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三十五年前,我奉雍正爺聖旨,入侍潛邸為格格,先帝賞賜雖重,只此如意一柄長留至今,希望你們今後事事如意、件件遂心,不要辜負了我的一片期許之心!」所謂夫榮妻貴,丈夫得婆婆寵愛,做兒媳的自然跟著沾光,寒苓把一柄珍藏多年的翡翠如意送給了自己的三兒媳。
愉妃婉妃都有驚異之色,博爾濟吉特氏大大方方接過了翡翠如意:「臣媳謝過額娘。」
寒苓先予教訓:「永璂入承端榮皇太子之嗣,一應供奉,不可稍有短缺,若是辜負了皇上的孝悌之心,我是斷斷不能答應的。」
永璂夫婦再拜領命:「兒子(臣媳)不敢!」
寒苓又向兒媳說道:「我把永璂交給你了,若有難處,只管進宮尋我,倘難便宜,各皇子王府並公主下處都有方便之門,你不要外道了才好!」
博爾濟吉特氏欠身答應:「臣媳謹記額娘教導。」
寒苓轉頭向成霜詢問:「福晉公主都到齊了不曾?」
成霜回道:「毓慶宮方有傳話,七公主還沒過來。」
寒苓正要問話,外有公主府嬤嬤滿臉喜色的入內通報:「給主子娘娘賀喜,七公主入宮之前身體不適,經太醫會診,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公主特意吩咐奴才入宮告假報喜,請端親王福晉海量汪涵。」
「阿彌陀佛!」婉妃大喜起身,「可算盼到這一天了!」
眾人紛紛稱賀:「主子娘娘雙喜臨門,恭喜主子娘娘!賀喜主子娘娘!」
寒苓喜道:「七丫頭的脈象如何?」
嬤嬤忙道:「娘娘請放心,公主一切都好」
「謝天謝地,不枉費咱們對佛祖的一片虔誠之心。」寒苓看向婉妃,「你帶她去,今天不必過來了!我這裡把東西預備好,讓張雷和她一起去公主府探視七丫頭。」
「是!」婉妃巴不得這一聲,「臣妾告退!」
寒苓又命成霜打發宮人去壽康宮等處報喜,這才向兒媳誇讚道:「七丫頭成婚三年沒有喜訊傳出,今日得你進門,立刻就有消息報來,可見你是有福之人!」
博爾濟吉特氏亦覺歡喜:「等臣媳出宮,立刻陪王爺去公主府看望姐姐。」
「不急!」寒苓欣然說道,「你們去毓慶宮吧!」
永璂記掛姐姐:「額娘,姐姐不會有事兒吧?」
「你姐姐比你有數!」寒苓笑道,「有我呢,你管好自己個兒就行了。」
近幾年是皇家開枝散葉的高峰期,這也是景仁宮功勞簿的主要組成部分,和明公主還是占了嫡出的便宜,加上皇帝正為永璂的福晉人選抱懷愧疚,否則七公主有孕的消息真就未必能在御前打起水花來。
傅恆正在乾清宮議事,聽到消息自是歡悅,弘曆欣然說道:「你我同喜,等外孫降生,朕要親自給他取個好名字!」
生不如養,當寒苓看到婉妃大包袱小包袱的把做好的小衣服往公主府派送時,心中的愧疚感上升到了極點:不能因為閨女跟養母親近就吃醋,自己倒是親娘,也沒有對七公主費過那樣多的心思。
皇后這還是好的,至少她對兒女的教養婚嫁問題具有相當大的話語權,還有一部分人,幾乎抱著聽天由命的心態等著旁人左右自己兒女的命運——譬如忻嬪。
忻嬪的存在感不算很高,皇帝時有召幸,皇后治宮嚴格,膝下又有皇女傍身,等閒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奴才能明目張胆的慢待她(尤其是在抄檢六宮之後),以往都是秉承「事不關己高掛起」的處世原則,大體上能與後宮的各方勢力保持和平相處的關係,趕等端親王大婚,忻嬪終於坐不住了:她得為女兒的終身做打算!
