳子裡讓他脫衣服的她添了幾分興趣。

  每次在帳子裡他都想說:讓朕好好瞧瞧。

  兩人隔著屏風說話,李薇也沖他那邊道:“一會兒用膳時你就知道了。”

  ☆、第511章

  用膳時亮相。那就肯定不是戲了。

  今日的午膳一看就是薇薇特意安排的。桌子是百姓家才用的那種粗木桌子,粗大笨重。兩人的椅子也都大的能裝進去兩個人那種。四爺一坐上去就笑,道:“你去過百姓家嗎?百姓家裡哪會這麼làng費木頭?”

  端上來的飯菜也是用的粗瓷大碗。正中一個大砂鍋端上來時還翻花滾沸,裡頭正是魚丸湯。

  這大概就是在宮裡才能嘗到的‘百姓’家的飯了。

  雖然只是換了副桌椅碗盤,但四爺也吃得捧場又舒服。

  用過膳後,李薇安排的驚喜才登場。

  看到一個說書先生上來時,四爺點了點頭,他猜來猜去,就覺得最有可能的是說書。重要的是這個本子,估計是薇薇特意吩咐人寫下來的。

  說書先生抱著琵琶撥了一段過門,開口道:“話說在崑崙山……”

  一聽這個,四爺就懂了,他看了眼正期待的看著他的李薇,點頭道:“好。”

  竟然是道家故事。

  不過往下聽就知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家故事了,當先生說到一個窮秀才在山路上絆了個跟頭摔下山就遇上仙人,就知道這是薇薇寫的叫‘修仙故事’。

  四爺不過聽了兩摺子,這個窮秀才已經完成了從凡人到仙人的轉變了。遇上仙人後就被賜了顆丹藥,吃了丹藥就有了仙骨,然後就被仙人舉薦到某仙山dòng府去修仙了,進境自然是一日千里,還收了一群千年人參jīng,萬年何首烏jīng當弟子。

  四爺好笑,故意問她:“下一折就該開山立宗了吧?”

  李薇道:“還早,最後才開山立宗呢。”

  中間自然是男主角愛恨qíng仇的一生了。這書不是她寫的,她沒那個功夫,是由她列了大綱後讓南府的先生寫的,寫完送來讓她看過後才算完。不過她發現古人的想像力也是相當豐富的,她給的大綱可是非常簡略的。從幾百字擴到幾十萬字,這份功力不一般。

  這種書的好處就是無腦,聽起來也夠慡。四爺雖然嫌這人太過不勞而獲,沒有經過努力,一切就唾手可得了,但聽完今天的幾折後,他才發現自己一直都在笑。

  不過是可笑的笑。

  “好。好。”四爺看天色實在是不早了,他不能把時間都làng費在這上頭,起身道:“賞。”

  說書先生說了一下午,四爺和她坐在那裡還能喝茶吃點心,他就只能一直不停的說。不過見萬歲爺這麼滿意,這人也是心滿意足的退下了。

  為了爭著來說皇貴妃要的這本書,他可是在南府的千軍萬馬里殺出來的。

  四爺要回勤政殿,李薇要回九洲清晏,兩人攜手一起出了杏花村。

  正是huáng昏時,天地山河一片金huáng。

  兩人悠悠dàngdàng走到九洲清晏那裡分了手,四爺輕輕推了一把她,道:“你先回去,朕去前頭看看有沒有什麼要緊事,沒有急事就回來跟你一塊用膳。”

  快要過年的好時候,誰會這麼不開眼的來當報喪鳥?所以四爺去勤政殿轉了一圈,見沒有急需他處理的事就回了九洲清晏。

  晚上,夫妻兩個先說了幾件過年的閒事,用過晚膳玩了會兒套圈才歇下。

  第二天,還真有件事報上來了。

  八爺沒了。

  守皇陵的人把這事報到了宗人府,十四爺聽說後難免心中有些難言的滋味。他猶豫了下,去找了十三爺,道拿不準是等過年後再跟萬歲說,還是立刻就報上去。

  “畢竟是件喪事。”應該說又是喪事,這幾年幾乎是年年都有喪事,這也太晦氣了。

  十三爺這一年多瘦得不像話,看著也老多了。十四爺乍一看,道了句:“十三哥,你這看著都比三哥顯年紀了,出去都讓他管你叫哥了。”三爺大概也看出來了,四爺不會用他,所以也安心當起了閒王。他好歹有個王府呢,在這京里也不算差了。心寬體胖之下,臉上就算長了褶子也叫肥ròu給撐平了。

  十三笑了下,比著身前的座:“坐吧。”

  關於十四說的事,十三笑道:“還是給萬歲說的,八爺的事好歹也算是咱們的兄弟。”

  十四打了個磕巴,回去見了完顏氏難得抱怨了兩句:“你說十三哥是不是想坑我啊?萬歲還能拿老八當兄弟?”

  完顏氏鄙視他:“那是因為你傻。孝惠皇后和孝敬皇后去了那叫喪事,萬歲難過。可八爺沒了……”這是一回事嗎?

  十四拍了下腦袋:“傻了,傻了啊!”第二天一早就揣著摺子過來了。

  四爺雖然之前把八爺貶成庶民了,現在又道畢竟是聖祖之子,雖然八爺不忠不孝,讓聖祖十分失望傷心,但人都死了,就給他幾分臉面吧。

  八爺還是姓愛新覺羅的,雖然沒復爵,但喪儀是貝子的。

  那天也有人去送了,弘昐是必去的。他還代四爺奠酒。除此外沒有qiáng求大家都要去。結果只有十三爺讓人路祭了下,別的沒有一個兄弟去送的。

  九爺在府里喝了三杯水酒,算是送走了這個兄弟。

  “都走了……”九爺輕輕嘆了聲,“都散了……”

  轉眼便是新年,小孩子們都穿上了嶄新的衣服,戴著虎頭帽,穿著虎頭鞋,舉著線香,兜里裝滿pào在大街小巷裡跑來跑去。

  雖然衙門都不辦差了,萬歲爺也都封了筆,但京城內外卻更加熱鬧了。街上的攤販多起來,賣年畫、門聯等過年的喜慶東西。

  宮裡也是一樣。雖然皇上、太后和皇貴妃都在園子裡不回來過年,宮裡也要裝扮起來。宮人們都換了新棉袍,見面都先道一聲:“吉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