皇八女和碩和芳公主生在乾隆二十年,比皇十三子永璟還大個小半年,眼瞅著就滿了十二周歲,額駙的人選至今還沒有著落!
連親生帶養女,皇帝迄今為止總共嫁了六個女兒,除五公主酬功下嫁,三公主、和婉公主算是撫蒙留京,四公主、六公主、七公主籠絡旗貴,迄今沒有一個真正遠嫁蒙古的案例,八公主能走姐姐們的老路最好,如果真的繼承祖、父傳統,被親爹丟到草原上吃沙子,真是連哭的地方都找不到的——何況八公主又是姐妹中出身最低的一個。
三公主、四公主就不用說了,那是元後嫡裔,皇帝總歸要顧念一絲結髮情誼;五公主七公主十公主都是中宮正出,不提已經出嫁的兩個,十公主可是姐妹之中唯一獲得乘坐金頂轎恩典的皇女!誰撫蒙也不可能她撫蒙。六公主、九公主都是貴妃所出,如果一定要有一個遠嫁名額,六公主怕是扛不住通吃兩頭的九公主(九公主的親媽是令貴妃,養母是皇后跟前的得力幹將穎嬪)。
皇帝丈夫掌握著閨女的現在,宗親王決定著妹妹的將來,左右權衡之下,忻嬪決定,還是應該把砝碼投注到景仁宮一方。
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除非永璂是輝發那拉皇后爬牆後生下的私生子,否則乾隆皇帝就是個毫無人性、連牲畜都不如的冷血混蛋!
☆、193
「主子娘娘,不是嬪妾不識大體,八丫頭的身體您是知道的,這些年不知耗費了您多少氣力,搖搖晃晃長到今日,嬪妾不敢說蒙古不好,與京城相比終究是另一番水土,她要嫁過去——嬪妾擔心身子骨吃不消,或有萬一,豈不平白辜負了主子娘娘十多年的心血?」趁著寒苓因兒子成婚、女兒有孕、心情正好的大好良機,忻嬪頗為婉轉的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嫁不嫁蒙古人無所謂,她希望女兒能夠像姐妹們一樣長長久久的留在京城。
愉妃婉妃都有驚異之色,博爾濟吉特氏大大方方接過了翡翠如意:「臣媳謝過額娘。」
寒苓先予教訓:「永璂入承端榮皇太子之嗣,一應供奉,不可稍有短缺,若是辜負了皇上的孝悌之心,我是斷斷不能答應的。」
永璂夫婦再拜領命:「兒子(臣媳)不敢!」
寒苓又向兒媳說道:「我把永璂交給你了,若有難處,只管進宮尋我,倘難便宜,各皇子王府並公主下處都有方便之門,你不要外道了才好!」
博爾濟吉特氏欠身答應:「臣媳謹記額娘教導。」
寒苓轉頭向成霜詢問:「福晉公主都到齊了不曾?」
成霜回道:「毓慶宮方有傳話,七公主還沒過來。」
寒苓正要問話,外有公主府嬤嬤滿臉喜色的入內通報:「給主子娘娘賀喜,七公主入宮之前身體不適,經太醫會診,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公主特意吩咐奴才入宮告假報喜,請端親王福晉海量汪涵。」
「阿彌陀佛!」婉妃大喜起身,「可算盼到這一天了!」
眾人紛紛稱賀:「主子娘娘雙喜臨門,恭喜主子娘娘!賀喜主子娘娘!」
寒苓喜道:「七丫頭的脈象如何?」
嬤嬤忙道:「娘娘請放心,公主一切都好」
「謝天謝地,不枉費咱們對佛祖的一片虔誠之心。」寒苓看向婉妃,「你帶她去,今天不必過來了!我這裡把東西預備好,讓張雷和她一起去公主府探視七丫頭。」
「是!」婉妃巴不得這一聲,「臣妾告退!」
寒苓又命成霜打發宮人去壽康宮等處報喜,這才向兒媳誇讚道:「七丫頭成婚三年沒有喜訊傳出,今日得你進門,立刻就有消息報來,可見你是有福之人!」
博爾濟吉特氏亦覺歡喜:「等臣媳出宮,立刻陪王爺去公主府看望姐姐。」
「不急!」寒苓欣然說道,「你們去毓慶宮吧!」
永璂記掛姐姐:「額娘,姐姐不會有事兒吧?」
「你姐姐比你有數!」寒苓笑道,「有我呢,你管好自己個兒就行了。」
近幾年是皇家開枝散葉的高峰期,這也是景仁宮功勞簿的主要組成部分,和明公主還是占了嫡出的便宜,加上皇帝正為永璂的福晉人選抱懷愧疚,否則七公主有孕的消息真就未必能在御前打起水花來。
傅恆正在乾清宮議事,聽到消息自是歡悅,弘曆欣然說道:「你我同喜,等外孫降生,朕要親自給他取個好名字!」
生不如養,當寒苓看到婉妃大包袱小包袱的把做好的小衣服往公主府派送時,心中的愧疚感上升到了極點:不能因為閨女跟養母親近就吃醋,自己倒是親娘,也沒有對七公主費過那樣多的心思。
皇后這還是好的,至少她對兒女的教養婚嫁問題具有相當大的話語權,還有一部分人,幾乎抱著聽天由命的心態等著旁人左右自己兒女的命運——譬如忻嬪。
忻嬪的存在感不算很高,皇帝時有召幸,皇后治宮嚴格,膝下又有皇女傍身,等閒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奴才能明目張胆的慢待她(尤其是在抄檢六宮之後),以往都是秉承「事不關己高掛起」的處世原則,大體上能與後宮的各方勢力保持和平相處的關係,趕等端親王大婚,忻嬪終於坐不住了:她得為女兒的終身做打算!
皇八女和碩和芳公主生在乾隆二十年,比皇十三子永璟還大個小半年,眼瞅著就滿了十二周歲,額駙的人選至今還沒有著落!
連親生帶養女,皇帝迄今為止總共嫁了六個女兒,除五公主酬功下嫁,三公主、和婉公主算是撫蒙留京,四公主、六公主、七公主籠絡旗貴,迄今沒有一個真正遠嫁蒙古的案例,八公主能走姐姐們的老路最好,如果真的繼承祖、父傳統,被親爹丟到草原上吃沙子,真是連哭的地方都找不到的——何況八公主又是姐妹中出身最低的一個。
三公主、四公主就不用說了,那是元後嫡裔,皇帝總歸要顧念一絲結髮情誼;五公主七公主十公主都是中宮正出,不提已經出嫁的兩個,十公主可是姐妹之中唯一獲得乘坐金頂轎恩典的皇女!誰撫蒙也不可能她撫蒙。六公主、九公主都是貴妃所出,如果一定要有一個遠嫁名額,六公主怕是扛不住通吃兩頭的九公主(九公主的親媽是令貴妃,養母是皇后跟前的得力幹將穎嬪)。
皇帝丈夫掌握著閨女的現在,宗親王決定著妹妹的將來,左右權衡之下,忻嬪決定,還是應該把砝碼投注到景仁宮一方。
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除非永璂是輝發那拉皇后爬牆後生下的私生子,否則乾隆皇帝就是個毫無人性、連牲畜都不如的冷血混蛋!
☆、193
「主子娘娘,不是嬪妾不識大體,八丫頭的身體您是知道的,這些年不知耗費了您多少氣力,搖搖晃晃長到今日,嬪妾不敢說蒙古不好,與京城相比終究是另一番水土,她要嫁過去——嬪妾擔心身子骨吃不消,或有萬一,豈不平白辜負了主子娘娘十多年的心血?」趁著寒苓因兒子成婚、女兒有孕、心情正好的大好良機,忻嬪頗為婉轉的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嫁不嫁蒙古人無所謂,她希望女兒能夠像姐妹們一樣長長久久的留在京城。